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铁流:用报告文学书写使命担当

来源:联合日报 | 张明慧 杨帆  2019年07月05日07:30

铁流,1967年10月生,1984年参军入伍,1998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现为山东省政协委员、山东作协副主席、山东报告文学学会会长、青岛市高级专家协会副会长。曾获鲁迅文学奖等多个国家级和省级文学奖项,被评为山东齐鲁文化名家、青岛市拔尖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铁流部分著作

在多年的写作过程中,铁流逐渐形成了个人的创作特点。他擅于抓住社会热点的大题材,进行广泛采访和深入思考。他的作品讲究靠近现实、还原真实、关注民生,具有大气开阔、朴实真诚的质地。

在写作中,他很好地处理了作品的可读性、感染力与传递正能量、传播主流价值观之间的关系,无论是写人记事、歌颂倡导的作品,还是重在揭示问题、深刻反思的作品,其旨归皆在于经世致用——对社会有帮助,对世人有启发。

从1984年在杂志上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至今,铁流的创作生涯已走过了35个春秋。35年里,他创作了一大批有分量的小说、散文、诗歌,但成就最高也是他最倾心向往、不断追求和探索的,还是报告文学。

铁流是山东莒县人,是革命烈士的后代。前辈的血脉传承、革命老区土壤的孕育和27年军旅生涯的锻造,让他骨子里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正是这种对社会的责任担当,使他创作了反映社会现实问题的长篇报告文学《支书与他的村庄》《中国驱逐舰备忘录》《槌下硝烟》《中国民办教育调查》《国家记忆——一本<共产党宣言>的中国传奇》《见证:中国乡村红色群落传奇》等。这些作品,囊括了几乎所有的文学奖项:第六届鲁迅文学奖、国家“五个一工程奖”、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奖优秀作品奖、中国报告文学奖、山东省泰山文学奖、山东省精品工程奖等。其中《支书与他的村庄》被中央电视台改编为专题片播出;由《国家记忆》改编的献礼影片《大火种》被列为建党95周年献映礼片;根据《一个村庄的抗战血书》改编的电影《渊子崖保卫战》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产生了一定的反响。

“春江水暖鸭先知”,报告文学与时代紧密相连,是时代的晴雨表和风向标,随时体现着生活的温度、社会的筋骨。铁流缘何痴迷于报告文学,又是怎么走上报告文学作家这条道路的?对于报告文学,铁流有着哪些独特的体悟?

前不久,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铁流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俭朴的衣着、淳朴的面庞、质朴的语言,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沂蒙山区土壤的孕育下成长

“30多年的文学之路,我之所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是笔下的人物震撼了我,是笔下的人物一次次打动了我。我热爱这片热土,更热爱着我笔下的每一个人物,我有责任为这片热土的人和事歌之、鼓之、呼之!这是我的价值所在、生命所系……”

铁流所说的“这片热土”,就是他的家乡、拥有悠久莒文化和红色基因的山东莒县。

1967年10月,铁流出生于山东莒县浮来山镇一个小山村的农民家庭。莒县位于日照市西部,属于沂蒙山革命老区,铁流从小便在耳濡目染中接受了老区革命故事熏陶和革命传统教育。在铁流的童年记忆里,故乡很闭塞,却风景宜人;生活很清贫,却处处洋溢着欢声笑语。老区人民性格中的坚韧与乐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铁流人格和性格的形成。

“那个时候,饥饿印象最深刻,父亲经常鼓励我说,好好读书,考上大学后不仅能吃上白面馒头,还能找一个城里的媳妇。年少的我那个时候对异性还没感觉,可馒头的诱惑力却很直接,那个时候读了很多文学作品,也减轻了饥饿的感觉。”沉重的往事,在对“馒头”的描述中变得风淡云轻。

铁流最早是读小人书,初中后开始看长篇小说,那时他为了买一本书,偷了父亲两元钱,被父亲用皮带狠狠抽了一顿。“我小时候,家里很穷,一年全家也就几百多元钱的收入,父亲有次丢了五毛钱,心疼得一天都没吃饭,何况是两块钱。”每一次拿到书,铁流都会忘记一切,沉浸在书中主人公的命运里。

读初中时,铁流开始进行文学创作,也就在这一时期,他写出了自己的处女作——战争小说《山外根红》。因为没钱买纸,这部作品写在了一摞钉起来的用来上坟的烧纸上。《山外根红》在班里传阅,同学们都问他是不是抄来的。铁流听后不仅不生气,反而备受鼓舞,因为这说明自己的作品还是很有感染力的,以至于同学们不相信这出自一个初中生之手。因此,他“感到自己的水平已经可以投稿了”。

也是由于过分沉迷在文学作品里,铁流严重偏科,没能考上高中,成了生产队的一名果园看护员。由于铁流沉迷在写作的乐趣中,果园常常遭遇偷窃。队长很生气,把他写的稿子全烧了,并且嘲笑他想当作家是不可能的事:“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打地洞,农民就是种地的命。”就连父亲都对他说:“写文章那是天上文曲星干的事儿,你连高中都没考上,还是老老实实种地吧。”

这样的挫折并没有击倒铁流,已经深深融入血脉中的坚韧和乐观,让他相信自己一定会在文学创作这条道路上愈走愈远。事实上,他用勤奋和坚持换得的今日之成就,已经远远超出当年所想。

在沂蒙山区这片土壤的孕育中长大,铁流对自己的家乡,对父老乡亲的感情是不言而喻的,这从他的创作题材中也可见一斑。较早的《一个民办教师的故事》关注民办教师的现实处境;《支书与他的村庄——中国城中村失地农民生存报告》关注城中村改造及失地农民生存问题;2013年铁流和徐锦庚合作出版的《中国民办教育调查》,2014年出版的《国家记忆——一本<共产党宣言>的中国传奇》则分别关注民办教育和乡村的农民革命。特别是《国家记忆》,讲述了山东广饶县大王镇刘集村和延集村等农民在《共产党宣言》和早期共产党员的鼓励下,掀起风起云涌的革命大潮的往事,实质上是关于山东农村革命风云的一面镜子。农民与战争是铁流长期关注和着力的两个重点,可算是他写作训练有素的领域,作者将山东一个小村庄的革命历史放到了全国农民革命浪潮的大背景中考察,发现了其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价值及意义,那就是:都是在《共产党宣言》等党的经典文献的明灯指引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组织有领导有奋斗目标有光明未来的革命,是决定中国历史走向的基本力量。

在《支书与他的村庄》“代后记”《我的农民情结》一文中,铁流一再直抒胸臆:“我的内心深处,涌动着一股对农民兄弟的深情”,“我是一个农民子弟,虽然在城市里生活了20多年,可至今还有着深深的农民情结,对农村、对土地、对农民总有一种割不断的情愫”。

深厚的乡土情结,使铁流更多地关注社会的边缘群体和弱势力量,而更为重要的是,在创作中他始终贯彻了一个农民子弟作家朴素真实的情感,譬如始终关注民生话题,关注每个国人的生存与发展。无论是教育题材,还是写拍卖竞标,经济领域的新事物、新现象,都是着眼于民生主题。与此同时,铁流的文字更多地呈现出一种朴素诚挚、求真求实的特点。在他的笔下,很少有华丽的辞藻或慷慨激昂的抒发,更多的是一种老老实实的讲述与描写,一种努力忠实于事实本身的记述和记录。这种素朴的文字,常常与作品主人公简朴纯真的性格相呼应,二者可谓相得而益彰。

铁流的作品中,还有许多是军旅题材的,这就与他在遭受稿子被烧毁的打击后参军入伍的经历密切相关了。

梦想在军营中结出灿烂的果实

“农村这片土地养育了我,军营这片热土成就了我,我热爱这片热土,也有责任为这片热土抒写时代的旋律。”这是一个有使命担当的报告文学作家的肺腑之言。

1984年,在那个寒冷的冬天里,铁流来到了烟台,踏上了“这片热土”,成为一名海军士兵,开始了新兵连生活。激情四射的军营生活,为铁流的创作注入了活力和新的动力。当年,铁流第一篇正式发表的作品诞生了,还拿到了20元“巨款”。他说“出来当兵的时候,家里连10块钱也拿不出来,母亲只给了5块钱”。

新兵连集训结束后,铁流被分配到北海舰队青岛驻军某部。在这里,他当过炊事员、无线电员、仓库保管员……无论在哪个岗位上,他文学创作的脚步从未停歇。“严格意义上讲,我在连队算不上一个好兵,因为我每天都要写写划划。”

“写写划划”的收获,就是作品接连不断地被发表。1989年,《铁流中短篇小说选》和《铁流中短篇报告文学选》出版,一些作品还获得了省级、海军及全国文学奖,铁流由此受到了部队首长和战友们的关注。也得益于此,铁流留在了军营,转为志愿兵,接着又提了干。军营生活、锲而不舍的写作,改变了铁流的人生,改变了铁流的命运。

1997年,铁流被选拔到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1998年毕业。在学校学习期间,铁流不搞交际、埋头写作,在临近毕业时完成了一部几十万字的长篇报告文学——《一个世纪之交的话题:中国“标王”的背后》,在同学中掀起“轩然大波”。该书1997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引起经济界和文艺界的关注。著名作家李炳银认为,“作品揭示了现代商战的变幻风云,融理论思维与艺术品位于一体,是反映经济改革不可多得的报告文学”。

从解放军艺术学院毕业后,铁流即调到北海舰队创作室任专职创作员,199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受到专家、读者的肯定并成为专职创作员后,铁流一发而不可收,从此几乎将全部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报告文学创作中。

从1984年入伍,到上解放军艺术学院学习,再到毕业后去北海舰队创作室工作、2011年转业到地方,铁流在军旅生涯中走过了27年光阴,他对军队和军人无疑有着非同寻常的深厚情感。每位作家都有自己创作的根据地,除了乡村生活,军旅生活也成为铁流创作的主阵地。

2002年,铁流的成名作——长篇报告文学《中国驱逐舰备忘录》出版问世,之后被全国多个省市列为中学生推荐读物。这部作品是关于中国发展驱逐舰历史的珍贵文学档案,细致梳理了中国驱逐舰艰难而沉重的发展历程,全景式地披露了驱逐舰部队建设的“内幕”和全过程,再现了人民海军光辉壮丽的历史。书中既体现了国家领导人为了海军武器装备发展的呕心沥血,也展现了普通士兵在驱逐舰试验中的惊心动魄、九死一生。

2006年,当北海舰队推出我国燃气轮机领域的“兵专家”朱桂全这一全国重大宣传典型时,铁流马上参与采访,很快便创作了反映其献身国防事业的报告文学《一个水兵的传奇》。同年,他的报告文学《一个中国士兵与他的模拟战场》发表。2007年,当听说年轻的潜艇艇长蔡一清在执行任务过程中不幸落水身亡的事迹后,铁流立即前去采访,写出了10余万字的报告文学《第一艇长》,发表在2009年的《中国作家》杂志上。

这一时期,铁流创作了一系列以海军英模人物或者烈士为主角、以海军训练战斗生活为内容的作品。这些作品,既可视为铁流作为一名海军作家的职务性创作,亦是铁流深厚的军旅情怀所使然。正是因为脑海中沉甸甸的军人意识,他自觉肩负起军旅作家的责任,对海军投予了更多的关注和厚爱。

而铁流在2011年2期《山东文学》发表的中篇小说《槐香》,则是将乡村和军旅题材有机地结合到了一起。《槐香》的主人公是一位热心拥军的红嫂,名叫槐花。她孩童时代时,曾被解放军战士用米粥救活,成家后,她对来村子里拉练的解放军无比热情,以至于引发了误会。为了不让张排长受到她同他有暧昧关系这些谣言的伤害,槐花一次次地上访,要求还自己更是还张排长一个清白。直到当年批斗她的当事人——村支书死了,她还在上访。最终,在安信访的帮助下,槐花找到了当年的张排长,弄清了事情的真相:张排长是因为紧急军务而撤离村子,并非受到所谓他与槐花绯闻的影响。当张排长得知一切,前往看望槐花之后,槐花终于安心的永远地闭上了眼睛。这是一个悲剧故事,里面既有朴实无华的农民形象,也有英勇无畏的子弟兵形象,凸显的是军民之间的鱼水情深。这篇小说被《中篇小说月报》《小说月报》转载,备受关注。

尽管铁流的小说、散文也深受读者和专家的好评,但他最钟爱的,还是报告文学。

沉甸甸的担当意识让他对报告文学情有独钟

“在无数个采访的日夜,我看到了很多小人物的不幸,也倾听到了他们无力的呐喊。我在卑微中发现了高尚,在社会大潮的涌动中发现了很多需要时代校正的矛盾,由此,我感到了一个报告文学作家的责任,还有坚守在心里的那份良知。”

纵观铁流最近十几年来的创作,可以看出他主要的兴趣和发力点皆在报告文学。而他对报告文学情有独钟的根源,正是源自这一份责任,一份良知。也是在其驱动下,铁流在报告文学的领域里东奔西突、南北驰骋,不断地寻找新题材、新热点,探索新突破、新进步。

批判性、反思性是报告文学重要的品质。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应该从现象深入到本质,从对问题的剖析中引出启示或经验教训总结及建设性建议。而历史题材的报告文学则可从史实史志中引申出历史的镜鉴,从前人与过去的是非得失中发现对今人及未来有启迪意义的观点或结论。铁流在创作中,无疑深谙反思性不可替代的价值,在采访写作过程中始终有着一种自觉的反思意识,使多数作品焕现出一种反思的品质与色彩。

《槌下硝烟》在记述纷纭庞杂的拍卖万象及各种奇趣轶闻之后,对拍卖中的是与非、得与失进行了反思,特别是对拍卖市场的规范和健全等提出了一些创造性的建议。在《中国驱逐舰备忘录》一书的《尾章》中,铁流提出了“沉重的思索”:“我们离海洋有多远?”他所要强调的是我们国民的海洋观念还非常淡薄,亟须加强。海洋蕴藏着丰厚的资源,是军事、经济战略要地,是国家领土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掌握了海洋主动权的国家,才能赢得自己的未来。这样的思考启人深思,也切中现实。

在采访和创作《支书与他的村庄》时,铁流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城中村改造再难,也难不过失地农民的再生存问题。在改造城中村的同时,我们是否想到了失地农民的生存问题呢?”正是出于这样的创作初衷,他聚焦我国城中村现象,思考了城市包围农村、城市化进程对农民的切身影响;通过对达翁村一个个案的剖析,提出了城中村自我发展的可行之路,也给失地农民的生存指明了一条光明大道——及时转变观念,从依赖土地生产转向倡扬工商精神。同时,作者通过对高新敏事迹的记述,强调了一个好的农民带头人在农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显然,作者试图通过对达翁村兴衰变迁的剖析,提炼出一些有益的经验和深度的思考,为解决全国广大城中村问题提供鲜活的、可资借鉴的模式或范例。

第六届鲁迅文学奖报告文学评委会在给作者的授奖辞中称:“在《中国民办教育调查》中,作者满怀忧思,探究全民高度关注的教育问题。通过广泛采访和细致描写,全面深入地表现中国民办教育的发展现状和前景,为民办教育正名呼吁,为国家永续发展摇旗呐喊。作品点面结合,正反相衬,对调查性报告文学的创新作出了可贵的探索。”

《中国民办教育调查》注意运用正反、成败两方面的例子进行对比描写,对我国民办教育的现状及问题展开深入的思索。如果说,夏季亭、杨文创办的英才学院是艰难度过草创期的困窘、发展期的瓶颈而幸运生存下来并成功发展壮大的民办高校的典型的话,那么任靖玺创办的南洋国际学校大概可以算是失败的典型。作品尽量如实讲述了南洋教育如何从辉煌走向衰败直至破产,深入剖析其失败的社会根源、个人因素,指出其败走麦城,既有亚洲金融风暴、国家禁止收取教育储备金这样的外因,更有集团内部收不抵支、疲于创收盈利的局囿,以及主事者急功近利、追逐利润的内因,不讳善不隐恶,不简单地褒贬相关当事人,体现了报告文学创作最可贵的冷静客观、严谨真实的精神。作品还揭示了公益性事业与盈利性企业双重身份激烈的矛盾冲突对于民办高校发展的束缚乃至摧毁。如何协调好民办高校身上共存的公益与利益,是其能否生存发展的关键。这,也是铁流的一个独到而深刻的发现。

在多年的写作过程中,铁流逐渐形成了个人的创作特点。他擅于抓住社会热点的大题材,进行广泛采访和深入思考。他的作品讲究靠近现实、还原真实、关注民生,具有大气开阔、朴实真诚的质地。在写作中,他很好地处理了作品的可读性、感染力与传递正能量、传播主流价值观之间的关系,无论是写人记事、歌颂倡导的作品,还是重在揭示问题、深刻反思的作品,其旨归皆在于经世致用——对社会有帮助,对世人有启发。

“有人说,报告文学正在消沉。我想,只要社会的脉搏还在跳动,报告文学就不会消失;只要生活还有温度,它就会有旺盛的生命力;只要时代还有表情,它就会愈来愈有魅力。”谈到报告文学的发展前景,铁流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