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鲁迅的性格遗传了谁? 

来源:北京晚报 | 申永霞  2019年06月24日08:57

《母亲大人膝下》这本书是中国青年出版社和鲁迅博物馆深度合作产生出来的一本精品书,是鲁迅致母亲信存世最完整、最全面、最原生态的呈现方式,体现了博物馆收藏的丰富和出版制作的精良水准。自面市以来,这本书受到专家与读者的好评。我在编辑这本书的过程中,感受颇多,下面,就书中的两张图片谈一点细微感受。

翻开书的第一页,是鲁迅母亲鲁瑞的照片。这张照片以其古旧深沉的氛围和老人家那肃穆整洁的外貌打动人心。照片的图注是这样写的:“鲁瑞晚年在西三条21号堂屋留影。堂屋是一家人吃饭活动的地方,放着八仙桌、衣架等。在桌前的隔扇上挂着一幅中国画,画面上是一个五六岁的男孩子,这就是六岁夭折了的鲁迅的四弟。周氏兄弟当时为了安抚伤心的母亲,特请来绍兴名画师叶雨香画了四弟像。这幅画陪伴母亲度过了四十五个春秋,直至她去世。”

给这幅照片做图注的,是俞芳。我们能从这些文字中推测她对鲁瑞老太的生活场景非常熟悉,描写得非常真切,仿佛能使我们看到当年堂屋的景象。俞芳,何许人也?在一次活动中,有人曾提问鲁迅书信研究专家王得后老人:鲁迅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王得后老人说:这个问题,我建议你找到一本书,是俞芳的回忆,书中她对鲁迅母亲的描写,非常到位,非常真实,非常感人。王老一连用了三个非常,可见他对俞芳文字的信可。那么俞芳到底是何方人士呢?她住在砖塔胡同六十一号。鲁迅当年搬出八大湾,租住的小院,就是这个院落。那时,鲁迅的母亲时时探望儿子,有时还会在这住上几晚。因此,俞芳11岁时,就和这个“邻居”非常亲密。等鲁迅搬到西三条新屋时,每到星期日俞芳就是那儿的常客。有一段时间,从师范学校下学后,俞芳干脆就住在这里,星期一时再回校。一九三二年至一九三六年,鲁迅母亲跟鲁迅的通信,都是通过俞芳之手。所以可见,俞芳和这位老人家近似祖孙的关系,非常亲密。

这张凝重的照片,使人看到一个坚毅、素净、整洁,然而又有几分忧郁的老人。事实上,这位母亲,的确比别的母亲承受了更多的苦痛。她本生在一个举人之前,娘家生活属中上等。嫁到鲁家以后,连续遭遇鲁家的各种不幸。公公入狱,家道中落,丈夫卧病;紧接着,钟爱的幼女夭折、丈夫病亡、四子夭折。但是,被痛苦蒙蔽了的母亲没有颓废下来,而是坚韧地吞吃下所有的苦难,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果敢,把18岁的儿子用8元路费送出绍兴,踏上求学之旅。这一举动,成就了一个孩子的一生,使周树人成为了我们敬知的鲁迅先生。

这位母亲身上的坚定、自强、果敢,从这张照片上辐射出来,使我们不禁对这个老人生起敬重之心。也正是这样的母亲,或许只有这样的母亲,才能养育出鲁迅先生那样的铁骨战士,用手中的一支笔,使站在黑暗处的敌人颤栗。

作为责编,这张照片我第一次看到时,竟然没有认出来。那天我下班骑行的路上,接到了本书编者夏晓静老师的微信,她说,发张照片,你看看是谁。我看了一眼,给她回道:朱安。因为眼前这位瘦削近乎有点憔悴的老人形象,很难让我和之前看到的那个脸颊丰润、骨骼饱满的母亲形象联结在一起。夏老师对我的回复非常吃惊。在她眼里,这是一张很不错的照片。老人态度安详、衣着整洁,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经历了一次次沉重而致命的打击,还能现出这样的精神面貌,实属难得。

知道这就是晚年的鲁瑞后,我也深感震撼。我想,我的吃惊和夏老师的吃惊,是不一样的吃惊,各有各的复杂理解。现在回头来看,抛开所有的惊叹和疑虑,这是一个始终端庄存世的老人。一生历经险恶,但她都坚强承担下来。把所有的痛,都埋藏在心底。活着,就要活下去。因为对于一颗丰饶的心灵,你活着,你的亲人,都是苏醒的。

书的第二张图片,是鲁迅手绘故居草图。这是鲁迅先生一九二三年十月三十一日所绘,《鲁迅日记》中也有记载:夜绘屋图三枚。鲁迅就是这样,做事工整、认真,让什么都有依据,什么都是“按章可查”。关于他做事的沉稳工整,他的身边人都有目共睹。许广平就曾记叙过鲁迅先生邮书:历来是把书包得四四方方,整整齐齐,就是包书的绳子,剪得都是整整齐齐。也许正是因为做事这样的风范,鲁迅最终成为了鲁迅先生。他做什么,都讲究一个做事的“范”。做什么,都是漂漂亮亮,来不得半点儿马虎草率。他的一生就是“认真做事”行为艺术的表率。鲁迅博物馆里,我们从他留下来的穿过的衣物、用过的物件、看过的书、记过的笔记、批改的稿纸,每一个物品,都有当年主人分外爱惜的模样。这种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习惯。而是深深渗透在一个人的骨子里,是他生命中最看重的一部分。唯有这样,才能形成这样的热切。

关于这个性格的形成,鲁迅的母亲有以下一番话:“他的这些习惯,很像他的父亲。鲁迅的父亲也是酷爱整齐。记得有一次,我为了挂手巾,在房里挂一条绳子,没想到两个钉子,钉得有些高低,因此绳子有些歪斜。鲁迅父亲看到了,觉得很不顺眼,几次进屋来看看又量量,最后终于亲自动手,把钉子重新钉过,绳子拉正了,他才称心。那时他的身体已经十分不好了。”可以想见,在身体十分不好的情况下,也不允许马虎和粗糙存在,可见鲁迅的父亲有着怎样的性格,所以,这样的性格影响到鲁迅本人,凡事都“方方整整”,也就不足为奇了。

我们来看这张故居草图,虽说是一张草图,但没有半点马虎。该标明的地方没有省去一丝一毫:二丈九尺就是二丈九尺,一丈二尺七寸就是一丈二尺七寸。连修建后的宅地都标清:地基填高一尺,四周围墙长高二尺。(仅写围墙觉得不妥,又加上“四周”二字。简直是处女座的完美主义。)甚至房子四周街坊邻居都记录在图纸上:北至张姓、南至官街、东至吴姓、西至连姓。此房坐落在哪呢?宫门口西三条胡同二十一号。业主信息呢?业主现住:西四砖塔胡同六十一号,周树人。

有人看到这张图纸时说:这样做事,也是没谁了。

的确,欲成大事者必先行小事。鲁迅先生凡事精细到位的做事方法,影响了他的一生,也从而使他达到了一般人很难达到的维度。正是从父母那儿遗传的禀性,成就了他。而反观我们今天的育儿教育,是不是很有启发呢?那就是,想让孩子成为什么,做父母的,首先骨子里也得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