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到生活里刨文学创作的“金刚钻” ——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作家、编剧唐栋谈话剧《柳青》的创作

来源:人民政协报 | 郭海瑾  2019年04月15日08:05

话剧《柳青》剧照

编者按:

近日,话剧《柳青》全国巡演首场演出在京拉开帷幕。《柳青》讲述了作家柳青为了创作《创业史》,毅然放弃大城市优渥的生活条件,辞去县委副书记职务,举家搬迁到长安县皇甫村,一住就是14年。14年生活的丰厚积累,成就了柳青的创作思想和文学品格,也成就了鸿篇巨著《创业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柳青,特别是在2014年10月15日的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中,谈到人民需要文艺,文艺需要人民时,对柳青“深入到农民群众中去,同农民群众打成一片”的生活实践与创作追求给予高度的评价。话剧《柳青》的剧本由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编剧、作家唐栋撰写。本期文化周刊采访唐栋委员,请他谈谈创作《柳青》的前前后后。

一个人、一部书、一份情感

文化周刊:当初您接到要创作话剧《柳青》的邀请,是一种怎样的情景?

唐栋:去年年初的一天,我接到西安话剧院院长打来的电话,问我能不能把手头的事放一放,先给他们写一部关于作家柳青的话剧。我一听是写柳青,职业的敏感让我在那一瞬间意识到这是个好题材,便当即答应了。

文化周刊:创作话剧《柳青》,您认为您的优势在哪里?创作之前都做了哪些准备?

唐栋:在17岁之前,陕西关中也是我生活的地方,熟悉那里的山山水水、风土人情,这与柳青当时所生活的地方、所处的环境和他在《创业史》中所描写的场景大体上是相同的,我也就很能理解他对生活的那种感悟、对关中人民的那份感情。此外,他的小说《种谷记》《铜墙铁壁》以及《创业史》等,在我中学时期就看过,特别是《创业史》中的一个章节《梁生宝买稻种》还被编进中学语文课本,他使用的语言、他描写的人物、他创造的形象,都深深刻在我脑海中。

一个人,一部书,这些深嵌在我少年记忆里的柳青和《创业史》,成为几十年后我创作话剧《柳青》重要的情感来源。

在动笔写《柳青》之前,我又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将《创业史》仔细回顾了一遍,虽然只有几十万字,但我一字一句地去欣赏,把每一句话吃透,并且一边看,一边思考,一边做笔记。光看《创业史》自然是不够的,还要进行实地采风。我离开家乡也有很多年了,带着“任务”回家乡的感觉也很特别。到柳青住的皇甫村,拜谒了柳青的墓地,听村里见过柳青的老人讲柳青和他们的故事;去了柳青故居,故居已经荒废。此情此景,对我也深有触动。在采风的同时,还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尤其是柳青女儿刘可风写的《柳青传》,提供了很多鲜为人知的素材。这样,将自己的生活积累和充足的资料准备融合起来,构思话剧《柳青》就顺理成章了。

文化周刊:从构思到初稿完成,这个过程有没有令您印象深刻的事情?

唐栋:在这三四个月里,我深深感觉到这部话剧很难写。难在哪呢?你要把一个真实存在的人物、一个人们熟悉的作家,写成一部话剧,方方面面的处理难度都很大。另外,戏剧讲究戏剧冲突,那么在《柳青》这部剧中,他处在怎样的冲突中?他与周围人物的关系又是怎样的?他自己的内心又有怎样的矛盾?等等,要拿准这些都比较难。

在下笔之前,我列了大纲。我就想,要想将这部剧写好,必须写出柳青的“三重身份”,即作家身份、干部身份和他的农民身份。还要处理好三种关系,一是作家与生活的关系,作家不深入生活、不熟悉生活,就不能深刻理解和认识生活,就没办法准确地表现生活;二是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柳青是干部,而且是党员干部,写柳青的形象实际上就是写党的形象,他是个典型;三是人和时代的关系,柳青也是农民,他身边有很多农民,他们如何将自己融入那个时代,又怎样来适应那个时代,并推动时代往前发展,是需要深度挖掘的。于是,“三重身份”合为一体,就是柳青这个独特的人物形象。

梳理好这些,就开始动笔了。有一天,我自己也乐了,我说这个戏怎么这么好写了?很顺当,第一稿完成也就用了20多天。后来我想,应该是我前期准备比较充足,包括资料准备、素材搜集,以及对柳青的生活地域、创作思想、文学精神的理解等都很充分,于是后期动笔就很顺利了。

“大写的人字在魂里头”

文化周刊:听说您跟柳青有过一面之缘,能简单谈谈吗?

唐栋:大约是在1967年的1月份,天气很冷。“文革”开始后,学校已经停课了,当时15岁的我,跟着同学坐着火车到了西安。一出西安火车站,就看到解放路上有一支游行队伍,锣鼓与口号声震天。最前面的一辆车上站着一个人,身上还挂了个牌子,看牌子我知道他是柳青。因为读过他的书,所以印象深刻。于是我就赶紧跟过去,仔细看发现,他是一个身材瘦小、皮肤黝黑的老人,我就想一个大作家怎么会是这般模样?就是个农民嘛!我一直跟着慢慢往前开的车,在人群中目不转睛地仰望着他,他也不时抬起头张望着人群,有那么一会儿,他看着我,我看着他,他那双明锐而又深邃的眼睛,像一道电光直抵人心。那一瞬间,那一个眼神,深深地印在了我心里。

文化周刊:除了这个眼神、这种对视,在柳青身上,打动您的地方还有哪些?

唐栋:毋庸置疑,柳青是个伟大的作家。作为晚辈,我对他的文学精神、创作理念、做人做文等方面都非常认同与赞赏。我很钦佩柳青身上的“三口气”———一是他献身于文学事业的志气。为了写《创业史》,放弃优渥的条件,辞去国家干部职务,举家搬到农村去,一住就是14年,这种志气令人钦佩。二是充盈在他生活与作品中的地气,他始终把自己的文学之根扎在泥土里,他的作品也充满了“泥土味”;三是坚持真理、不向谬误低头妥协的骨气。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创作《创业史》的进程中,经历了从互助组到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大跃进、四清、“文革”等运动,但他始终坚持真理,始终坚信困难是暂时的,始终不曾改变自己的信仰,始终坚定意志,始终昂扬向上,刚正做人。就像话剧《柳青》的结尾,快板王所唱的:“《创业史》化在命里头,困境面前不低头,一身正气硬骨头,大写的人字在魂里头……”

文化周刊:《创业史》讲述的是上世纪50年代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进程和农民精神风貌的故事,在今天读来,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您看来,这种生命力表现在哪里?

唐栋:在我看来,《创业史》的成功之处,一是柳青对时代的把握极其准确,又能真实、迅速地把那个时代描绘出来。二是他塑造了一批陕西关中农民的形象,个个入木三分,栩栩如生。对那个时代的农民形象的塑造,可以说,他是一座高峰,迄今难有人超越。三是对陕西关中农民语言的创造和应用,十分丰富,十分生动,十分漂亮,十分有味。我想这三点既是柳青对文学的重大贡献,也是他的《创业史》葆有生命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圪蹴在人民中圪蹴在泥土里

文化周刊:您的话剧《柳青》与柳青的《创业史》,二者有没有内在的联系?

唐栋:在话剧中,我把《创业史》中的一些故事情节融入柳青的现实生活,让小说中的人物走到柳青身边,让话剧和小说这两个文本取得精神上的内在联系。比如《创业史》中的梁三老汉与话剧中的王三老汉,《创业史》中的梁生宝与话剧中的王家斌,《创业史》的徐改霞与话剧中的彩霞,等等,既是柳青笔下的小说人物与生活原型的关系,也是话剧中的柳青与他身边人物的关系。

文化周刊:话剧《柳青》中有没有哪些细节是贯穿始终的?有没有哪些细节又让您印象深刻?

唐栋:为了推进柳青的形象刻画和精神塑造,我在剧中贯穿了三个意象性的戏剧语汇,在剧中的表现,也是令人印象深刻的。

一个就是,前面所提到的说陕西快书的流浪艺人“快板王”,他作为一个角色置身于剧情之中,他的“意象性”远大于“实用性”。他是剧中的“第三只眼睛”,通过他的传奇经历和快板,既想表现出时代背景下关中地域的人文风情,又可激活戏剧结构上的死角,使柳青的黄土情、人民性得以扩延。

二是柳青的“圪蹴”,圪蹴就是蹲下,这是关中农民与生俱来的一种习惯。初到皇甫村时还穿着背带裤的柳青,第一次学着庄稼人的样儿圪蹴,裤子背带就挣断了,腿脚也蹲麻了。他意识到,只有与庄稼人圪蹴在一起,方能与他们打成一片,进而走进他们心里,于是,柳青学会了圪蹴。圪蹴下,还要叼上旱烟锅,与庄稼人唠家常;圪蹴下,才有可能与人民群众融为一体,与黄土地融为一体,才有可能把根深扎在这方泥土里。直至柳青晚年最后一次回皇甫村时,女儿让他坐下歇歇,他说:“让我圪蹴会儿,我好久没有在皇甫的土地上圪蹴了。”他蹲下,点上旱烟锅,深情地久久注视着滈河两岸金色的原野,眼眶里满是泪水。他已经完全融入这片土地,这个圪蹴,就是圪蹴在人民中间,圪蹴在泥土里面。这是贯穿全剧的一个细节,也是一个意象。

三是柳青的妻子马葳,每当有心结时总是对柳青说这么一句话:“我想跟你谈谈”,这句话伴随着马葳与柳青相濡以沫、风风雨雨、同甘共苦的一生,承载着马葳为支持柳青的工作所经受的生活压力与艰辛,以及柳青在历次“运动”中的多舛命运给她造成的精神苦厄。然而,这句话说多了,柳青反倒没怎么在意,这不能不说是柳青的一个缺陷,有点“大男子主义”。直到晴天一声霹雳,马葳去了另一个世界,柳青终于明白了妻子为什么总是说“我想跟你谈谈”,此时他悔恨、愧疚得难以用言语表达,只能用滴血的心声喃喃自语:“马葳,我想跟你谈谈,我想跟你谈谈……”这句话作为柳青内心刻画的一种意象而贯穿到底。

文化周刊:为了写《创业史》,柳青扎根皇甫村14年,这种深扎对当下文艺创作有着怎样的启示?

唐栋:柳青非常理解作家为什么要深入生活,并且有自己独特的方式,以这种深扎的方式来践行他的创作思想。无疑,他是成功的。他用毕生的创作实践和经验告诉我们:作家,只有在丰沃的生活泥土里才能刨到文学创作的“金刚钻”;文学,只有在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中才能获得鲜活的生命。

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多次提到柳青,就是想用柳青这样的创作经历、用这样一个优秀的人民作家来表达他对作家与生活、作家与艺术、作家与时代、作家与人民、作家与使命担当的看法与希望,也就是希望作家、艺术家真正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出与时代同步伐的精品力作。

在我看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需要把握三方面的契合。首先要有情感,情感要到,柳青身上就有,对生活的热情,对农民的热爱。二是认识要到,如何理解生活,怎样认识自己所生活的这个生活,都要有清醒、准确、深刻的认识。三是深入生活,要有独到的眼光,要能发现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矛盾,发现人民前进的动力源,才能找到解决的办法和通往的途径。此外,文艺创作需要对生活的本质做本真的描写,才能打动人心。不管科技如何进步,文艺作品对生活细节的捕捉与寻求不会改变,一到细节就得真实,就得从生活中来,这是出精品力作的关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