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好稿子要“赤裸裸地抢”  《八十年代 激情文坛——我在〈文汇月刊〉十年》编辑手记

来源:北京晚报 | 默耘  2019年03月05日09:32

《八十年代 激情文坛——我在〈文汇月刊〉十年》 罗达成著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

《八十年代 激情文坛——我在〈文汇月刊〉十年》顺利出版,作为本书的责编,一颗心终于放下。直至现在,我与作者罗达成老师还未见过,但我们在微信上的交谈却如多年相识,有一种熟悉感。这种熟悉感,从我第一次触碰到这本书的书稿时,就已氤氲而生了。我一直在想,产生这种熟悉感的原因是什么,在审稿与交谈的过程中,终于找到了答案。

上世纪八十年代文坛,距今不过三十年,历史长河短短一寸,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却变得遥远,只能从书中寻找蛛丝马迹,或与长辈老师的交谈中揣摩。因为可能会有各种文字的障碍,可能会有选择性记忆的阻断,还有心照不宣的心理丛林,即便如此,找寻到的也基本都是细节。真实地再现,很难。真实地全面地再现,难上加难,但真实、真情却贯穿五十六万字,成为本书深沉的底色。

五十六万字,是连续六年不断工作的成果,作者从《文汇月刊》一百多期杂志,两千余封信,以及很多老友的手稿、信件等等庞大繁杂的资料中,整理出一条清晰的脉络。肖复兴老师在序中,放弃了严肃的学术文体,而采用一种散文式表达,与三十年前写作《柴达木作证》的那位老师形象吻合起来。恣肆汪洋的情感,从笔端流出,无论如何也收拢不住。作者接续肖老师的序,接连写出了《写在前面:心头的熔岩与读者的梦》以及《补记:代价沉重 无怨无悔》两篇文章,自述火山如何在心头喷发,熔岩如何融化时间。

《文汇月刊》从创刊至终刊,存世十年,这十年,也是中国文艺复兴的十年。创刊三老梅朵、谢蔚明、徐凤吾,均是解放前的老报人,辗转多个城市,有丰富的办刊经验,有广泛的作者资源,有高尚的情怀。而后《文汇月刊》组建,作者作为其中一员,开始了长达十年的编辑生涯。这十年中,《文汇月刊》创造了太多辉煌,名家稿件堆积,新人不断涌现,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这本刊物创造了太多的“不可能”。发表了一系列重磅文章,如巴金的《怀念老舍同志》、唐弢的《追怀雪峰》、杨宪益的《〈红楼梦〉里提到的金星玻璃》、戴乃迭的《一个西方人对〈红楼梦〉的看法》、丁玲的《回忆与随想:我所认识的瞿秋白》,胡风重获自由后的第一篇文章《向朋友们、读者们致意》、舒芜的《说“梦”》,这些文章,从某种程度来说,其历史价值高于文学价值,其发表的意义高于其发表的内容本身。而《文汇月刊》,因其对历史清醒客观的立场,为当时复苏的文坛及作者们,提供了一个得以抒发真情实意的平台,一个宽慰他们的心灵家园。《文汇月刊》同时对当年流行的各种文化现象,给予宽容与关注,例如饱受争议的李谷一、刘晓庆,被全民关注又失望的足球,正被文学圈猛烈批评的朦胧诗派等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份刊物显示了自己的胸怀。除此之外,月刊汇集一批当时的中生代作家,达到了现在任何一家报刊都无法企及的高度,如冯骥才、韩少华、乔迈、赵丽宏、肖复兴、雷抒雁、李瑛、袁鹰、理由、陈祖芬、刘进元、陈丹晨等等。书中详述这些作者的作品,如何孕育,如何诞生。“挥霍名家”是梅朵的四字箴言。但是十年之间,每号都如此“挥霍名家”,让人叹为观止。

一份刊物的气质,默默地彰显了编辑们的气质。作者罗老师,用时而俏皮时而严肃的“海派”语言,向我们描画了《文汇月刊》的编辑们的形象,首当其冲便是梅朵。于是,当我们从本书的无尽史料中抬起头来,似乎看见梅朵老先生站在那里,眉头紧锁,说:要组名家的稿件!不遗余力!“梅朵 梅朵 没法躲”,我相信是一句敬重的“口头禅”。作者在书中写了作家陈祖芬与梅朵因稿件意见不一致而各执一词不肯妥协,上午仍然疾风骤雨,下午却已经风平浪静,作者自叹,也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进而借陈祖芬的文章,更进一步刻画梅朵的“多面性”,这个老头,组稿时候“咄咄逼人”,独处时却缩在一角,要么是北京的公交车的小座位上,要么是家里的打了补丁的沙发上。作家刘进元,也同样在文中叙述了对于梅朵的感佩,一个周日的雨天,突闻敲门声,开门看见梅朵站在门外,手拿一把湿漉漉的雨伞。交代刘进元要把好稿子留给月刊便离去,并说,还要去好几个作者那里。我们以为梅朵是个煽情的人物,结果刘进元却补了一句,梅朵说,人心都是肉长的,刮风下雨往作者那里一站,好稿子就来了嘛!还不忘“狡黠”地一笑。

梅朵很好地诠释了“无我”这个词,“无我”指的不是什么都不做,那样会陷入虚无,连“我”都会丧失。梅朵对“无我”的把握,是积极精进,留守底线。这一点,很好地传递给了本书的作者。在本书的二十多个章节里,前面几章是梅朵冲锋陷阵,但其它章节则主要是作者在组稿、审稿直至付印了。长年累月高强度的工作状态,导致作者身体屡屡不适,而跟各方的沟通,又直接关系到刊物的生死存活,没有对于“无我”的把握,对自己及时的调整,可能没有办法坚持下来。

这是一本编辑的教科书,作者及其同事,向编辑们树立了典范,如果想把编辑作为终身奉献的事业,可以从书中读到“狼性”的编辑准则,那便是:遇到好稿件,不能撒手。书中提到的各个刊物,大江南北约计有几十家,无一不是在互相争夺。其乐融融的文坛表面,是风起云涌的暗战。稿件如何诞生,有的是在会议间隙集中突击,有的是参加笔会,有的是策划好选题邀请名家,有的则是“赤裸裸地抢”呀!

但是,我们都十分清醒地知道,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那个时代。上世纪八十年代,给了所有人机会,真实、真诚、真话、真情,至今令人感怀与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