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旧时京城雪 

来源:北京晚报 | 刘永加  2019年02月14日08:49

唐玄宗天宝十年(751)的初冬,大诗人李白应朋友之邀,来到了古时候的北京地区幽州,适逢一场大雪,他写了千古名句:“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今天,一冬几乎无雪的北京终于下雪了,人们一季的等待终于有了结果。北京又成了雪的世界。其实,北京历史上曾有过很多次大雪,在许多文献中都可寻觅其踪迹。

据《燕都琐记》载:“明正统三年(1438)十月戊子,大雪不停,城门渐封,官民出入皆不得通畅。朝廷令官军除雪于都门内外,两日方皆净。”又过了三日,大雪又降,这次降雪使得“城门难寻其踪,护城河难见其影”,导致部分民房塌毁,无居而归者数以千计。

还有史书记载:“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十一月,京师大雪,蔽日遮天,路人互不相见,鸟不得栖息。”《万历野获编》记载了一场春雪:隆庆元年(1567)的二月十八日,白天时突然降温,骤寒如穷冬,到了晚上又刮起大风,降下大雪,京师城内九门有170余人因天气寒冷而冻死。到了明末,大雪还曾导致过物价上涨,《京都事录》载,明崇祯六年(1633)京城大雪多日不停,使得“货价骤涨,一日三价,天宁寺外设(粥)厂赈济”。

大雪封路,交通阻隔,却正是战争中突袭的最好时机。《北京志·长城志》记载了明代的某次雪夜征战。洪武二十三年(1390)明朝军队与元残部的战争,当时的指挥者探得敌人踪迹进兵,但突逢大雪,诸位将军想要停止行军,但朱元璋下令:“天大雪,虏必不虞我至,宜乘雪速进。”

除了寒冷与战争,大雪还能给人们带来欢乐。到了清代,每逢京城大雪,赏雪、堆雪人成为了满汉官员和百姓喜爱的户外活动。一场大雪过后,人们用雪堆塑成人或各种动物的形象。用滚雪球式的办法堆成,用炭或石头镶嵌为眼、口等五官,用扫帚或树枝等做成手臂。孩子们则围着雪人打雪仗,捉迷藏,做游戏。

玩雪,帝王也不会缺席。据《养吉斋丛录》记载,康熙时期,若冬日下雪,皇帝便命人于养心殿庭中堆成狮子的样子,象征着来年的丰足。有此雅兴的康熙自是对大雪情有独钟的。康熙二十三年(1684)京城下了一场大雪,当时的冰上表演很热闹。据高士奇《金鳌退食笔记》记载,大雪过后,冰天雪地。在五龙亭等地,八旗官兵“以木作平板,下用二足,裹以铁条,一人在前引绳,可坐三四人,行冰如飞,名曰‘拖床’。积雪残云,景更如画”。此书中对冰上踢球竞赛也作了详细记述:每队有数十人,分别设有统领之人,列队站好,将皮球扔向空中,等其快要落下之时,各队进行争夺,得者获胜。

乾隆年间,郎世宁、沈源等合作绘成的《乾隆雪景行乐图》,生动描绘了乾隆皇帝作为慈父和长者的形象。他在子女们的拥簇下赏雪,身边人在他旁边放爆竹、堆雪人,玩耍做游戏,真是一幅共享天伦之乐的雪景行乐情景。《日下旧闻考》也曾记载,乾隆三十五年(1770)正月初三,大雪缤纷,自晨达午,积可四五寸。当时乾隆正在和少数民族参加年班盛会的上层人士在紫光阁宴饮,共同赏雪。乾隆还为此即兴吟诗:“正节欣逢天泽行,池冰铺雪闪光晶。筵开紫阁诸藩侍,乐奏彤墀万舞呈。”正是一幅热闹温馨的落雪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