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靳以的笔名

来源:文汇报 | 陈启明  2019年01月28日07:59

靳以原名章方叙,字正候。靳以系其1930年3月10日在《小说月报》第二十一卷第三号发表小说《偕奔》时首次使用之笔名,后即以此名闻世。他的笔名还有章依、陈涓、陈欣、丹乌、方序、柳青、方肃、苏麟、吕坚、苏凌、舒凌、黎微、若安等。兹按笔名使用先后,略加辑述,以飨同好。

章依1927年在南开中学就读时,靳以署名“章依”在《南中周刊》第六十期发表小说《桂花香时》,此为目前所见其最早发表的作品。后在《语丝》《小说月报》《现代文学》等发表新诗,亦曾使用此笔名。

靳以 靳以母亲姓靳。1930年后,其作品大多署此名,尤其是小说和散文。

陈涓、陈欣 分别见署于1931年《小说月报》第二十二卷第一期《父亲》及1936年《文季月刊》第一卷第五期《冬晚》,此后未见使用。

丹乌 1934年在《新生周刊》第五期、第六期、第十期、第十二期发表《东北行(一)哈尔滨》《东北行(二)梅林正治》《东北行(三)告密》《东北行(四)寄信与邮政》,前两篇署“靳以”,后两篇署“丹乌”。《告密》《寄信与邮政》所叙内容既与靳以本人经历相合,在内容与文风上与前两篇亦完全延续。

方序 靳以学名方叙的谐音。1935年《水星》第二卷第三期发表《没有春天》首用此名。同年,在《文学季刊》第二卷第三期及第四期发表《亡者》《短简》亦署用。1937年《文丛》第一卷第二期发表《烛》、1938年《文丛》第二卷第三期发表《短简》、1942年在《现代文艺》第五卷第二期及第五期发表《散文三试》《白兔的死亡》,亦署用此名。

柳青1936年《文季月刊》一卷六期刊有署名“柳青”的散文《冷落》。靳以自称未用过此名,但《冷落》为其所作则毫无疑义。此文不久即收录于1937年出版的散文集《猫与短简》。

方肃1938年10月,靳以到重庆北碚复旦大学任中文教授,兼任《国民日报》副刊《文群》主编。1939年1月19日《文群》第二期所刊署名“方肃”的《卑污的屠杀》,与1940年4月出版的靳以散文集

《火花》(重庆烽火社发行,为“烽火小丛书”第十七种)所收同名作品内容完全相同。1938年《文丛》二卷二期发表署名“方肃”的《给日本兵士》。

“方肃”具特殊含义,系靳以为夫人陶肃琼而取。1938年,刚高中毕业的陶肃琼随靳以离沪,颠沛流离终达重庆。次年夏,两人步入婚姻。“方肃”两字系靳以将自己学名“章方叙”和夫人名字“陶肃琼”组合而成。

苏麟 最先见署于1939年2月7日《国民公报》副刊《文群》第十期《人世百图:楔子》,此后在《文群》以此笔名发表杂文近30篇,后均收入1943年11月由福建南平国民出版社出版的《人世百图》。1941年4月19日香港《大公报》副刊《文艺》刊《人世百图之小引、启事一则》、5月《西南文艺》第一卷第三期所刊《人世百图之耕牛、胞衣、广告》,亦署用。1946年7月27日《文汇报》副刊《笔会》发表杂文《父子俩》,亦署“苏麟”。

吕坚 见署于1941年3月29日《文群》第二七九期《父亲和猪》,此文后收入1943年11月由国民出版社出版的《人世百图》。

苏凌、舒凌 福建改进出版社1941年编辑发行的《现代文艺》第四卷第二期、第三期所刊《信》《我坐在公路车上》,均署“苏凌”。《信》亦见载于1942年2月10日重庆《国民公报》副刊《文群》第三九三期(署名“方序”),后与《我坐在公路车上》一起收入散文集《红烛》(1942年8月由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舒凌”仅在1942年

《现代文艺》发表《他们十九个》使用,该文后收入小说集《众神》(1944年12月文化生活出版社)。

“苏凌”“舒凌”应系“苏麟”谐音。

黎微、若安 1947年上海《大公报》副刊《星期文艺》刊载署名“黎微”“若安”的作品,其标题下作者名字皆系靳以手迹。其中,署名“黎微”的《我辈是狗——人世百图之一》《人世百图——呆子、老丑角》,分别刊载于《大公报》1947年6月15日《星期文艺》第三十六期及7月13日第四十期;署名“若安”的《人间小品》则发表于1947年6月15日《星期文艺》第三十六期。两组文章与靳以1948年2月在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再版的《人世百图》所收同名作品的文字内容完全相同。且从目录编次看,正是该书再版时所增补篇目。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靳以采用不同笔名,与当时的黑暗局势有很大关系。正如他在《再记〈人世百图〉》中所说:“创造了新的笔名,极力掩饰自己的风格和笔调,看大事,写小文章,其中实在是有说不出来的苦衷。那还正是战时,为了怕‘泄漏秘密’‘危害抗战’,检查先生们正用全副精神执掌红笔东勾西抹,对付我们这些写文章的人。”这些笔名,正是靳以当年为了写出心中的愤怒和抗议而不惜用生命进行斗争的有力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