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没有暖气的古代,寻常百姓靠什么过冬?

来源:中华文化溯源(微信公众号) | 何靖  2018年11月15日07:56

11月7日,立冬,北京市供热锅炉开始点火试运行,一年一度的供暖期即将到来。入冬前最难熬的日子就要过去啦,想想都美滋滋。

都说北方人过冬靠暖气,的确,集中采供暖极大满足了中国北方地区的过冬需求。而对于南方的朋友们来说,抵御冬寒就得靠一身正气了……

集中供热是现代城市的基础设施,而暖气也早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但相比较而言,古代是没有这么高效而便利的取暖措施的。我们不禁想问,古人过冬会不会很难熬?

答案是肯定的。历史上中国曾经历过四次寒冷期,期间冰灾雪灾连番侵扰。周孝王七年时一场“雨雹”造成“江、汉俱冻”。唐天复元年入冬后雨雪不止,才十一月十一月便“城中薪食俱尽”,“民冻饿死者日以千数”。宋元祐二年飞雪连月,至春不止,导致“苦寒,民冻多死”。清顺治十年全国雪灾,被冻死者“甚众”……

古代许多山水画都描绘过寒冷的环境。图为明代画家谢时臣的《山阴归棹图》

事实上,“布衾多年冷似铁”在普通百姓中是常有的事,“路有冻死骨”也并非耸人听闻。古代并没有像今天这样大规模的集中供热,就连宫廷里采暖都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很多措施是无法在寻常百姓家实现的。

用花椒保暖便是一例。据《汉书·车千秋传》记载:“椒房殿名,皇后所居也,以椒和泥涂壁,取其温而芳也。”皇后的寝宫内以花椒和泥涂壁,起到保暖的作用,殿名也就是“椒房殿”。

《甄嬛传》里,皇上曾给甄嬛赏赐过椒房恩宠。槿汐姑姑直言,除了皇后之外,等闲妃子是不能享此殊荣的,足以见其尊贵和奢华。

用花椒刷墙保暖这种事只有皇室才能做到。那对于寻常人家来说,该如何度过漫漫寒冬呢?

1、加衣服

厚实的外套当然是最重要的御寒工具了。

但古时的棉衣并不都像影视剧里那样华丽优雅,与当今的棉衣棉裤也不是一回事。

据《礼记•玉藻》记载:“纩为茧,缊为袍,禅为絅,帛为褶”,袍是彼时穷人的御寒衣物,指有里子的夹衣。它用的填充物叫做“缊”, 缊是指一些麻絮、碎布之类的东西,跟今天我们所用的棉花并不一样。要知道,虽然棉花早在汉代就传入中国,但直到明太祖朱元璋时才得以大规模推广种植。据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当时全国都在推行种棉花,“棉布寸土皆有,织室十室必有。”

唐代花绫袍,常作为军戎服饰和百姓常服。

《诗经•秦风•无衣》中有一句非常著名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从字面上看,“袍”也被用作一种军戎服饰。而诗句借“共穿一件衣服”来隐喻百姓愿意为王、为国死战的气魄,展现出唇齿相依、利害共存、同仇敌忾的意蕴。

在漫长的年代里,中国人的御寒衣物大多是由动物皮毛、麻葛、丝织品等制成的,质量好一些的就制成了锦衣腋裘,供少数权贵享用,但大多数平民根本享受不到这么奢侈的纺织原料,所以还需要其他的方式来驱寒保暖。

比起外套,古人对裤子的改进更加缓慢。图为宋代的“开裆膝裤”,多加罩于满档裤之外,与今天所见的保暖棉裤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2、吃火锅

说完身上穿的再来说说能够暖胃的。火锅可以称得上是中华饮食文化的精髓。今天,我们开心也吃火锅,不开心更要吃火锅,一年四季都在吃火锅。历史上,上至皇亲国戚,下至平民布衣,火锅的普及程度和受欢迎程度同样无出其右。

在中国,火锅有着悠久的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但那个时候还没有锅,所以是用鼎来煮食物,功能有点类似火锅。

汉朝时出现了一种类似于今天重庆九宫格火锅的器皿——分格鼎,可以同时煮不同的食物。

分格鼎,2009年江苏盱眙大云山汉墓出土

据《魏书》记载,三国时代,曹丕篡汉称帝时期,已有用铜制的火锅出现。到了北宋,汴京开封的酒馆,冬天已有火锅应市。之后的元代,蒙古族人又开创了涮牛羊肉的吃法。

和今天相比,古人的物质生产力很低下,火锅食材和烹煮器具运用上会遇到诸多限制,因此也不能总是吃火锅,主要还是在冬天吃。而冬天吃火锅能带来身心的极大温暖。烧得火红的木炭,滚烫的汤汁,丰富多样的食材,再配上一坛好酒,简直是冬日之光了。

《清诗纪事》中收录有一首《煖鍋詩》,对吃火锅做了生动的描写。诗的开篇,先写冬季的寒冷:

涸陰司頊冥,寒威變俄頃。夜卧衾生稜,晨書筆垂綆。朔風動地來,攢眉愁齒冷。嚼雪將奈何,水懦濟以猛。

夜里睡觉,连被子都被冻硬了,似乎有了棱子,起床后看到,毛笔头像缠绕在一起的绳子,真是来暖气前真实的写照呀。这么冷的天,一切似乎都被冻僵,需要来顿火锅解冻一下生活:

阿奴策火攻,燄燄生稈秉……鱻薧儘收羅,聶切任斜整。沉焉星隕石,浮者桃斷梗。

火锅生好了,食物煮熟了,肉沉在底下,菜浮在上面,来大快朵颐吧!于是就有吃火锅的热闹:

老饕恣大嚼,衆客紛延頸。下箸揭長竿,舉匕泛小艇。

看看真是没吃相,下筷子捞底的有揭竿而起的气势;用勺盛汤的,锅里就像漂着一只只小船。

总之,火锅具有浓郁的文化和生活气息,既可以成为皇族贵胄的御用名膳,又可以是寻常百姓家中的经济美味。大家坐在一起边涮边吃,其乐融融,一下子就能驱走冬日的寒意。

3、喝酒

酒能让身子暖和。中国人爱喝酒,一年四季都在喝,夏天喝,冬天喝,早也喝,晚也喝。

历史上有不少因喝酒而出名的人。前有竹林七贤肆意酣畅,难拒酒局的诱惑。后又有“酒中仙”李白动辄“斗酒诗百篇”。

而我们的代言人苏轼更厉害,不仅饮酒,还亲自酿酒。他的《东坡酒经》详细记载了制曲、用料、用曲、投料、原料出酒率、酿造时间等工序,而以他名字命名的东坡酒也是中华名酒。

文人雅士无时无刻不在饮酒,透过他们的作品,我们也能看到,酒常常成为冬天的一种象征。最著名的大概就是下面这首了。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夜幕正在落下,晚雪将之,旅人来到亲戚家中,新酿的美酒加上小小的火炉,让他倍感温暖舒适。

雪天、温酒、火炉,这冬的意境里已陡然有了几分暖色。似乎来个火锅就更完美了?

4、烧火炕

火炕在中国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北魏郦道元《水经注•鲍丘水》卷六中有记载:“水东有观鸡寺,寺内有大堂,甚高广,可容千僧,下悉结石为之,上加涂塈。基内疏通,枝经脉散。基侧室外四出爨火,炎势内流,一堂尽温。”

鲍丘水即现在北京附近的潮河。在河水的东面,鸡观寺这个地方,人们把大堂地基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疏通,使得各个房间之间相互连通,当在侧室外的灶膛内点起火时,火势会顺着地基流向大堂,使得整个大堂都很温暖。这就是典型的“炕”。

但炕成为北方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在清朝以后。满族人入主中原,也将最先进的火炕技术带到了中原,带进了皇宫。1808年,日本探险家间宫林藏在《东鞑纪行》一书中对中国东北地区的火炕进行了描述:“屋内四周垒炕,外面以石砌成,中空,于两端之近门处从上凿孔修灶。故炊烟不外溢, 均经炕洞达屋之四周后, 从屋外之木烟筒中冒出。因此,严冬积雪季节,屋内亦感温暖,不穴居亦可过冬。”

典型的东北火炕

今天东北、北京、河北、山西等地农村里的火炕,多是传统满族民居中所见的“转圈炕”、“弯子炕等”。

5、点炉子

民间多用陶土和铁制作熏炉,贮火供暖。白居易有诗云:

暖阁春初入,温炉兴稍阑

晚风犹冷在,夜火且留看。

独宿相依久,多情欲别难。

谁能共天语,长遣四时寒。

陶土熏炉

宋朝时还出现了一种叫“汤媪”的东西,类似于今天的热水袋,是一种铜质或磁质的扁扁的圆壶,上方开有一个带螺帽的口子,热水就从这个口子灌进去。充满热水后放置被窝以提高温度。它有一个别名叫“汤婆子”,“汤”,古代汉语中指滚水;“婆子”则戏指其陪伴人睡眠的功用。

古往今来,人们为了抵御冬寒作过各种各样的尝试。随着时代的发展,挨饿受冻的人一直在减少。今天,无论在北方还是南方,大家均可以享受到暖气或者空调的温暖和舒适,一些诸如“路有冻死骨”的情景也只有靠想象才能脑补。但我们也应该明白,今天的种种御寒措施与经验也是古人经过千百年实践而流传下来的,兼具物质性和文化意蕴。

不知道再过几百年,会不会出现替代暖气的东西和更高效的取暖措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