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无白不郑补:郑逸梅早年报坛生涯

来源:《档案春秋》 | 管继平  2018年11月02日08:45

爱读书报的朋友,很少有不知道“补白大王”郑逸梅的。所谓“补白”,就是填写报纸版面的空当。从前的报纸,铅字排版殊多不便,字数长短,锱铢必较,待版面大致拼成七巧板的样式,最后留下的空白,若有大小相称的一篇文字填入,那就天造地设,大功告成了。所以对编辑而言,大块头条的文章固然重要,精悍短小的文字也同样可喜。而郑逸梅先生最擅写的就是小品,据说以前编辑版面即将排好,将留下的一块空白告以字数,郑逸梅往往援笔立就,毫厘不爽。

其实,早在郑逸梅很年轻时,“补白大王”的桂冠就已经戴到了他的头上。那时他才二十来岁,因平时爱读《世说新语》之类的笔记小说,自己也喜仿照那种文体,写些文史掌故、名人轶事的短文,常为沪上《小说丛报》和《小说新报》等撰写补白短文,几期写下来也颇受读者欢迎。或许,过去的掌故轶事,也就相当于今天的“新闻八卦”。“八卦”人人爱看,短则数十字,长则三五百,一气读来既不费力,又生动有趣。于是,当时的小说家徐卓呆、姚民哀就戏称他为“补白大王”,而且,每当报刊上有“缺口”,则首选他来写,故又有“无白不郑补”之说。说来也是,自从“大王”的徽号加上,郑逸梅从此笔耕不辍,虽为小品,然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在将近八十年的写作生涯中,他留下了煌煌千余万的文字,果然无愧于“大王”之桂冠。

“人淡如菊,品逸于梅。”这大概是最契合郑逸梅的集句联了。当年由南社耆宿高吹万所题,寥寥八字,不仅嵌了“逸梅”之名,更妙的是还暗合了郑逸梅的姓。因为“菊”字古通“鞠”,而郑逸梅恰好本姓鞠,真是妙手天成。据郑逸梅的年表资料载,其原名鞠愿宗,1895年10月生于上海江湾,父亲鞠震福,母亲郑瑞娥,家中以经营米业为生。其三岁时因邻居失慎酿火而殃及左右,故家室被毁一空,同年父亲又病故,不得已,只得寄居苏州外祖父郑锦庭家,过继于已故舅父郑国龄为嗣子,改姓为郑,名愿宗,字际云,号逸梅。

郑逸梅少时颖慧,嗜爱读书。而其真正走上写作之路,应该是他的中学阶段。据郑逸梅的回忆文章说,他爱好读书时自己购买的第一本书是《吴梅村词》,上海扫叶山房印制发行的石印本。其实当时的郑逸梅并不了解这位明末清初的大文人吴梅村,听都没听到过。他只是看到书名中有一“梅”字,马上就有了好感,并认为一定是一本好书,于是当即买下。后来他出版的第一本集子,就叫《梅瓣集》。不仅与他的名字有关,或许还是为了纪念最初的那一本引他入门的藏书。郑逸梅十七岁时考入的是江苏省立二中,即苏州著名的草桥中学。这所中学素以人文特色见长,教师有胡石予、程仰苏、程瑶笙等,皆一时硕彦。培养出的学生后来成为名家的如顾颉刚、吴湖帆、叶圣陶、王伯祥、江小鹣、范烟桥、蒋吟秋……当然,还有郑逸梅。就一所地方上的中学能有如此建树,那已是非常了不起了。郑逸梅那时融入其中,已经对读书写作有了很大痴迷。作为一个中学生,他经济并不宽裕,实在也买不起什么好书。好在读书成绩优秀,每次考试都能名列前茅,学校里也不发奖学金,用“购书券”来代替。后来,郑逸梅就用购书券买来王蕴主编的《小说月刊》,反复阅读,并试着写随笔投稿,终于逐渐步入文坛。民国之初,其时许多革命报刊均以“民”字为名,诸如《民立报》《民权报》《中华民报》等,其中以《民权报》的言论最为锋利,副刊的文字晓畅活跃,也最受读者欢迎。一次,正逢《民权报》副刊征文,尚在草桥中学念书的郑逸梅,就将英文课本上的一篇随笔译出,取名《克买湖游记》寄了去。不料才没几天,文章便刊登出来,还被列为甲等稿,不仅立致稿酬,编辑先生还专门附信赞之曰:“如此文章,多多益善。”这给了郑逸梅莫大的鼓舞,此后则一写再写,热衷于投稿了。后来《民权报》被封更名为《民权素》月刊,郑逸梅又每期撰一篇小品文,编辑还为他设了“慧心集”专栏名,连载多期。若论之,此“民权”系列,乃郑氏涉笔投稿报刊之始,由此,他的写作生涯以及与上海报刊的渊源则发轫启行了。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滩,文人荟萃,文坛热闹,所以报纸杂志也异常兴旺。那时沪上三鼎足的日报有《申报》《新闻报》《时报》,而他们的副刊为了争取读者,都是请来大名家主持,如“自由谈”的黎烈文,“快活林”的严独鹤,“小时报”的包天笑,皆响当当的报界大佬、文坛大咖。副刊在他们的主编下有声有色,深受读者喜爱。而杂志则季刊、月刊、十日刊、三日刊甚至每日刊都有,如徐枕亚编的《小说丛报》,赵苕狂的《游戏世界》,周瘦鹃的《半月》《紫罗兰》《礼拜六》等。由于郑逸梅擅于短什小品,颇得各家青睐,故编辑纷纷请其撰稿,有的长期约稿,有的开设专栏,如此,以前热衷自己投稿的郑逸梅,后来则是应接不暇,除了上述报刊外,还有《明报》《新新日报》《上海繁华报》《笑画》《最小报》,以及《心声》半月刊、《快活》旬刊、《星光》杂志等,几乎上海滩的大多报刊,都可见“逸梅”的文章。即便是永安公司办的 《天韵报》,他也义务写稿,虽无稿费,但赠以永安公司游乐场的代金券,他可得暇免费消遣。其实,郑逸梅的主要职业是教书,他任过中学、大学的教职数十年,写作只是副业。然而由于他下笔勤快,见报频繁,每月时有数万字出笼,副业早已超过了主业,所以,朋友都戏称他为“不务正业”。

为报刊写稿之余,也未免技痒,所以郑逸梅自己也主编过好几种报刊。他早年与赵眠云、范君博结金兰契,就办了份《游戏新报》,后遭亏损,改名《消闲月刊》,约了包天笑、叶楚伧、袁寒云等名家撰稿,出版了六期,毫无盈利,亦兴尽辄止。那时文人间办报,还时常针锋相对地打“笔仗”。譬如上海滩当时有一张《晶报》,红极一时。晶报创刊于1919年3月3日,起初是作为《神州日报》的附刊,但也可单独订阅,三日一刊,故取名“晶报”。为了打开销路,主持人余大雄在发行和内容上煞费苦心,发行月资一角,若分别随上海滩的两大报纸《申报》和《新闻报》(此两张日报每月订费各是九角)正好一元;内容上则注重趣味性和可读性,余大雄善于交际,人脉很广,他主持《晶报》时,不惜脚步,时常奔走于名家作者之间,因此有“脚编辑”之称。他不仅特约了如张丹斧、袁寒云、包天笑、宋春舫、钱芥尘、周瘦鹃、邵飘萍等名家为其撰稿,还亲自出马,于报上开专栏,专门批评讥讽他人。《晶报》那时果然销路大开,风靡海上报坛。《晶报》的走红。引起沪上颇多文人的不满,于是施济群、陆澹安为了与之对垒,就专门创办了一份《金刚钻报》,意谓“金刚钻”的硬度正可攻“玉”切“晶”,以此来抗衡《晶报》。施济群、陆澹安、朱大可、郑逸梅等皆轮流责编,郑逸梅还于报上开一专栏曰“清言霏玉”,每日一篇,谈一些名胜古迹、逸闻轶事、书画鉴赏、花木小品等。当然《金刚钻报》的创办目的就是要与《晶报》抗衡,所以此报一开场即与《晶报》针锋相对,你来我往,骂战不停,故双方还引发了一场官司纠纷,结果几经诉讼,官司也不了了之,而《金刚钻报》却因此扬了名,反而发行量大涨,成了民国以来上海滩许多小型报刊中的所谓“四金刚”之一(“四金刚”的排序为《晶报》《金钢钻报》《福尔摩斯》《罗宾汉》)……

在老上海的报刊史上,郑逸梅“补白大王”的美名可谓无人不晓,且一直相随。郑逸梅“补白”的特点在于一个“杂”字,这也是过去报人和副刊编辑的最大特点。“杂”者,广也,指作者写作领域的宽广与深厚,举凡金石书画、收藏鉴赏、版本目录、诗文辞翰、戏剧电影、美食烹饪、名胜古迹、花鸟虫鱼等,都可娓娓道来,讲得丝丝入扣。郑老一生勤于著述,除“文革”时被斥为“称王道霸”无端遭批而沉寂外,至上世纪80年代初,晚岁的郑老又一次走红,其老笔纷披,左右驰骋,九十高龄仍然笔耕不辍,写下了如《南社丛谈》《艺林散叶》《尺牍丛话》等许多脍炙人口的著作,累计达数千万文字。可谓是“补白大王”再度“称王”,他手上的一支健笔,真是横扫了将近一个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