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中外科幻作家共论科幻小说时间母题 立一个自足于文本的“深度时间”

来源:文学报 | 袁欢  2018年10月14日09:56

英国科幻作家道格拉斯·亚当斯曾说“时间是一种幻觉”,时间这个命题在人类诞生之际,便渗透进每个人的生活中。人可以体验与感知时间,在想象中进行时间旅行似乎是人类特殊的思维能力:我们记得自己的过去,在当下思虑未来。这一能力反映到文学形式上,尤其是科幻小说这一类型小说中,关于时间的故事更是层出不穷,科幻作者们企图在字里行间实践各种关于时间的可能性,以期为时间描摹画像与图景,探索时间深层的本质。日前,科幻选集《时间不存在》新书分享会在北京库布里克书店举办,来自美国的科幻作家迈克尔·斯万维克,与中国的科幻作家双翅目、滕野、昼温共同与读者分享他们关于时间这一概念的种种推论与想象。

大多科幻作者在描述有关时空旅行的故事时,会改变线性的思维方式,用不一样的时间叙事法设立一个自足于文本的时空观。迈克尔·斯万维克提到自己作品中的 “深度时间”理念:“‘Deep time’即‘深度时间’是一个哲学概念,指很长的时间跨度,几十亿年或者几百亿年。比如,我们日常讨论的时间在地质学家眼中是微不足道的,他们讨论的时间,涉及到山脉、陆地的形成。个体生命跟大陆、岩石比起来,是非常短暂的。”

学地质学的滕野补充道,在地质学家眼中一层岩石就是一层时间,把岩层一页一页翻开,就能了解一个时代,所以时间可以是一种固体。不同于滕野的观点,昼温则从语言学的角度理解时间:“在认知语言学中,空间认知是我们思维的核心。面对一些抽象概念,我们需要借助具象去了解。比如汉语和英语里,我们都会用‘前’、‘后’描写时间,before、after、从前、之后,是不是感觉时间是水平的?汉语里,还有上午、下午、上半年、上辈子,是不是觉得时间又是竖直的?但英语里就没有这种表达方式。印地语中,昨天和明天是一种表达方式,前天和后天是一种表达方式,他们的时间观是循环往复的。安第斯山脉上的艾马拉人眼中,过去在眼前,未来藏在身后。”

不同的创作者对于时间的理解与运用不同,双翅目的选篇《智慧之柱》以“深度时间”向阿西莫夫致敬,她认为“深度时间”一方面可以展示宇宙的跨度,一方面可以展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如在《时间不存在》中收录的刘宇昆的《七个生日》一文,通过一对母女的关系,触及了关于人类未来的宏大主题,展示了人与人之间情感延绵的厚度。”

正如世界第一份科幻杂志《惊奇故事》的创刊号上,曾提出一句声称其中故事可以真实窥见未来的口号:“今日离奇小说……明日冷酷现实。”科幻作品在预见未来方面或许存在某种可能性,可即便科幻作家们以不同的方式操作时间流,却依然不可避免被反问及自问 “时间是否真的存在?”“为什么人类总是试图改变时间?”等哲学性命题。

英国科幻评论家保罗·金凯说:“时间既看不见,也摸不到,却塑造了我们,驱赶着我们,无法回头地从存在走向不存在。”人类对于时间所蕴藏的极大能量保持着永恒的兴趣,它的存在与否直接关系到人类自身的价值体认。迈克尔·斯万维克则指出了两种情况:“一种是,如果时间不存在,那我们经历的就是一种瞬息万变的现实,另一种是,我们所在的是一种不变的存在,事实上没有任何东西改变,只是我们的思维在变,在这个前提下,也就没有了时间。”因此他渴望回到白垩纪时代,看看恐龙栩栩如生的样子,从古生物身上发现某种永恒。双翅目以博尔赫斯的《秘密的奇迹》为例,提出与其想象时间不存在不如想象时间如何永恒存在。“开枪的瞬间,时间停滞了,《秘密的奇迹》主人公额外得到只属于他的一年时间,他只能依靠记忆,在头脑中边写边背,直到他押完了最后一个韵脚,刚好过了一年,时间又开始流动。正是因为人对时间有意识或者能记忆,所以才会觉得时间存在。虽然全球都过着同样的时间,但在不同的地域,时间的流逝和体验是不同的。永恒是依赖于记忆的,想象时间如何不存在,先想象一下时间如何永恒存在。”

据悉,《时间不存在》是未来事务管理局策划的科幻MOOK系列图书的首本书,收录了韩松、刘宇昆、罗伯特·西尔弗伯格、宝树、双翅目、西奥多·赛德等科幻作家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