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难忘钱君匋

来源:文汇报 | 钟桂松  2018年09月27日07:34

钱君匋先生与夫人陈学鞶在君匋艺术院前留影。

钱君匋先生 (1907年—1998年)是我国20世纪集封面装帧家、篆刻家、书法家、诗人、散文家、画家及收藏家于一身的艺术大师。他一生留下2万余方印章,1800多张封面设计,上百万字的散文和几百首诗词,晚年将其一生收藏的4000千余件珍贵文物无偿捐献给故乡桐乡。

1927年 8月,20岁刚出头的钱君匋离开浙江桐乡屠甸镇,来到上海入职开明书店,从此开启了他一生的事业追求之路。

图为钱君匋先生与他设计的部分书刊封面与篆刻作品。

开明书店的“钱封面”

1927年8月,开明书店创办人章锡琛先生邀请钱君匋入职开明书店。

钱君匋记得很清楚:“时开明书店设于宝山路宝山里60号,章锡琛住宅内,以客堂为门市部,楼上设编辑部,同事有赵景深、王蔼史、索非、王燕棠等。”钱君匋在书店非常勤奋,忙于编辑、装帧、创作,很快就与同事打成一片,成为朋友。章锡琛的子女回忆说:“那时候,郑振铎、赵景深、钱君匋、索非、孙怡生几位先生帮助编辑、校对、装帧、发行等业务工作,一起住在我家,一同吃饭。人少事杂,生活艰苦,朋友来了也不分彼此,都把开明当成自己的事业,大家干得挺有劲。”

同事关系融洽,大家又干劲十足,开明书店初期办得风生水起。置身其中的钱君匋对书店的开办及发展之道也渐有领悟,这对他后来决定自己办出版不无关系。在钱君匋看来,章锡琛先生办出版的风格,很符合自己的处事风格。

“章锡琛办店一贯精兵简政。在开明书店成立的头一二年间,他聘请了几位具有才干的人物。其中的赵景深,处事细致认真,所审阅的文艺稿件,要求颇高,出版后都能受到读者的欢迎。他自己写的作品,也是文笔隽美,思想犀利,水平很高。其次是王蔼史女士,校对工作极其认真,错字固然没有一个,就是标点,也没有不正确的,如遇不妥帖的句法,或感到不够完整的地方,她都能提请修改。章老板十分器重信任她。……再是索非,他熟悉出版方面的一系列工作,对印刷、装订厂能非常圆满地协调,所以‘开明’的书,印制周期短,能如期出版,质量很好,还常常把差错消灭在印制过程中。”钱君匋认为,这些正是开明书店能迅速发展的原因之一。

在开明书店期间,钱君匋认识了一大批前辈朋友,如鲁迅、沈雁冰、叶圣陶、郑振铎、徐调孚、周予同、杨贤江等。凭着钱君匋的聪明和才气,很快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钱君匋在开明书店早期的封面设计,除了第一幅封面即汪静之的《寂寞的国》,还有黎锦明的 《尘影》《破垒集》,谢六逸的《文艺与性爱》,索非的《苦趣》以及佚名的《鸽与轻梦》,周作人的《两条血痕》,沈雁冰的 《动摇》《虹》《雪人》《欧洲大战与文学》,胡愈之的《东方寓言集》《莫斯科印象记》,陈万里的摄影集《民十三之故宫》,顾正均翻译的童话《三公主》,刘半农散文集《半农谈影》,章锡琛翻译的剧本《耄娜凡娜》,胡也频散文集 《鬼与人心 》,柔 石 小 说 《三 姊 妹 》,赵 景深、邱望湘的儿童歌剧《天鹅》,丰子恺的《西洋美术史》,他自己的散文集 《春日》《中国民歌选》等近 40种书籍,以及开明书店的“发家”杂志《新女性》封面设计,还为商务印书馆老牌杂志《小说月报》《东方杂志》《妇女杂志》《教育杂志》《学生杂志》等设计过封面。

钱君匋设计的封面,很快在开明书店成为装帧设计的主角。他装帧的书籍,常常放在开明书店样书的显要位置,成为章锡琛朋友们称赞的话题。随着钱君匋封面设计的影响在新文化阵营的扩大,出版界对钱君匋的认可度越来越高,“钱封面”的雅号在出版界传开了。

这段时间,钱君匋设计的封面有巴金的《家》,郁达夫的《达夫全集》,陈望道的 《苏俄文学理论》,陈学昭的《时代妇女》,曹禺的《日出》,佚名《恋爱之路》,《文学月报》创刊号封面,陈则恭等编《小学活叶歌曲》,还有鲁迅的《艺术论》《十月》《死魂灵》等。

至于钱君匋在抗战以后到他晚年,设计的封面无数,精品迭出,经典作品也不少。如刘逸生的《唐诗小札》、唐弢的《晦庵书话》等。

钱君匋在《我在开明七年》中深情地说:“我在‘开明’的七年时间里,熟悉了编辑出版的业务,实际工作锻炼了我,培育了我,使我成长为一员还算合格的编辑出版工作者。同时,我在书籍装帧上立稳了脚,对音乐的编辑出版也有了一定的经验。这些事我是没齿不忘的。”

走专业出版的先驱者

1938年,钱君匋创办万叶书店。从万叶书店走过的路来看,钱君匋是当之无愧的专业出版的先驱者。

在出版方向上,钱君匋一直在努力探索,文学类、儿童读物类、翻译类、音乐类以及教材教辅类,林林总总,一路走下来,万叶书店的经营状况始终保持 “衣食无忧”。但是,经过“四面出击”的探索后,在老友缪天瑞的建议下,钱君匋最终将出版音乐作品定为万叶书店的发展方向。

钱君匋在回忆万叶书店时说:“我在想,出版美术和文学、儿童读物,在编辑上、技术上都比较容易;出版音乐书籍,因为情况复杂,比较困难。我既有这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如果我不去搞这一行,那就不会再有比我更内行的人去搞了(指音乐和出版)。于是我就毅然决然地在万叶书店的后期,把原来平均从事儿童读物、美术读物、文学读物的出版,一下子改了个调子,停止了以上这些门类的出版,转到音乐上来,专门致力于这方面的出版……专心致志地向音乐书籍大踏步进军,成为我国独一无二的一家音乐专业出版社。”这一转向,使万叶书店在抗战胜利后走出了一条创新的发展之路。

此时,钱君匋40岁出头,正是大显身手的年华。

专业化以后的万叶书店股份有限公司,在出版业的红海里创出了一片蔚蓝色海洋,在经济效益与社会声誉方面获得了双丰收。据有关资料介绍,此后几年间,万叶书店出版了200多种音乐理论专著、歌曲集、乐谱,如《中国音乐史纲》《音乐技术学习丛刊》《民间音乐研究》《曲式法》《万叶歌曲集》《新疆民间合唱选》等,有些书籍印数不少,一版再版乃至十多版。有人称钱君匋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善事,“为中国乃至世界的音乐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从而被业界誉为“我国现代音乐出版事业的先驱和奠基人”。

从一个小作坊开始,发展到实行股份制的现代企业;从低成本运作到多品种经营,再到专业出版,实现由少到多由多到好的发展和转变。钱君匋的出版业经营理念,适应出版特点,顺应出版规律,也显示了他的出版经营智慧。

情归故里无偿捐赠

晚年的钱君匋是快乐充实的。他常回故乡与乡亲聊天回忆往事,或走亲访友挥毫泼墨,在浓浓的乡情里笑声不断。

那时我在桐乡县委宣传部工作,常有机会联系名家大师。一次,县委邀请上海书画名家到桐乡参观访问,休闲作画。午饭后在县委会议室休息时,我见钱先生独自在沙发上坐着,就过去和他聊天。当时想起钱先生在茅盾去世后写的纪念文章中曾专门提到茅盾在开明书店聚餐会上背《红楼梦》的事情,便请教他是不是真的?钱先生说:“这个事情是真的。当时我还为这件事作证呢。”然后他把章锡琛与郑振铎为茅盾能否背《红楼梦》打赌,并让钱君匋当证人的事,又说了一遍。我发现,钱先生的记忆力非常好,几十年前的往事,说得清清楚楚。

听钱先生聊往事,感觉有一种“穿越”的享受,仿佛陪着他回到他年轻时风风火火的年代。当时我对茅盾的书法颇感兴趣,便请教钱先生,茅盾临摹过谁的字?他不假思索地说,茅盾临摹过陆润庠。他接着解释,过去那个年代的小孩子,临摹一定要学状元的字。可惜后来我忙于其他事务,未对茅盾的书法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钱先生早年远离家乡到上海谋生,但家乡人仍把他当作桐乡县德高望重的长者,有什么事会写信给他或当面请教,他都无私地予以帮助。当时我对茅盾作品中的江浙方言注释编写了 《茅盾作品中的江浙方言浅注》,便写信请他题写书名。没几天,就收到了钱先生的题签。后来,钱先生还为县委宣传部的工作文集题写了《一得集》《百花集》等书名,给了我们很大的鼓舞。

钟声送尽流光。经过岁月洗练之后的钱君匋对人生的思考更加通达。如何保存好自己用一生心血搜集起来的文物?1985年初,钱君匋在夫人和三个儿子的支持下,作出了将一生收藏包括自己的作品悉数无偿捐献给国家,由故乡桐乡县永久保存的决定!

很快,桐乡县人民政府作出积极回应,在当时财政还不宽裕的情况下,拨款百万元,建立君匋艺术院,永久保存钱君匋一生心血的积晶。

1987年11月,君匋艺术院落成。那几天,县领导与县文化局上上下下的同志都在为迎接钱君匋捐赠的文物而忙碌。

11月5日,秋天的一个平常日子,却是钱君匋与其共患难的夫人陈学鞶永远不会忘记的日子。笔者时任县文化局局长,据专程赴沪接受钱先生捐献文物、办理移交接运的同志介绍,那天钱先生夫妇一早就起床等候故乡同志去接运了。于他而言,是要将自己相伴一生的“儿女”亲手交给后人去抚养了。钱先生亲自上楼,一件一件搬下楼,当他捧着新罗山人的册页递交给故乡来接运的同志时,老人的手颤抖着。

君匋艺术院的落成典礼定于11月10日举行。然而,钱先生等不及了。亲手捐赠心爱之物后仅隔一天,即11月7日,他就动身赶往桐乡,急于再看看自己一手积集起来的4000余件文物,运输是否安全?摆放是否妥贴?有没有损坏?那几天,钱先生肯定无法入眠。

11月10日,君匋艺术院开院。81岁的钱君匋神采奕奕,以主人身份,在众多领导、朋友的掌声里,热情洋溢地发表了题为《感想和祝愿》的讲话。

1998年 7月 4日,钱君匋因病住进上海瑞金医院,8月2日10时23分逝世,享年92岁!一代艺术大师走完了近一个世纪的人生。

(照片均由本文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