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胡适的中学作文

来源:文汇报 | 胡志金  2018年08月29日08:11

1905年春天,14岁的胡适在他二哥同学的介绍下进入上海澄衷学堂学习,开启了他的中学生活。

澄衷学堂是由清末实业家叶澄衷于1900年捐资创办的国内第一所班级授课制学校,也是沪上闻名的一所中西融合的新式学校。那时的上海风起云涌,新旧激荡,各种新思想、新思潮一起涌入这个开放之地。少年胡适睁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这个变革中的世界,贪娈地吮吸着人类思想文化的精华。

在这里,他遇到了给他带来思想启蒙的老师——杨天骥先生。杨天骥思想活跃,目光敏锐。有一次,胡适去看他,他有意在胡适的作文稿本上题了“言论自由”四个字。这意味深长的四个字镶嵌在少年胡适的心中,成为他一生孜孜以求的理想目标。

杨天骥先生注重在阅读指导中给学生洞开一扇新思想之窗,他曾将赫胥黎的《天演论》作为读本介绍给学生。那时的中国积贫积弱,屡战屡败,书中“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的观点,犹如当头棒喝,给了少年胡适绝大的刺激与震撼。不仅如此,杨先生还在写作训练中融入新的思想元素,引发学生思考。他曾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试申其义”为题让学生作文。且看胡适如何阐发他的滔滔宏论:

物与物并立必相竞,不竞无以生存也,是曰物竞。竞矣,优胜矣,劣败矣,其因虽皆由于人治,而自其表面观之,一若天之有所爱憎也者,是曰天择。惟其能竞也,斯见择矣;惟其见择也,斯永生存矣。于物则然,于人亦然,于国家亦然。橘柚与麦,同一植物也,而何以橘柚不生于北地,麦穗不秀于赤道也?曰:惟不适物竞,而不被择故。驯鹿与犀象,同一动物也,而何以驯鹿独殖于北极,犀象蕃息于热带也?曰:惟适于物竞,而为天所择故。他若黄色虫之生于沙漠,松柏之冬茂,猫之夜光,莫不各以所长,与他族角逐于天演之中,而终得胜利,遂挺然峙立以生存。呜呼!生物与天演,其关系固有若是者。

印第安人(美洲土人),人也,亚利安人(欧洲民族),人也,而何以一则蒸蒸日上,而一则澌灭以尽也。曰:惟适于竞争与不适于竞争之故。尼革罗人(非洲土人即黑人),人也,高加索人(即白人),人也,而何以一则且为世界之主人翁,而一则永为他族执厮养役也?曰:惟适于竞争与不适于竞争之故。呜呼!人种之关系天演,有若是者。

高丽、暹罗、安南、缅甸、印度,皆国也,日本、法兰西、英吉利,亦国也,而何以一为主国,一为藩属也?曰惟一能竞,而一不能竞之故。波兰、埃及,国也,英、法、俄、德,亦国也,而何以一为原动力,一为被动力也?曰:惟一能竞,而一不能竞之故。呜呼!天演之关系于国家,又若此者。

今日之世界,一强权之世界也。人亦有言,天下岂有公理哉!黑铁耳,赤血耳。又曰:公法者对于平等之国而生者也。呜呼!吾国民闻之,其有投袂奋兴者乎?国魂丧尽兵魂空,兵不能竞也;政治学术,西来是效,学不能竞也;国债累累,人为债主,而我为借债者,财不能竞也;矿产金藏,所在皆有,而不能自辟利源,必假手外人,艺不能竞也。以劣败之地位资格,处天演潮流之中,既不足以赤血黑铁与他族相角逐,又不能折冲樽俎战胜庙堂,如是而欲他族不以不平等之国相待不渐渍以底灭亡亦难矣!呜乎!吾国民其有闻而投袂兴奋者乎?

这是迄今为止仅存的一篇胡适早期中学作文,当年杨天骥先生把学生的优秀作文汇集于册,“与试卷并束而发之,俾他日自鉴其进步之锐钝也”,后被收藏在学校资料室中。1924年6月16日出版的澄衷中学校刊《智识》曾登载此文,署名“胡洪骍”。

这篇作文颇有当年“时务文体”的特点,亦文亦白,行文自由,铺排、渲染,笔锋甚健。

“物与物并立必相竞,不竞无以生存也,是曰物竞。竞矣,优胜矣,劣败矣,其因虽皆由于人治,而自其表面观之,一若天之有所爱憎也者,是曰天择”,开篇直奔主旨,气势不凡,以明白晓畅之语言阐述何为物竞天择。之后三段运用排比、对比手法,分别从生物、人种、国家三方面,例析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之普遍意义。论述清晰,逐层深入。且连用三个感叹句结尾,反复咏叹,情理并茂。结尾一段竭尽铺排、渲染之能事,于雄辩的言辞、严密的推理中,表露出少年胡适对于中国应如何立足于强权世界的思考,意谓中国须在兵、学、财、艺这四个方面强大起来,方能与列强竞争。识见高远,已显端倪。“以劣败之地位资格,处天演潮流之中,既不足以赤血黑铁与他族相角逐,又不能折冲樽俎战胜庙堂,如是而欲他族不以不平等之国相待不渐渍以底灭亡亦难矣!呜乎!吾国民其有闻而投袂兴奋者乎?”针砭时弊,慷慨陈词,折射出胡适深沉的家国情怀与忧患意识,从中亦可感受到梁启超改造国民性思想对其影响之深。全文不足 800字,然引据翔实,严谨有序,汪洋恣肆,笔力雄健,有声震寰宇之力,振聋发聩之功。很难想象,此等雄文,竟然出自14岁少年之手!难怪杨天骥先生读后喜不自禁地评价他 “富于思考力,善为演绎文,故能推阐无遗”,并“赏制钱二百,以示奖励”。此文让少年胡适的思想与才情脱颖而出,从中可以窥得一位卓越学者少年成长的印迹。

胡适后来在《四十自述》一书中,还饶有兴味地提及此文“曾在旧课卷内寻出,至今还保存在校内”。遗憾的是,此文原稿可能在战乱时散轶,已难觅其踪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