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守望初心》专题访谈暨北京阅读季推介优质图书宣推会召开,作者余艳: 让历史的力量照进现实

来源:北京晨报 | 郭丹  2018年07月16日08:30

为浓郁京城书香氛围,弘扬红色文化,发挥北京阅读季评书荐书平台力量,前天,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携手中国出版传媒公司旗下中译出版社召开了《守望初心》专题访谈暨北京阅读季推介优质图书宣推会。《守望初心》是作家余艳耗时三年,走遍张家界,采访近百个红军、红嫂和其后代,而创作的用鲜活人物塑造的故事。余艳在接受北京晨报记者采访时讲述了创作的不易,希望通过寻找革命的原动力让历史的力量照进现实。

老百姓的盼头是动力

该书六易其稿,余艳用三年时间走访了近百个红军家庭,写了一大批颠沛流离的小人物,一颗初心跟定红军跟定党的故事。“这部书是我写的22部书中最苦的,不仅因为它用时长。”余艳坦言,本来跟每个作家一样,创作都有着自己的小九九,比如为了发行量、社会影响力等。但为了写这本书,她不惜推掉两部书的邀约稿酬。“我曾问自己,红嫂为什么这么傻?为什么丈夫死了又送儿子去参军?但当我采访完,彻底被她们的故事感动。所以写这部书,我什么私心都没有,就是一个目标,以自己最尽力的作品去对得起这片血染的土地和苦难的人民。”她激动地说。

回忆其采访的经历,余艳仍历历在目。由于工作繁忙,采集素材期间她每周五下午开车到桑植,约满了采访,直到周日上午再开车赶回来开会。“我记得最后成书前,六位顶级的报告文学专家提的意见相当苛刻,我当时心里想已经改了五遍,还要我改?”余艳说崩溃的心情让她曾想放弃,但回想起那么多红嫂眼巴巴地望着她,于是她狠下一条心,干脆自己闭关在宾馆里一个星期,把作品全部改出来。她说,是老百姓的盼头给她最大力量。

从红色题材中找到根

说到红色题材就要说到“三个西”:闽西、江西和湘西。但据余艳观察,描写红一方面军的书和影视作品被大众熟知,但歌颂对长征起保障性作用的红二方面军作品却寥寥无几。作为这一方土地上的作家,余艳觉得自己责无旁贷。“当时我已经写了杨开慧系列,后来的作品《共和同龄》还获得了五个一工程奖,有人问我是不是跟风创作?我想说,其实民族的热血和国家的血性都在红色题材里,我是湘妹子,有这种血性的标签,所以我应该把她们写出来。”

余艳称,通过《守望初心》她找到了中国革命的原动力和驱动力,又找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闹革命成功的真正合理性就在于人民性。“各个时期都是依靠人民才能成功。就像今天的脱贫攻坚战也好,贸易战也好,一定也是依靠最底层的老百姓,否则是搞不动的。人民创造历史,我从红色题材中找到了这条根。”

历史的指导意义更强

什么是真正的初心?怎么样起到指导现在的意义?余艳称,写作时,她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尽管写历史,但一定要照亮现实。在余艳看来,历史题材就是观照现实,甚至指导作用比现实题材更强。“首先我得让90后的儿子看得进去,结果他都不理我。”不过一次带儿子去听自己的演讲后,儿子不但回来主动把书看完,还告诉余艳从中懂得了知足。更让她欣慰的是,在大学里演讲后,很多学生也从不理解转变了态度。“有学生跟我说,虽然没有战争,但年轻人要扛点责任。还有人为此申请了扶贫下乡工作……这些不就是照进现实吗。”余艳说,她从往事中找到了一条通道,把以前力量接轨到今天。

此外,余艳在走访桑植时发现,当地的草鞋精神同样是观照现实的体现。一位牺牲了儿子的红嫂活到94岁,打了七十多年草鞋。“有一个后生穿着她打的草鞋不巧从山崖滑落,结果草鞋倒挂在树杈上,撑起100多斤的重量从而得救。近几年,公社、大队经常带人去参观她打草鞋。看什么?就是用一辈子干好一件事的精神。”余艳称,所以现在所倡导的匠心做工、用绣花功夫作事也正是草鞋精神传承至今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