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伦明与北京大学

来源:中华读书报 | 郑丽芬  2018年04月17日16:01

任北京大学教授时的伦明(摄于1935年)

藏书家伦明是庚子、辛丑并科举人,同时又是新式教育的第一批亲历者,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他考取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受业四载有余,此后又执掌北大教坛十余年,与北京大学有着不解之缘。

1902年8月15日(光绪二十八年七月十二日)清廷公布《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明确规定兴办师范馆,以造就各处中学堂教员。学生来源,除京师招考外,还可通过各省督抚学政就近调考咨送。当年10月14日(光绪二十八年九月十三日)京师大学堂正式举行招生考试,二十六岁的伦明以举人身份赴京赶考,名列第一。与伦明同入京师大学堂的还有弟弟伦叙、伦绰、从弟伦鉴。在师范馆五百学员中,伦氏一门四杰,堪称佳话。

1904年,师范馆改为优级师范科,伦明于本年升读优级师范科,为分科第二类学生,所习课程以舆地、历史为主,包括:人伦道德、经学大义、中国文学、教育学、心理学、地理、历史、法制、理财、英语、生物学、体操等十二科。师范生求学期间,所需膏火、饭食免费,有些省份的学生还能领取津贴。伦明自1904年1月8日起获得广东善后总局的津贴,每月20两白银,翌年5月起增至25两白银。因师范馆学生年龄较大,又多获科举功名,国学根底较深,京师大学堂在教学法上特别注重讨论的方式,形成了师生“互相讨论、坐而论道”之风。学堂诸师如陈黼宸、江瀚、服部宇之吉对伦明后来的治学从教生涯影响至深。

1907年2月25日至3月2日,学部在大学堂举行分科毕业考试,师范馆第一批应届生共103名参加。伦明毕业平均分数七十六分八厘七毫、伦叙七十六分九毫、伦鉴七十四三厘三毫,三兄弟均添列优等毕业生。毕业后,伦明分配拣选广西知县,但并未就任,于同年赴粤从事教育工作,担任两广方言学堂教务长兼经济科课程,伦叙、伦鉴亦分别在该校教授西史与博物课程。

1917年11月,北大校长蔡元培聘伦明任法预科教授。同年底,北京大学设文科研究所,下设国文门,伦明和刘农伯同任诗、词两科教员。伦明讲“诗”的时间为每月第一周周三四时到五时。同时他还担任史学系教授,讲《明清史籍研究》和《清代著述考》,曾著有《清修明史考稿》(发表与否未详)。据1919年北大工资簿显示,伦明时任四级教授,月薪220元,彼时胡适、朱希祖、辜鸿铭等为一级教授,月薪280元。

这期间,伦明积极参与北大校内活动。1918年2月,他认购“北京大学筹备消费公社”事务所募股;同年5月11日,与马寅初等联名发起在北大法科建立苑囿,率先捐款,并在《北大日刊》上刊登“募捐启”;1919年10月6日,参与北大国文教授会讨论修订教员会章程;1920年,北大教授马夷初因到教部“索薪””被”辞职,伦明与师生联名上书挽留,伸张正义。他常常与北大同僚游厂肆或结诗社,吟诗唱和,最有名的是1920年他与沈尹默等的《金鱼唱和词》。他曾编印《清代史籍书目提要讲义》,并与国文系教授林损、陈怀合编《文范》讲义六册。校内同仁常因著述考证之事与其过从紧密,或借书、或抄书,或讨论版本,如胡适就曾托伦明为其校书。

1921年9月,伦明辞去北京大学教席。因此期北大国文门教员多半为浙籍人士或章太炎弟子,据后来梁启超给江瀚的信中提到,其“为浙派所排而去”。请辞后伦明欲潜心续修四库,这年12月26日,他致信教育部次长陈垣,建议校雠《四库全书》,请求陈垣将续修四库全书之事委派于他,“若得附骥尾而有所表见,则我公之赐也。”然翌年5月,陈垣即辞去教育部次长职位,伦明的提议未能如愿。

1927年,张作霖派刘哲改组北大,更名京师大学,改北大文科为文学院,叶恭绰任文学院院长。经梁启超推荐,伦明于1928年重返北大,讲授目录学、明清史籍解题等课,直至1933年进入北平民国学院任教。这期间,日本留学生吉川幸次郎、仓石武四郎也选听伦明的版本目录学课程。至于上课的评价,傅振伦曾提到:“新聘教师有名于时者有邵瑞彭、邓之诚、伦明诸先生”,“教员多逊清遗老耆旧,不学无术,独江瀚、伦明、邵瑞彭、邓文如诸先生学识渊博,为学生所推重。”张中行在《红楼点滴》中的回忆则更为详细:

“讲目录学的伦哲如(明)先生,他知识丰富,不但历代经籍艺文情况熟,而且,据说见闻广,许多善本书他都见过。可是有些事却胡里胡涂。譬如上下课有钟声,他向来不清楚,或者听而不闻,要有人提醒才能照办。关于课程内容的数量,讲授时间的长短,他也不清楚,学生有时问到,他照例答:‘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