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德国出版社实习见闻:来自余华的一封邮件

来源:澎湃新闻 | 邱瑞晶  2018年03月30日10:23

在实习的最后一天,我读到了余华的电子邮件——嗯,就是作家余华——没错,是用英文写的。内容还让我觉得作家真是可爱的实诚人。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这天,我收到了一封引用申请,因为对方希望引用的内容来自一本十多年前的老书,为了告诉对方正确的版权信息(完整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出版地、第几版等等),哈博曼女士带着我来到了版权部档案室中的一间。我鬼使神差地就在首字母为“H”的那排架子上看到了我们中国作家余华的书(整理书架的人显然认为Hua是姓氏)。有两本,一本是《许三观卖血记》(德语版译名“Der Mann, der sein Blut verkaufte”,2000年出版),另一本是《活着》(德语版译名“Leben!”,1998年出版)。我匆匆看了一眼两本书的封面,红黄色的,画着戴斗笠的人。我心想,这就是德国人脑海中的中国印象吧。但当下急着找别的书,便也没有多问。

《许三观卖血记》、《活着》德语版书影,德国克莱特-柯塔出版社

又是一天,科先生与我一起看完某个中国出版社发来的咨询邮件后,问道:“Frau Qiu,您知道吗,我们出版过中国作家的书!这位作家名叫‘呜哇’!”我不解地想道:“呜哇”?这是谁啊?(科先生非常博学,平时办公室里的一件小事,他也总能引申开去,讲出许多有意思的门道来,但是要他讲中文,真是难为他了。)等他提了书名,我才意识到,他说的就是余华。我问他:“出版社怎么想到要出余华的书呢?”——的确,对中国人来说,余华是名作家,他的小说深刻、好看,但对德国的普通民众来说,大多数人都没接触过中国文化、中国文学,这个东方国度是遥远而陌生的,甚至在一些媒体中还不时以负面形象出现,那么,在地球上那么多各有特色的国家之中,一个德国读者为什么要选择一本中国的小说呢?科先生作思考状:“这都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一位汉学家和当时的出版人是好友,应该是他给出版社推荐了这位作者。”科先生刻意避开姓名的发音,用“这位作者”指代。“但是,”科先生继续说:“这两本书当时在市场上取得的成绩并不理想。最终,我们不得不放弃继续出版这位作者的作品。德国的读者和市场恐怕还没有准备好接受中国文学。”

从克莱特-柯塔出版社网站上截取的作者介绍上,作家还是年轻的样子

那之后,除了在2009年,为了配合法兰克福书展的主宾国中国,克莱特-柯塔推出了李洱的《花腔》之外,出版社便再没有出版过其他中国文学作品了。而余华的其他作品,则是在十多年后才由费舍尔出版社带到了德国。

《花腔》德语版书影,德国克莱特-柯塔出版社,2009年出版

科先生所说的“读者和市场还没有准备好”,我在德国的几年里也深深体会到了。只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每天中午与我一起午餐的同期实习生,他们来自编辑部、生产部、市场部、媒体公关部,研习的都是文学或相关学科,也全是勤奋的读者。午餐时间,大家一起谈论喜爱的作品和作者、最新的畅销书,每个人都是滔滔不绝——但这样的他们却无法凭空说出任何一个中国作家的名字。在提醒之下,有人会提到孔子、孙子,稍好一些的,会表示听说过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名字——但这也已经是极限了。英语国家文学在国际书市上的强势地位似乎是不言而喻的,但当我真切感受到,中国文学在中国以外的地方占据的空间是这样局促,总难免感到不平。

《兄弟》、《十个词条里的中国》、《第七天》德语版书影,德国费舍尔出版社,分别出版于2009、2012和2017年

回到开头提到的那封邮件。那时,我的实习已近尾声,科先生想到我之前的提问,特意从档案里找出当年签下余华作品时的往来邮件。原来,把余华作品介绍给出版人、并且将这些书翻译成德语的都是汉学家高立希先生(Ulrich Kautz)。而在科先生为我找出来的档案中,我们的作家也没有像欧美的大腕作家那样,通过经理人或中介来沟通,而是亲自撰写电子邮件。具体的措辞我已经记不清了,但记得其中一封只有短短两行,在问候了德国出版社的工作人员之后,便只剩一句:希望他的书能为德国出版社“make money”。这句“make money”让我觉得好笑又可叹,笑是因为作家的可爱耿直,叹的是中国文学摆脱“小众”、“边缘”的标签尚需时日,中国图书要像英语国家图书及欧洲国家图书那样在德国书市上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也仍需努力。

就像科先生翻着那些档案对我说的那样,这么许多书,有的从德国去往别的国度,有的又将其他国度的文化映现到德国读者面前,它们和它们背后人们的交流往来,这其中曲折的过程,不也像是一部部小说吗?

作者简介:邱瑞晶,毕业于同济大学德语系、纽伦堡-埃尔朗根大学图书学专业硕士,现于纽伦堡-埃尔朗根孔子学院任图书出版项目助理。攻读硕士期间成为斯图加特克莱特-柯塔出版社(Klett-Cotta Verlag)和维尔茨堡艾瑞纳出版社(Arena Verlag)的第一名中国实习生。既是常常光顾莱比锡、法兰克福及上海书展的出版新人,又是积极围观德国大众电影、电视、纪录片的字幕翻译。本文转载自微信公号“中德人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