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汪鑫:80后青年作家的家史情怀

来源:星辰在线 | 任灿  2018年02月05日10:36

汪鑫是近年来极具创造才华的80后作家,出生湖南邵阳的他,被人誉为“潇湘才子”。

然而,汪鑫的历史系列小说《徽州魂》,讲述的却是徽州藉唐初名臣汪华波澜壮阔的一生,该小说也被徽学权威人士称之为传播徽文化的最佳作品。

因为这部作品,早年某出版网站曾对汪鑫进行过一次专访,并冠以这样一个标题:《汪鑫:“潇湘才子”的徽州情怀》。而众多关于汪鑫的采访,也多将他与“徽州情怀”联系到一起。

后来,汪鑫又先后参与策划和编辑了反映汪氏先祖汪华精神文明的《汪王文集》、《大唐越国公汪华颂歌》和宗族文化书籍《千年汪氏》。可见,在汪鑫身上,于其徽州情怀之外,更有一种家史情怀,诚挚而热烈。

【人物档案】

汪鑫,“廉动全球·华人好家风”征文比赛评委会委员。知名青年作家,现任青年作家网总编。著有青春文学《堕落的天堂》、历史系列小说《徽州魂》等,并创作剧本有《徽州魂》(纪录片)、《一代名角洪雪飞》(纪录电影)、《大美沙漠》(纪录电影)。

 

比赚钱意义更大的是写作

汪鑫写《徽州魂》,是偶然,也是必然。

在接受廉尚清风与星辰在线共同打造的“高端访谈”栏目访问时,汪鑫说,“其实曾有很多人问我,为什么我一个湖南人,会去写一个徽州的历史人物”。提出这个问题的人,尤以徽州人居多。

其中自然有一段渊源。

在汪氏家族中流传有这样一句话,“天下汪氏出徽州”。汪鑫的先祖,当年正是从徽州迁到江西再辗转至湖南的。在北京工作的时候,汪鑫认识了一批姓汪的本家,当他们提议清明节一起去徽州寻根问祖时,汪鑫欣然同行。

这次祭拜的是汪家第四十四代先祖,唐初名臣越国公汪华(当地人称汪公)。访谈中,汪鑫也向我们简单地分享了汪公的事迹:隋末天下大乱,汪公为了保境安民,起兵统一吴地六州而称王,后来又为了民族和国家的统一,率众归唐,被封为越国公。

然而,这样一位功名卓著的历史人物,史书上有关他的记载却不过寥寥数语。回忆此处,汪鑫笑着说,“一千四百余年都没有人来写,我冥冥中感觉就是在等我这个汪氏后人来写汪公的故事”。

2008年,汪鑫写出不足两万字的短篇《徽州魂》,在汪氏宗亲中反响不俗。在宗亲们的鼓励下,汪鑫决定将之扩写为长篇,并对汪公这个人进行深入了解,最终写出《徽州魂》三部曲(第三部待出版),共计八十多万字。

访谈中,汪鑫也向我们披露了自己的创作历程。

为了潜心创作《徽州魂》,汪鑫将刚刚起步的公司交由合伙人打理。面对镜头,他坦然表示,“相较于随时可以挣回来的钱,写一部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更大”。在汪鑫看来,自己如果能够将汪公心忧天下、为国为民的精神通过文学作品传递出来,更具有普世价值。

汪鑫说,“文学创作,小情节上可以虚构,但是在历史脉络方面,必须保证其真实性、可考证性。”参考民间传说,拜访徽学专家,去相关历史古迹探寻先人足迹,要在浩瀚的资料中辨别真伪,将冷冰冰的文字组合成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汪鑫最终还是做到了。

2012年,《徽州魂之建吴称王》出版上市,受到了徽学界学术领头人的高度评价。这部作品将汪公和他经历的那段隋唐历史复活,为读者呈现了一个爱国爱民的历史形象和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

年轻人更应该注重家族历史传承

在很多人看来,修家谱、寻根问祖,对家族历史文化的研究,应该是那些退了休、闲着没事干的老年人才喜欢做的事。

但汪鑫却是个十足的例外。

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80后,汪鑫对整个汪氏家族上千年的历史文化情有独钟。在创作了《徽州魂》之后,他又参与编辑策划了《汪王文集》等作品。2017年,汪鑫主持编修了《千年汪氏》,这本反应汪氏宗族文化的书籍一经出版,便在汪氏宗亲里面引起巨大反响。

“作为一个80后,您为什么对家族历史这么感兴趣呢?”

面对主持人提问,汪鑫坦率地说,“传承家族文化,从来没有人规定只能由老人来做。我反而觉得年轻人,在搜集资料和利用互联网方面,远要比老年人更有优势。而我自己也是作家出身,所以对此具有浓厚的兴趣”。

汪鑫还表示,如果能够把一个家族的优秀文化传承好,也不失为一种对子孙后代的教育方法。“就像此次‘廉动全球——华人好家风’征文大赛‘传承好家训,培育好家风’的主题,本身也有一种传承和教育的理念在里面”。

在汪鑫看来,每个家族都是有自己优点的,关键是怎么把这个优点发掘和弘扬出来,并让子孙后代能够看到,自己的祖辈曾有如此光辉的一面。

而创作出版相关的文学作品,将先辈们的精神品质以文字为载体进行艺术演绎和真实表达,则不失为一种行而有效的方法。“所以我这次编辑出版了《千年汪氏》,不仅仅要把汪氏的起源,更要把汪氏历史上对社会和国家有贡献和代表性的人物展现出来,发挥他们在当代汪氏族人中的榜样作用。”

同时,汪鑫主持编辑出版《千年汪氏》的另一初衷,更是希望通过书籍这样一种有形之物,将汪氏家族的优秀家风家训、精神品质,通过各种渠道、活动传递给更多的人。

这是汪鑫作为一位80后作家、汪氏族人的责任、担当,以及传承。

家风家教,贵在以身作则

汪鑫在创作之余,还曾积极参加“中国沙漠科考环保公益行动”等社会公益活动,开展防沙止漠环保宣传、沙漠地区扶贫助学、援建“雷锋书屋”等慈善活动。

他的公益心,承自他的爷爷奶奶。

汪鑫从小跟爷爷奶奶生活在邵阳农村。汪鑫回忆说,有时候下大雨,农村的路和桥不好走,爷爷便会上山砍伐家里留着打家具的树木,用来修路、架桥,并告诉自己,“家具可以不打,但如果别人因为路不好走、桥不好过,摔倒了就危险了”。而奶奶则经常宁愿家里人少吃那么一口,去慷慨施舍那些上门乞讨的人,因为在奶奶看来,那些乞丐很可能因为这一顿没能吃不上东西,而饿出问题来。

爷爷奶奶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对汪鑫影响深远。行动教育,也成为了汪鑫极力推崇和严格践行的一种家庭教育理念。

汪鑫很重视家庭孝道的传承,“我爷爷奶奶曾经教育过我,孝敬是最重要的。古代讲究忠孝,甚至制定了‘举孝廉’的选官制度。当今社会,更不能缺失这样一种优秀的传统美德”。工作后很少回家,汪鑫就把年迈的爷爷奶奶接到自己身边,不仅是为了方便照顾两位老人家的衣食起居,更是为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告诉孩子什么是孝。

汪鑫直言,现在很多父母总说子女不孝敬自己,其实还是因为这些父母自己没有在孝敬老人的方方面面做好榜样。“孝不是一个字一句话,只有自己做的好了,才能要求子女做的好,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汪鑫担任“廉动全球——华人好家风”征文大赛的评委后,曾有人跟他吐苦水,说孩子不愿意写稿参赛。汪鑫告诉他,你可以跟孩子说“爸爸妈妈参加了,你也可以写一个”,这样就能提高孩子的积极性了。因此这次征文比赛,收到很多稿件都是一家子一起投的稿。

家庭教育如此,家风传承更是如此。汪鑫说,一个家族的繁荣昌盛对于社会和国家来说具有极大的价值,也正因为如此,更不能忽视个人的力量。“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首先只有把自己做成一个榜样,每个个体做好了,整体才能够做的更好”。

汪鑫 视频截图

关于家风的传承问题,汪鑫也表达了自己的忧虑。“现在很多年轻人学习西方文化,觉得外国的月亮比较圆,反而忽视了自己国家的优秀传统文化,却不知道,有很多外国人正在忙着学习我们的孔孟之道、儒家学说”。

“学习国外文化是为了更好的发展,但如果为此丢掉自己的文化,就很可能在我们这一代出现文化断层”。最后,汪鑫希望当代的年轻人,能够把握现有的资源与条件,积极学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避免出现像电影《百鸟朝凤》里面那种唢呐技艺频临失传时尴尬又无奈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