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20世纪现代作家日记选本考

来源:中华读书报 | 廖太燕  2018年01月31日07:55

作为观照自我、反思自我和记录社会的话语形式,日记魅力非凡。进入20世纪,日记写作再现高峰,为现代文学、思想和社会等领域的多元透视与解读提供了史料来源。

作为一种观照自我、反思自我和记录社会的话语形式,日记叠累了非凡的魅力。进入20世纪,日记写作再现高峰,作家多有或长或短的日记传世。时代的变易、思想的嬗递、文化学术的承转、风习的迁移以及个人的心态起伏等均囊括其中,为现代文学、思想和社会等领域的多元透视与解读提供了价值不菲的史料来源。

现代作家日记兴起的原因大致如下:一、传统积淀,萌蘗于李唐时代的日记在两宋后有了充足发展,随着创作实践渐次丰富,这种表现作者心灵私语的书写样态演化成了一种重要的文体。二、日记本身的魅力,如周作人说到:“日记类是我所喜欢看的。”郁达夫指出在个人嗜好上,“最喜欢读的,是他的日记”。朱光潜更是将记日记与读日记视作人生乐趣,“我们都是人,了解人性是人性中一个最强烈的要求,我们都有很浓厚的好奇心,要窥探自己的深心的秘密和旁人的深心的秘密。在要求了解之中,我们博取同情也寄与同情。我们惊奇发现旁人与自己有许多相同,也有许多不同。这世界不是一个陌生的世界,却也不是一个陈腐单调的世界。因为这个缘故,记日记与读日记都永远是一件有趣的事”。三、日记往往直抒胸臆,以真为旨归,写作时较少顾忌,与“五四”前后的人性解放思潮深相契合,写作主体的表达与倾诉欲望空前强烈,无论是在公共空间或是私人领域,总是试图展示真实的自我。四、现代出版的成熟为日记刊行保驾护航,现代稿酬、版税体系的规范化为写作者提供了实物保证与经济支撑,诱使文人学者参与其中。自然,亦有其他因素的作用,据郁达夫透露,当时的教育部曾要求留学生撰写并上交日记,也客观上扩充了日记的数量。

现代作家日记的传世大体依赖单行本、编选本、报刊登载以及收入文集、全集等,乐齐《现代日记文学述略》提及了现代日记选本的出版情况,惜过于简略,而据笔者考证20世纪有逾30种选本传世。需要说明的是,瞿世镇编《模范日记读本》等以日记命名的书籍实为中小学教学或辅导类教材,不列入讨论范围。

阿英是现代作家日记选编的关键人物之一,据现有资料判断,戴叔清(阿英)编选,上海光明书局1931年底出版的《模范日记文选》是第一部专门的现代日记选本,选录了胡适等10位作家10种作品。编者将读者定位于青年作家、大中学生和日记习作者,希望“想探求日记作法门径的青年们,能从这里面获得写作的方法;已经从事日记写作的,能因此使自己的技术,向优秀方面发展;那想了解自己所钦仰的作家们的,能在这里面把握得更深入的认识;研究社会史的人,也可以从里面寻得若干的史料”。他在每篇日记后都作了简要的说明与点评,如对鲁迅的评价:“(他)所作日记,和他的很多杂感的作风类似,大都是讽刺的,旁敲侧击的,从日常的生活现象之中,抒写出他自己对于现实社会生活的愤慨,仅就所节出的看去,他就是从政治当局一直讽刺到徐志摩诗哲,头发梳得光光的药铺店伙。在这儿,展开了他的性格。他随时随地的用着批判的精神,写了他自己的日记。”阿英独具只眼,不仅较早意识到日记文体的重要性和独特性,予于汇编,所选作品也皆为精品佳制,树立了高标杆,再版数次,1977年还易名《中国名家日记》由香港新文学研究社出版。早在1929年,阿英就编过《语体应用文范本》(上海亚东图书馆),涵括日记、小品、书信三种文体,日记部分收作品7种,并作有说明与注释,开启了为日记选本作注解的先河。1933年6月,阿英化名阮无名编选的《日记文学丛选(语体卷)》(上海南强书局)出版,择定了作品四卷:第一卷“记游日记”,收陈衡哲《北戴河一周间》,钟敬文《海行日述》,梁启超《伦敦初旅》;第二卷“社会考察日记”,收郭沫若《灾区视察日记》,高歌《洛阳日记》,巴金《京沪五日间》;第三卷“私生活日记”,收周作人《苦雨斋日记》,鲁彦《船中日记》,郁达夫《水明楼日记》,徐志摩《眉轩琐语》;第四卷“读书日记”,收鲁迅《日记与夜记》,胡适《读书日记》,顾颉刚《写歌札记》,俞平伯《孟子解颐零札》,附录张资平《岁望小农居日记》。编者对每篇日记的写作时间,登载刊物或出版日期,基本内容和特色作了说明,并写了引语。有学者从文体上肯定了该选本的价值,指出它首用“文言”和“语体”区分了古典日记和现代日记,确立了现代日记在新文学中的地位,分类和说明也是科学的。

1932年12月出版,沈仲文编《现代日记文杰作选》(上海青年书店)选录了11位作家13种作品,多为名家名作,也紧跟时新作品,如周作人《苦雨斋之一周》刚由《现代》杂志于同年9月刊出。其中杨振声《广州大火下的日记》为其他选本所无,它初刊于1928年《现代评论》三周年纪念增刊,记述了1927年底广州起义时男女老少因战争引发的恐慌,大火将城乡燃为灰烬的惨烈景象,以及民众混乱无序地逃往香港的仓猝情形,现实意义极强。

1933年10月,新绿文学社编《名家日记》(上海文艺书局)出版,选了7家11种日记。编者从类型区分的角度分析了它们的特征,如《胡适日记》乃“修业日记的代表作”,可见证作者的生活方式、政治主张、哲学见解,其时的民风、政教和学术,以及对宗国危亡的睠怀;吴稚晖《茶客日记》为“社交日记之良模”,将作者身历其境的场景描绘得精微入骨,通过生活断片呈现了社会活动的姿态;鲁迅《马上日记》系列为“感想日记的梗概”,代表了日记的另一种作法,即预定给第三者看的,偏于感想,笔墨间隐含幽默,与杂感和随笔一致;周作人《苦雨斋一周间》可以“明琐事日记的特色”,用简练的文字,写细小的事物;从郭沫若日本可见“旅行日记的一斑”,描刻细致有趣,意深境幽;徐志摩《眉轩琐语》别示“恋爱日记的一例”,记录了情人间的琐细生活与绵密情感;郁达夫《水明楼日记》《病闲日记》是“文艺日记的范本”,即文艺家写文艺事的作法。该集子1934年4月再版。1937年3月,改由中华书局再版。1943年10月,成都中华书局又版,因周作人附逆,删除了其作品。

现代作家日记编选的另一位关键人物赵景深所选《现代日记选》(上海北新书局)于1934年10月出版,收录9家14种日记。他为作者写了小传,简述了日记的收录情况及文本特点。他注解了人名、地名等,并自许“在同类书中实均为第一次详细的加入。关于《庐山日记》和《西游日记》,我参考了许多别人的游记,大半取材于《古今游记丛钞》、《新游记汇刊》以及《新游记汇刊续编》;关于《访日本新村记》,我参考了周作人的《艺术与生活》以及武者小路实笃的《人的生活》和《新村》,都相当的用过一些工夫。”赵景深还是两次日记征文的主持者,1934年他从《青年界》举办的《暑假日记》征文中择取了19篇编成《青年日记》,并一一点评。另一次大规模征文发生于1937年6月,他在《青年界》(第十二卷第一期)编了一期“日记特辑”。同年8月,他将约稿编成《日记新作》(上海北新书局),共计121种短篇日记。这部选本作者甚多,内容庞杂,形态多元,许多日记未被作家文集、全集收录,辑佚价值极高。某些作品价值不菲,如向许广平约来了鲁迅1936年10月10、11日日记:“十日晴。上午张维汉君来。午后同广平携海婴并邀玛理往上海大戏院观Dubrovsky,甚佳。下午三弟及蕴如携晔儿来。晚内山书店送来命运の兵及わもらせ绘集各一本,共泉二元四角。何太太及雪儿同来。夜为《文艺周报》作短文一篇,共千五百字。又发热几三十八度。十一日,星期,晴。上午孔若君寄赠《中国小说史料》一本。得费慎祥信。得增田君信,即覆。寄烈文信。寄河清信。同广平携海婴在法租界看屋。午后访内山君谈。下午须藤先生来诊。”编者提到“此为鲁迅先生逝世八九日前的日记,甚可珍贵,蒙景宋女士赐刊,谨此志谢。”此前的选本所录鲁迅日记多为“马上系列”,这两则日记应该是最早公开刊登的《鲁迅日记》部分。

1935年5月,姚乃麟编《现代创作日记选》(上海中央书店)出版,选录12家18种日记。编者谈到了编选之难及选录原则:“编选日记的困难之处,是收罗材料的不易。在现代我国的文坛上,日记作品的产量真是多得不可开交,而有些名称上叫做日记的东西,实际上并不能算是属于日记的一类。既不像散文或杂感,也不像随笔或小说。失去日记的真面目不必说,而且连篇累牍地使人看了觉得索然无味,只是浪费时间和精神而已。”又评价了各种日记,如郁达夫“每篇有山水幽情之趣,令人读了会悠然神往”,鲁迅“描写一切事务精详备至,早已博得大多数读者的赞扬”,丰子恺“有天真稚憨之态,颇堪玩味”,郭沫若“为不可多得的佳作”,周作人“文笔简洁,朴素可爱”,巴金、田汉“具有独到的风格”。

作为一种“泛文类”写作,日记的文体边界相对模糊,常与其他文类混同,这在选本上也有体现,1936年4月,钱公侠、施瑛编《日记与游记》(上海启明书局)出版,它将鲁迅、郭沫若、田汉等人的日记与俞平伯、孙伏园、钟敬文等人的游记萃为一集,编者谈到了原因:一、日记、游记的写作、刊载不少,但符合自家标准,适合读者浏览的不多,合集能让读者以一本书的钱读到两种读物;二、有些日记和游记难以区分,特别是以月日为经,以地方为纬的记游文,硬作分排实属多此一举。入选作家的写作特点和风格得到了较详实地介绍,如鲁迅“日记像他的别的作品一样:句子是异常的老练,笔调是异常的冷酷,往往一针一见血,叫人家看了,感到一种啼笑不得的情绪,可是不单以冷嘲擅长,他的冷嘲后面,还带着沸腾的热血。正像俄国的柴霍甫一样,他的作品,虽然全是sarcasto,但批评家叫它是‘含泪的微笑’。”而1936年是日记选本出版较多的年份之一,俊生编《现代日记文选》(上海仿古书店,收12家17种日记)于5月刊行,朱益才编《现代日记文精选》(上海经纬书局,收10家10种日记)于8月刊行。

民国时期,现代文学地理被不同的政治势力分割为几块,也相应地产生了不同的文学形态,日记选本亦受此影响,1939年2月,蔡芝华编《日记文选》(奉天文艺书局,康德六年)出版,从年份标记和出版地可见它是在“伪满洲国”控制范围内刊行的,收录了黄庐隐《归乡日记》等8种作品,不过编者混淆了日记与日记式创作,它的一大亮点是半数以上为女性作家作品。其实,之前已经出现以性别为归类依据的选本,如张立英编《女作家日记选》(1933年12月,上海开华书局)收录陈学昭《家庭生活》,王文宣《日记三则》等19种作品。同于1935年4月出版的两个集子:王定九编《当代女作家日记》(上海中央书店)收录丁玲、陆晶清、黎缇维等13人14种作品;上海女子书店版《少女日记》收录简玉璇、余沧粟等8人作品。1936年5月出版,俊生编《现代女作家日记选》(上海仿古书店)收录王识心、熊湘等17人19种作品。李蓼编《少女日记》(1945年5月,重庆青年文化出版社)则收录丁绿珊、蔡文星等8人作品。

有些选家将中外名人或作家日记辑为一集,如1934年3月出版,谢美云编《模范日记文读本》(上海光华书局)选录了异邦日记,它对日记作了四种分类,第一部分:鲁迅《马上日记》,郭沫若《新生活日记》,郁达夫《新生日记》,许钦文《伏中杂记》,田汉《蔷薇之路》,郁达夫《水明楼日记》,“举凡日常的生活、感想等等都记述在内。”第二部分:胡适《庐山游记》,冰心《旅途日记》,张资平《群犬》,周全平《三航记》,周作人《访日本新村记》,“是一种游记性的日记,记载旅途的景物和个人的观察。”第三部分:冰莹《从军日记》,寒星《流浪日记》,木村毅《西班牙记游》(陈涛译),“是一种社会性的日记,里面非特记载个人的生活,也记载社会的生活。”第四部分:沈从文《不死日记》,《曼殊斐儿日记抄》(陈西滢译)“是着重于内心书写的日记。”每篇日记后面均有“编者的话”,指明了日记的特殊性及作法,如论鲁迅《马上日记》:“鲁迅的日记,和他的小说及杂感一样,是带着多量的讽刺性的。我们看他的马上日记,就可发见出他除了关于生活的记述外,其余的都是他的感想和他对于社会的讽刺。如这篇里面的对于政治当局以及文学家诗哲等等的讥讽,他随处是用了一种批评的精神的。”又如陈子展编《注释中外名人日记选》(中华书局,1935年10月)收录吴稚晖、托尔斯泰等7人9种日记。编者对日记里的信息或难解处加了注释,如鲁迅“马上日记”系列有注释18个。再如卫明编《中外作家日记》(1943年8月,桂林普及出版社)收录陈衡哲、徐志摩等15位中国作家日记16种,曼殊斐儿等5位外国作家日记5种,附录“日记文学创作(小说的插曲)”部分收录作品3种。编者为每种日记均配上了副标题,如胡适《读书日记——出卖灵魂底小曲》,托尔斯泰《新年日记——生命的升华》,大体点明了日记的内容或写作者的心境。

另外,有些理论著作也收录了日记,如1931年出版,钱谦吾(阿英)《语体日记文作法》“附录”部分选录了冰心《旅欧日记》等5种日记。1933年出版,贺玉波《日记文作法》“文范论”部分列举了周作人《访日本新村记》等11种日记。1934年出版,林华《日记文作法讲话》“日记模范”编收录了郭沫若《新生活日记》等5种作品,又精切地评价了这些作品。

有些集子信息不全,仅知大概,如顾凤城、顾瑞民选注《当代名家日记选》(上海汉文正楷印书局)收录吴稚晖等人日记20余种;钱一鸣编《名家模范日记》(1947年8月,上海博文书店)收录胡适等人日记;《名家日记文抄》(未见日期、出版社标注),收录郁达夫等人日记,以及翼人《怎样写日记》一文。

1949年后,日记选本出版较少,至1989年才有乐齐编《现代作家日记》(文心出版社)刊行,收录40家44篇日记,多为长篇日记的节录,编选的目的在于“集中展现中国现代日记文学的发展道路及其基本面貌和主要成就”和为文学爱好者提供简明的日记读本,作为学习的范文。它兼顾了日记的题材、风格、类型等,选录的均为代表作;每篇日记前对作者及其日记作了扼要的介绍与提示,也对正文里的一些人名、事件和外文等作了注解。该集子通史意识明显,有助于读者从历时性角度明晰现代作家日记在20世纪上半叶的写作和出版状况。

1996年,张品兴等编《名家日记学生读本》(“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精品学生文库”之一)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选录了徐特立、鲁迅等人日记22种。集子内容丰沃,所选篇目多为有过一定影响的名作,反映了写作者的不同经历和感受;读者定位为正在长知识和确定人生理想阶段的学生,可读性和人格修养的指引成为编者追求的目标,故恽代英、李公朴等强调以天下为己任,刻苦学习、严于自律等品格的作品得以入选,目的是“希望读者,尤其是青年朋友,能效法这些名家,用心记日记。在日记中,记下自己生活的痕迹,录下自己成长的足迹,写出自己多彩无憾的人生。”为了方便学生明了文本所指,又在每种日记后加有题解。同年出版,杜连茹、韩雪峰编《名家日记》(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学生经典文库》之一)则直接以中学生为服务对象,选录作者99人,既有政治人物、作家学者,如列宁、鲁迅等,也有普通战士、运动员,如雷锋、郎平等。

1998年,“中国现代作家日记丛书”第一辑由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收录胡适、郭沫若、叶圣陶、茅盾、郁达夫、郑振铎、阿英、柔石、沙汀、蒲风十位作家不同时期的全部或部分日记。丛书的主要特点有:选择的都是名家,他们对中华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厥功至伟;选择了存世日记中文化价值更大,可读性更强的部分;尽量保持日记原貌,仅做了文字、标点方面的技术性处理;以少而精为原则,增加了一些注释;每册前均有分册编者所作前言,总论了该家日记的概貌、特色与价值。这是迄今为止体量最大的现代作家日记丛书,已成为作家研究、日记研究的关键史料来源之一,但也有缺点,如部分注释对人物评价不够客观。

1999年10月,丛丛主编《名家日记精选》(“新编名家精品书系”之一)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收录日记30种,它时间跨度大,作者多而杂,林则徐、曾纪泽、鲁迅、俞平伯、邵式平、皮定均等赫然在列。编者简述了作者的生平事迹,日记写作的状况和基本特点等。该选本有助于读者了解近代以来官员、士子、文人和革命者的日常生活,以及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

总体而言,这些日记选本特色鲜明,内容丰富却不免繁乱,如某些选本不够精审,篇目有凑数之嫌,与其他选本有重复;某些选本文体意识不明确,将日记与日记体创作混为一谈;某些选本摘录篇幅参差不齐等。尽管如此,还是以精品居多,为了解现代作家日记的写作与出版提供了关键的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