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现在时·李修文
《小说月报》2018年1期新刊封二专栏“作家现在时”李修文访谈,他的小说《滴泪痣》《捆绑上天堂》曾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2017年他又推出广受好评的散文集《山河袈裟》。
2017年12月23日下午,李修文与作家周晓枫、批评家张莉携新书《山河袈裟》《有如候鸟》《众声独语》做客小众书坊,以“锋利修辞”为主题,分享各自的写作经验。这里也与您分享三位作家的精彩发言。
李修文,1975年生,湖北钟祥人。毕业于湖北大学中文系,曾为报社记者和文学期刊编辑。1996年起开始发表中短篇小说,陆续结集为《不恰当的关系》《闲花落》《心都碎了》等,出版有长篇小说《滴泪痣》《捆绑上天堂》,2017年推出散文集《山河袈裟》。多部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现为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武汉市作家协会主席。
作家现在时·李修文
Q:小说月报 A:李修文
Q:请您介绍一下最近读过的某本书。
A:手边书一直是《聊斋志异》,这是我心目中杰出的短篇小说写作指南。年纪渐长之后,越来越觉得重新体验“中国”和“传统”之必要,《聊斋志异》就是最好的门径之一。
Q:请您描述一下手头刚刚完成或正在进行的作品。
A:正在进行的是一部散文集,过去几年里,写了不少给自己看的文章,姑且称之为“散文”吧。2017年出版的《山河袈裟》只是其中一部分,正在整理的是另外一部分,写的仍然是一个人的泥沙俱下和十万火急。
Q:您开始小说创作的动力或者灵感来源于哪里?
A:每一回写小说,我都必须要在现实生活里找到强烈的情感印证,这种印证大概就是我写小说最大的动力和灵感。
Q:自己作品中有哪一部,因为创作过程之难忘,让您对其有特殊的感情?
A:长篇小说《捆绑上天堂》。因为写了一半之后,稿子丢了,然后在极其艰难的状况下重新开始写作。这个经历让我完整地认识了一个作家可能面对的苦楚,可以说,经由它的写作,我建造了我自己的写作纪律。
Q:是否有一部文学作品,曾让您感叹:如果它是由我所写该有多好?
A:塞林格的短篇小说集《九故事》,它是我最为珍视之书。我毕生所愿,就是写出这么一本短篇小说集,但这注定是痴人说梦。
Q:除了写作之外,您最希望拥有哪种才华?
A:除了写作之外,我希望我成为一个园艺方面的匠人。这几年,我深深地爱上了各种树木,有时候,甚至和朋友结伴千里去看一棵树。不知何故,我从树木那里获得了某种精神上的巨大满足。所以,除了写作,我希望自己拥有将一棵小树养成大树的才华。
Q:请描述一下您与现在生活的这座城市的关系?
A:我生活在武汉,一度,我厌倦过这个城市,但是现在我非常喜爱它。它在许多地方还依然残存着烟火气,在我看来,这种烟火气甚至是对面目和价值都高度趋同的物质化社会的不顺从。生活在这里,我经常有一种暗暗的喜悦——它既让我获得了生活的镇定,也获得了写作的信心。
Q:请向读者推荐几本您心目中的理想小说。
A:《聊斋志异》《九故事》《魔桶》《废都》《静静的顿河》《倚天屠龙记》《辛格短篇小说集》,等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