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食指的一封通信
食指,著名诗人
回信
2017/9/12
问小孔好!
先回答你第一个问题,我将这个问题谈得具体一点。
你问话中谈到我讲得“诗歌作品一定要注意影响和责任”,我现在展开讲这个问题。古人说:诗有“兴、观、群、怨”的作用,我们现在提得少了,这个问题应该引起重视。记得七、八十年代思想解放的时候,北岛等一批年轻诗人曾到四川来开朗诵会。当时他们去的大学礼堂挤满了人,甚至有破窗而入的盛况,最后是由警察护送着北岛等出的学校。可见古人说诗的“群”的作用。北岛的诗在思想解放运动的初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今天情况不同了,希望大家考虑:一个现实的情况,另外一点要懂点中国历史。我们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老百姓的生活普遍有了提高。说大家懂点历史,是要大家知道历史上才有几个盛世,而盛世老百姓的生活不过是“粥多一点少一点,稠一点稀一点”,这好像是鲁迅先生说的。所以应该珍惜今天温饱有余的生活。
再一点你的提问中提到我谈的“要大家多冷静,考虑事情发展的后果”,我考虑是如果引起骚乱,秩序一破坏,就不利于解决问题了。都知道我们现在面临许多困难,像发展不平衡、贫富不均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只能通过冷静的思考、扎实的工作才能解决,这也就是“发展”,这是我所理解的“问题靠发展解决”的意思。你说对吗?
对于“什么样的诗人才是好诗人”这个问题,使我想到我爱人翟寒乐2002年接我出院之后,我们曾和几位诗人和歌手同车去广州参加诗会,火车上我特意问那些生活环境非常艰苦的诗人和歌手:“古人说‘国家不幸诗家幸’,你们怎么看?”诗人们几乎同声回答“当然国家幸好!”他们的回答让我热泪盈眶,心中一阵酸楚,他们连感冒都患不起,平常就是一顿泡面,可就是因为痴迷艺术走上这条路。可这样的年轻人在社会上被认为“异类”“问题青年”。现在想起我心中依然难过,我认为这样的诗人就是好诗人。
愉快!
食指
2017年9月12日
附:去信
2017/9/3
翟老师、食指老师:
二位老师好。谢谢您二位的热情与包容。书我已发走,大概后天能到。食指老师几十年没有接受过采访了,特别感恩您二位老师提供给我的机会,下面是我简单浮浅的几个问题,请多包涵。等时间从容了,再回复我不迟。
1.您在9月2日晚上的诗歌分享会结束的时候,跟大家分享了一段话:“影响和责任一定要重视,诗人在考思考、发表、发言的时候要考虑这种问题,要有责任感。只有冷静的思考,才有发展,才能解决眼前的问题。有些人不计后果,我希望大家要多考虑。”您觉得当代诗人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什么样的诗人才是一位好的诗人?
2.您觉得当代急剧变化的社会生活对诗歌创作有哪些方面的影响?诗人如何在这样的时代里找到自己的位置?而作为一个诗歌写作者,内心需要警惕什么?
3.每个人对诗歌都有自己的评判标准,您觉得什么样的诗才是好诗?
4.您认为诗歌写作的意义何在?是个体的言说和宣泄,还是群体的代言,是改变社会的工具?
多谢二位老师!我努力学习您二位的谦和恭谨,温柔守礼。感恩这两天的相处。
《美文》孔吕磊问好。
2017年9月3日
本文刊发于《美文》2017.12,以刊发稿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