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李林荣:文学的力量来源于扎根现实的创作

来源:南方日报 | 宋文博 郝金朋  2017年11月14日08:06

人物简介 李林荣,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文学博士,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文学院教授、中国文艺评论基地执行主任,北京老舍文学院客座教授,中国鲁迅研究会、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作协、北京作协、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研究、鲁迅研究和当代文艺评论。出版专著《嬗变的文体:社会历史景深中的中国现当代散文》《经典的祛魅:鲁迅文学世界及其历史情境新探》《疆域与维度: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跨世纪转型》《犁与剑:鲁迅思想与文体再认识》,发表论文200余篇。

日前,由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主办的第五届“观音山杯 美丽中国”征文大赛颁奖典礼在东莞樟木头观音山景区举行。

征稿启事发出后,截至评审开始,大赛共收到各地作者的近7000份来稿。国内外有重大影响力的著名作家贾平凹,《人民文学》主编、著名评论家、学者施战军,《民族文学》主编、著名评论家石一宁,著名评论家、学者、华南师大文学院教授陈剑晖,著名学者、评论家、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李林荣,羊城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著名评论家、作家温远辉,《散文选刊》主编、著名作家葛一敏,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广东楹联学会会长邹继海,东莞市文联副主席、东莞市作协主席詹谷丰,广东省诗歌散文学会主席陈桥生等多名著名作家、学者,与来自各地的作家和文学爱好者在同一平台上,用文字展现“美丽中国”的魅力。

作为此次活动的评审嘉宾,李林荣认为,在观音山连续举办五届的“美丽中国”征文,非常接地气,征文作品描绘了全国各个地区的自然人文风貌,既承载了中国文学的共同话题,又扎根在非常具体生动的地缘背景当中。

李林荣说,观音山“美丽中国”的征文活动,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学活动,主办方花了很大的精力,邀请了各阶层有实力的作者,有文坛名家,有文学爱好者,有诗人,甚至是知识分子跨界写作,都集聚在这个平台上,大家都实实在在花了很多心力去创作征文。“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模式。文学的力量和影响力,归结到底总是扎根于并且来源于具体的现实。”

向社会现实深度学习

李林荣认为,文化强,则国家强,这是世界各国强盛发达的普遍经验总结。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兴起的一代文艺创作力量,包括文艺评论领域的中青年队伍,都是从市场经济和商品文化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的知识结构和审视判断社会现实的原则,都受到商业伦理的影响。在新的形势下,要有一个重新学习的过程。“首先是要适应担当起新时代文艺使命的要求。从内在的角度讲,实践和理论两方面的深度学习都非常必要,其中首先是应该对社会现实的学习。”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加速变化的社会生活,为文艺创作和理论研究提供了很多特别强有力的、可观可感的实际课题。但是部分文艺工作者着眼在视野短促的领域,在商业伦理和市场运作的轨道上穷于应付,没有抽身从自己狭小的生活场景中走出来,站在文化发展的开阔格局和长远历史视野中,达到深切审视我们现实处境和文艺现状的必要的思想高度。

一些流行的文艺创作题材和理论批评话题,眼界狭窄,沉迷于自我体验的小圈子,没有着眼于积极参与推进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社会文化建设。作为新时代的文艺家、理论家,应该在精神层面高站位、低身段,向现实学习,向人民的伟大实践学习。以人民为中心,从小我中跳出来,面对时代,面对现实,面对鲜活生动的人,这就要求文艺创作者和理论工作者加强学习,充分认识现实。

李林荣认为,学习的关键在于认识现实。在新时代文艺工作者要转换立足点,介入时代潮流,立足现实,从而认识现实。“文艺工作绝对不是个人成名成家的垫脚石,不只是关乎自己和行业的事情,而是要真正地焕发出对社会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更持久的正能量作用。”他说。

重大担当之下的深切脚步

在百年前民族危机四伏的时代境况中,鲁迅在沉睡的“铁屋子”中,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呐喊”。老舍深察国民性,用将嬉笑怒骂融合在一起的笔墨,完成犀利、深刻的批判。李林荣认为,虽然当时的文艺家创作题材和成长背景多种多样,但是有着明显的共同点:担当意识非常强,有敏锐的文化自觉。“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这一代人学习。”

李林荣认为,今天我们面对的问题与百年前不同,当时的主要问题是外部性的压迫和挑战,所有有觉悟、有思想的人都会发出救亡的声音,这种共同性是很强的。今天的中国,在文化心理、审美价值、生活观念和行为方式上的多样性高度地呈现出来,在这样的背景之中,文艺工作者进行创作,必须要面对新情境、解决新问题,承担新的任务和使命。文化建设任重道远,文艺工作者,一方面自身要承受社会变化的历练,另一方面,还要关联其他阶层的思想感情,在历史传统中找到自己的方向,在现实的工作中脚踏实地。

李林荣说,鲁迅、老舍、贾平凹这些作家具有巨大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是从接地气的创作中来,背后的原因是重大担当之下深切的脚步。

在他看来,最好的中国声音,是扎根在具体真切的地域之中和生活经验之中的。“文艺创作要动人,首先要靠真实和深度,这都来源于个人深切的成长经验。用鲁迅先生的话说,就是忠实于并且反映好自己独特的‘居处’,把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吃透,从中提炼、升华出独具风采的艺术形式,而不是炮制矫情和作伪的‘经验’。”他说。

“鲁迅先生并没有因为留学日本,在文学创造中放弃或者掩藏自己成长背景中带有鲜明地标符号特征的生活经验。他的小说、杂文中呈现出各地的意象和风情,其中最醒目的还是自己的家乡、自己的生活。在世界文学格局当中,外国人看到鲁迅的作品是中国故事、中国力量、中国情感、中国伦理,我们看到的是的鲁迅成长、生活过的绍兴、北京、上海甚至明治时期日本的特色。”李林荣说,“老舍先生也是一样,哪怕他一篇很短的散文,也能看出‘京味’浓郁的北京风情和北京话语,可是其中的思想感情,都是中国声音,并不是为某一个地方代言。”

李林荣认为,贾平凹从农村来到城市已经40多年,他现在的创作大多还是“乡土中国”形式,仍然是扎根在陕南乡村的场景当中,把他成长生活当中最深沉、最细腻、最熟悉的那部分经验呈现出来,正因为这样,他反而写出了变动当中的中国、急速发展中的城市化进程,而不是简单、单薄的都市类型作品。在李林荣看来,这就是文化自信的表现。

理论评论要走进现场

对于自己从事的理论评论工作,李林荣也在不断学习、反思。他认为,理论评论也同样要诚恳地面对自己熟悉的成长经验和生活经验。理论工作容易陷入用不是自己的概念和话语方式来谈论近前实际问题,似乎不必扎根现实,在理论规律中“空转”的状态。因此,在理论工作中,更应该把触角更深地扎进现实,而不是回避真实的问题、绕开眼前的现实。

“理论批评应该更多地走进文学现场,通过走进现场,与文学创作者共同前进。一个好的理论工作者,应把自己的视角和着眼点放在现实,让理论工作联系文学创作,把文学的形象表达和理论的阐述分析结合起来,共同把文学的能量释放出来。”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