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北京日报昔日的左邻右舍

来源: 北京日报 | 宗春启  2017年10月13日07:15

李滨声作

10月1日是北京日报的生日,北京日报创立65年,位置搬了三回,地址改过五次。

老报社旧址办起新报纸

笔者岁数小,关于北京日报的历史是听报社元老李滨声老先生说的。据滨声老说,北京日报1952年10月创刊时,社址在西长安街路南,与电报大楼隔街相望,原是北平《新民报》的旧址。第二年,也就是1953年2月,迁到了东单二条胡同一个有敞亮大门、带跨院的四合院。现在那个大院连带整个东单二条都没有了,建起了东方广场。

1956年,北京日报由东单二条迁入了在麻线胡同自建的红砖大楼。大楼地下一层、地上四层,大门坐北朝南。大楼进门就是大厅,水磨石的地面,穿过大厅是宽阔的楼梯。各个办公室都是实木地板。

办公大楼后面是个挺大的院子,院子东头是纸库,西头是印厂。印厂也是四层楼,里面有照相制版、铸字、排版、印刷等车间。那个时候,北京日报的地址是崇文门内麻线胡同3号。

从民国时期的北京地图看,东单往东是观音寺胡同,观音寺胡同南边是洋溢胡同,两条胡同之间还有个官帽胡同。东长安街向东延伸,将观音寺胡同和官帽胡同拆掉,这才有了建国门内大街。

后报社将后院西北角门当正门,出门就是西裱褙胡同。报社的地址于是变成了“东单西裱褙胡同34号”。那时候,报社的人去建国门内大街,出门要穿过斜对面一条窄巷。这条窄巷叫银碗胡同,传说明朝的权相严嵩倒台以后,曾捧着银碗在这里要过饭。这恐怕是无稽之谈。

据笔者猜测,改走北门,大概是为了汽车出入方便。西裱褙胡同,既比麻线胡同宽,也比麻线胡同直。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报社四层老楼上又加盖了四层,变成了八层。再后来,拆掉了洋溢胡同、西裱褙胡同、麻线胡同,扩宽了建国门内大街,北京日报也拆旧建新,盖起了新闻大厦、采编中心,地址也改成“建国门内大街20号”了。

此地原是元大都南城墙

穿过银碗胡同,北边和西裱褙胡同平行的,是洋溢胡同。明朝时叫扬州胡同,清朝时叫羊肉胡同。大概因为西城有一条羊肉胡同,所以民国初年这条胡同就改叫洋溢胡同了。

裱褙胡同、洋溢胡同,还有麻线胡同、苏州胡同、喜鹊胡同,可以肯定都是明朝以后才形成的,历史不会早于公元1419年。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裱褙胡同、洋溢胡同所在的位置,正是元大都的南城墙。

何以见得呢?北京日报老人都记得,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一进报社大门就下坡;报社东边有一条南北向的小胡同,老地名叫“土地庙下坡”。就是说,洋溢胡同和裱褙胡同的北半边在坡上,裱褙胡同的南半边在坡下。因为元大都的城墙是土夯的,城墙废了以后许多土石还在,所以地势较高。不信您看新闻大厦和邮政大楼北边、建国门内大街南侧人行道上有几棵老树,树根扎在高高的台子里。对啦,那个台子的高度,就是原来城墙废墟的地平面。还有一个证明:过去出麻线胡同去崇文门大街,要绕一个圆弧。那个圆弧,就是元大都文明门的瓮城留下的遗迹。

明永乐十七年(公元1419年),元大都的南城墙向南推到了今天的前三门一线。所以说裱褙胡同、洋溢胡同的历史不会早于明朝永乐年间,但是也不会晚于明朝正统年间,因为当时的兵部尚书于谦的府邸已经在裱褙胡同了,就是今天于谦祠的所在地。

西裱褙胡同和于谦祠

从《京师坊巷志稿》记载上看,麻线胡同、裱褙胡同一带有不少寺观:三元庵、延寿庵、土地庙、火神庙,裱褙胡同北还有个总督仓场署,不过确切地址不可寻了。

西裱褙胡同不乏大户富庶人家,因为曾有几个讲究的门楼,门墩、石鼓、砖雕都非常精美。报社东边有一个带花园的大院子,亭台假山俱备,红漆大门朝南,平日紧闭。

现在裱褙胡同唯一遗留的痕迹,就是于谦祠了。于谦祠原来的门牌是西裱褙胡同23号。于谦是明朝景泰年间的兵部尚书,公元1449年,蒙古瓦剌部落兵犯大同,明英宗朱祁镇听从太监王振怂恿,御驾亲征,结果兵败被俘。于谦等拥立郕王朱祁钰即位,改元景泰。第二年,瓦剌太师也先挟英宗进犯京师,被于谦指挥军民击退。英宗还朝后以“谋逆罪”杀了于谦。抄家时,发现他“家无余资”,“所居仅避风雨”。

英宗的儿子明宪宗朱见深知道于谦是冤枉的,成化二年给他平了反,并在于谦的故居上建了于谦祠,春秋遣官员致祭。据清人孙承泽《春明梦余录》记载,于谦祠三楹,里面有于谦的塑像,匾额上有“忠节”二字。清初,于谦塑像被毁。

进入21世纪,周围高楼大厦峰起,西裱褙胡同消失,但于谦祠不仅得到了保留而且被重建得比原来还气派、恢弘。于谦若泉下有知,一定会非常高兴的。

西裱褙胡同31号住过一位名人——齐如山。齐如山17岁进入官办外语学校“同文馆”学习德语、法语。庚子事变同文馆停办,齐如山因会德语,便做起了买卖,向德军提供各种用品,用他自己的话说“赚钱相当多”。他原来住在宝钞胡同,庚子事变后住西裱褙胡同。

辛亥革命以后,一次看过梅兰芳和谭鑫培演出的《汾河湾》后,齐如山给梅兰芳写了一封长信,对梅兰芳的表演提出批评和建议。没想到梅兰芳采纳了这些建议,在后来的演出中做了改进。齐如山受到鼓舞,接二连三地给梅兰芳写信,甚至后来每看完一次戏后,必定要给梅兰芳写一封信。几个月以后,梅兰芳知道了写信的齐如山就是经常坐在前排听戏、穿西服的老听众,于是就约他来面谈。从此,齐如山成为梅兰芳创作班子的一员。每编创一出新戏,常由齐如山来打提纲,然后集体讨论、反复修改。也即从这时候起,齐如山开始研究京剧,陆续写出了《京剧之变迁》《国剧身段谱》《皮黄音韵》等著作。

齐如山与梅兰芳的合作交往持续了二十年,到1932年梅兰芳迁居上海结束。影片《梅兰芳》中的邱如白,即以齐如山为原型。

洋溢胡同的洋楼与名人

洋溢胡同西口,曾有栋中西合璧的小洋楼,洋楼上还有座孤零零、鹤立鸡群的突出小楼,造型像是微缩的北京城钟楼。西边的东单公园解放前夕是飞机场,能起降一些小型飞机。解放军包围了北平城后,东单飞机场成为国民党进出北平城的唯一通道。北平地下党曾利用那座小楼,作为秘密监视东单飞机场的瞭望塔。小楼的下面是一栋中西合璧的青砖楼房,有罗马式建筑的拱券和石柱。后来得知,这组建筑是钟君赐的作品。

钟君赐曾留学日本,承建过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建筑工程。由于在这些工程中赚了钱,便在东单建了两栋楼房,一栋自住,一栋出租。洋溢胡同西口的这栋楼房建于1921年。那个鹤立鸡群的小楼是座水塔。1998年,这栋楼被拆掉了。

关于钟君赐,能找到的材料很少。现在的海淀实验中学东校区、原来的阜成路中学,是钟君赐1934年办的一所义学。为了避免后人将这块土地挪作他用,特立碑铭志,这使人们记住了钟君赐这个名字。

洋溢胡同还曾居住过一对艺术家:雕塑家王临乙、王合内夫妇。他们所住院子的门牌号笔者没有找到。当年站在报社大楼北边的窗户前,可以居高临下看到他们的小院,和院子里那些小动物雕塑。有时候,还可以在胡同里见到身材高瘦、一头银发的王合内。

王临乙1908年生于上海,人民英雄纪念碑《五卅运动》浮雕的主创者;王合内原名Renée Yunne-Nikel,生于1912年,是法国人。王临乙到法国留学,是他的恩师徐悲鸿为他争取到的机会。在巴黎,他遇到了Renée Yunne-Nikel,他们恋爱了。Nikel父母提出:要等王临乙找到工作,他们两人才可以结婚。王临乙回国后,在徐悲鸿举荐下,拿到了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雕塑科教授的聘书,他立即返回巴黎去找他心爱的女孩。1937年,两人在法国举行了简单的婚礼。从此,法国女孩Renée Yunne-Nikel改名为王合内。

婚后两人回到了中国。不久,卢沟桥事变爆发,兵荒马乱,夫妇俩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抗战结束后,王临乙应徐悲鸿之邀出任国立北平艺专雕塑科教授兼主任。1946年,王临乙夫妇在洋溢胡同的这个小院子里安了家。在这里,他们一直生活了48年,直到1994年搬进煤渣胡同中央美院的新宿舍。王临乙、王合内两位雕塑家在中央美院执教几十年,留下了不少优秀作品。

洋溢胡同不仅有离别,也有欢爱。在李滨声的文字里,介绍了洋溢胡同的一家小饭铺:“益康食堂”。抄在这里——

“洋溢胡同中间路南有一倒座小院,门前没有任何标识,只有进屋才能看到墙上挂的一玻璃镜框内那张未经装裱的宣纸上写着‘益康食堂’四个大字,属名白石。这是一家四川风味的饭馆,一共只有四五张小桌。来的都是常客,常能见到张正宇、张光宇两位先生以及川籍诸多名士。

“我至今记忆犹新的是在洋溢胡同益康食堂参加的一场婚礼——著名漫画家王复羊与女画家崔振国结婚就是在那里办的喜事。记得是那年九十月份,梁沙军、从维熙、刘波泳等八个人各出一元钱,联手包办了这场精简节约的婚礼,为革命伴侣献上美好的祝愿。”

俱往矣。老房子拆掉了,建起了大高楼,只有那些往事还留在人们的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