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哲学评价的前提性反思
儿童哲学自创立以来,便被一种“焦虑”情绪所笼罩。
2022-04-01
-
《中国轨道号》:科幻小说中蕴含的教育意味
不久前,吴岩的科幻小说《中国轨道号》(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荣获第十一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2022-03-31
-
一场超越时空的寻宝漫旅
儿童文学研究专家王泉根对儿童文学做学科架设的时候把儿童读物分为六个门类:儿童启蒙读物、思政教育读物、科普读物、人文历史知识读物、儿童图画书和文学读物。
2022-03-31
-
《山里的影子醒了》:一场追寻灵魂与重塑自我的旅行
阅读冯与蓝的幻想小说新作《山里的影子醒了》(浙江文艺出版社),不由得想起安徒生的童话《影子》带给我的心灵震动。
2022-03-31
-
“在写作中,我回到了童年”
《乌兰牧骑的孩子》 鲍尔吉·原野 著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我喜欢蒙古族作家鲍尔吉·原野的诗歌、散文和小说已有几十年,而阅读体验一直比较奇特,且因奇特而诱人。
2022-03-31
-
匡鸿羽告诉我们
作者:匡鸿羽 著 姜雨琦 绘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01月 打开这本诗集,小诗人匡鸿羽便向我们走来,微笑着与我们交谈。
2022-03-30
-
《马兰的孩子》让我激情澎湃
《马兰的孩子》孟奇、杨飞著/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21年6月版/32.00元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进入导演孟奇的剧组,参与一部影视剧的特效分镜绘制,这部影视剧讲述了马兰基地的故事,使我了解到有关“马兰基地”的资料素材。
2022-03-30
-
童年:一个需不断言说的对象
《童年的价值》严开宏著/福建教育出版社2021年7月版/59.00元 有一阵子,我阅读莎士比亚的传记,注意到这么一段话,大意是:莎士比亚那个时代,人们不认为儿童有什么特殊性;儿童也不是特别需要怜爱的对象,不需要把感情过多地用在孩子身上。
2022-03-30
-
冬日焰火绽放出希望的真理
《冬日焰火》是我的首部长篇小说,也是我的一部自传体小说。
2022-03-29
-
“我写作,是有话要诉说,有感情要抒发”
采访者:黄颖曌(青年儿童文学作家)受访者:施雁冰(儿童文学作家、编辑家) 施雁冰 去拜访施雁冰老师那天,正值上海的初冬,这是一年里最短暂而珍贵的黄金季节,天气将冷未冷,阳光柔暖和煦,照在人身上像一个温情的拥抱。
2022-03-29
-
《迷路的小孩》从“迷路”到“幸运”,探索虚构类图画书的多重可能
《迷路的小孩》讲述一个异想天开的小女孩独自踏上一段探索未知旅程的故事,一路上她得到很多人关爱,直到开始想家,她体会到自己是幸福和幸运的。
2022-03-28
-
“少年读山海经” 强化“少年读”品牌生命力
青岛出版社“少年读”品牌自2015年诞生以来,享有较高的口碑,成为具有较强生命力和重要地位的童书品牌。
2022-03-28
-
从儿童本位出发,讲述他们身边的故事
《地球上的星星》这部电影中,有两句我很喜欢的台词:“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总有一天,他们会走出自己的路。
2022-03-28
-
《被委屈的汉字》热销15万册 知识性趣味性科普性碰撞火花
辗转多年的选题,几小时敲定。
2022-03-28
-
一样的童年,不一样的真相
“中二”,也称“中二病”,是一个来自日本的网络流行语,泛指一种自我认知心态,形容一些经常自以为是地活在自己世界、做出自我满足的特别言行,或赋予自己一些自认为帅气的特性但同时稚气未脱的人。
-
众里寻“鲸”千百度
西班牙图画书作家曼努埃尔·马索尔的《亚哈与白鲸》是一部关于痴迷与寻找的作品,也是一部戏仿赫尔曼·麦尔维尔《白鲸》的图画书。
2022-03-25
-
儿童文学的价值与发展方向
近十年,儿童文学发展迅速,进入了快车道。
关键词:  儿童文学2022-03-25
-
所有的“美好”都有一个美好的去处
《平安小猪》是从儿童愿望视角讲述的一个“失而复得”的故事。
2022-03-24
-
“不切题”之“切题”
梅杰兄来信,嘱我为他即将完成的新著《重写中国儿童文学史纲要》作序。
2022-03-24
-
《中国轨道号》:科幻小说中蕴含的教育意味
不久前,吴岩的科幻小说《中国轨道号》(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荣获第十一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