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炜《橘颂》:走向生命高地的歌吟
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作家张炜的新作《橘颂》,通过对现实与历史进行诗意化与哲思性的凝视、聆听、对话与怀想,不仅包蕴了丰盈的人文关怀,容纳了自然、社会、历史、文化、人生等多重旨意,从而展现出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和精神家园建构的积极努力,奉献了一部别开生面的儿童文学作品,也为当代人歌吟了诗性芬芳的“归去来兮辞”,引领读者走向生命的高地。
2023-07-10
-
张开童话的眼睛看“牛粪”
在荒诞不经中渗透哲学与人性的思考 周益民:近期,陈诗哥出版了“牛粪书”系列,仍是创世母题,只是,这回的万物之源竟是“牛粪大爆炸”。
2023-07-10
-
现实主义如何在儿童文学创作中“落地生根”
渲染苦情、专注不幸制约了艺术探索的多样性,而现实主义也绝不是对现实的同质化表达。
2023-07-10
-
儿童文学的内在规约与美学特质
一、由创作跨界溯儿童文学之“界” 在中国文学的当代视野中,“儿童文学”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学门类走向现代意义的“自觉”并取得命名,仅有百余年。
2023-07-09
-
《哈尼卡之眼》——“达斡尔姿态”:心灵与土地血脉相融
达斡尔族作家昳岚的长篇儿童小说《哈尼卡之眼》展现出一幅生动丰富的民族图志,达斡尔族少女塔莉雅与小伙伴们在夜里听说书先生讲故事,传唱古歌扎恩达勒,跳着原生态舞蹈鲁日格勒。
2023-07-07
-
拒绝做“空心小孩”
每个孩子都不是完美的。
2023-07-07
-
张国龙《瓦屋山桑》:少年在老林乡村的瓦屋和山桑间成长
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无论是幻想性叙事还是现实主义叙事,都能够提供感动和抚慰人心的精神力量,以及揭示真相、激荡人们头脑的认知因素。
2023-07-07
-
陈善壎作品集《痛饮流年》:无论星光还是烛光
我孤陋寡闻,非常迟的时候才读到陈善壎老师的文章。
2023-07-04
-
抒写自然,点亮童心
如果说文学是滋养孩子心灵的沃土,那么童话就是流经的清泉。
2023-07-03
-
为少年儿童展开“一带一路”画卷:用智慧激活记忆
1877年,德国学者李希霍芬提出“丝绸之路”概念。
2023-06-29
-
《重写中国儿童文学史(纲要)》:个人写史的客观与温度
2019年,梅杰在《为重写中国儿童文学史做准备——“中国儿童文学大视野丛书”漫谈》一文中发出了“重写中国儿童文学史”的号召。
2023-06-28
-
是情书,也是家书
品读儿童诗集《想变成一棵树》,如同走进金波先生营造的一座美妙、神奇、广袤的“森林”里。
2023-06-27
-
《在世界的拐角守望你》: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承诺
狗是我们与天堂的联结。
2023-06-27
-
把中国文化的种子种进孩子们的心田
尽管引进版绘本在促进国内绘本发展、启蒙中国孩童美学等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但其中所建构的生活场景、文化身份,都带有不同国家民族的鲜明特色,对我们的孩子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显然也是不容忽略的。
2023-06-26
-
鲁兵的意义和贡献
自觉意义上的中国儿童文学始于五四时期,迄今百年时间。
2023-06-25
-
儿童文学幼稚?或许打开方式不对
暑假是阅读儿童文学的好时机,但儿童文学如何读,却大有讲究。
2023-06-23
-
金波《想变成一棵树》:是情书,也是家书
品读儿童诗集《想变成一棵树》,如同走进金波先生营造的一座美妙、神奇、广袤的“森林”里。
关键词:  金波2023-06-21
-
儿童文学的内在规约与美学特质
一、由创作跨界溯儿童文学之“界” 在中国文学的当代视野中,“儿童文学”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学门类走向现代意义的“自觉”并取得命名,仅有百余年。
2023-06-19
-
2021—2022少儿科幻文学年度观察
人类文明行至当代,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深度融入了儿童的日常生活,并构成他们生活本身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技术也呈现出与这一代儿童最为亲近的心灵距离。
2023-06-17
-
新时代儿童文学——扎根现实,眺望未来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
2023-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