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凝视”之姿写出“当代性”
“新作家专号”有九篇小说作品,作者来自天南海北,题材、主旨、形式和时代精神状况也是多元的。
2024-12-22
-
青年如何书写——读《十月》小说新干线·“〇〇”左右栏目有感
“小说新干线”历久弥新,可以说是《十月》培育文学新锐的一个品牌栏目。
2024-12-19
-
近五年湖南青年文学观察:用青春致敬新时代
2019年10月,湖南省召开第七次青年作家创作会议,时任湖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的张宏森同志出席会议并对青年作家提出了殷切希望。
2024-12-17
-
2024中国文学盘点:创获丰富多样 景象令人欣喜
即使是平凡的一年,也是不该被忘却的,因为有太多的重要作品伴随作家们的辛勤劳作带着墨香走进书店,走向网络,走向我们的书桌。
2024-12-12
-
以青年力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
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再到元明清时期的戏曲、小说,中国文学史就是一部各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
2024-12-06
-
让“内世界”可视可感
众声喧哗的当下,对“内世界”的探索既成为日益普遍的精神需求,也蕴含着回归文学本体的选择。
2024-12-04
-
重新建构内心的“坚信”
市场经济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人类活动的效率和生产力,也不断迭代着世界的多元性与繁复性,当今,我们都处在罗萨所说的“加速社会”中。
2024-11-27
-
“适闻有客金陵至,见说江南风景异”
作为中国文学的重镇,当代江苏文学一向新人辈出,且不乏引领潮流的弄潮儿。
2024-11-20
-
情感、现实与小说的异质——江苏省电力作协青年作家作品读札
早在1980年代就开始文学创作的作家王啸峰,由于创作成绩的突出,既是中国电力作家协会的副主席,也是江苏省电力作协的主席。
2024-11-17
-
从“城乡交叉地带”到“城乡共同体”
内容提要:1980年代以来城乡区隔逐渐松动,作家们纷纷将目光投向“城乡交叉地带”或“城乡结合部”。
2024-11-12
-
文学与时代的交响——新时代中篇小说观察
新时代的中篇小说的题材、表现方法以及思想情感等,既与过去本土的文学经验和传统有密切关系,也吸收了西方优秀的文学经验。
2024-11-11
-
多向掘进与“新质”的提升——2023年湖北文学理论、评论综述
2023年湖北文学批评出现了一些可喜的现象,诸多方面有新的突破。
2024-11-08
-
努力挖掘并讲好湖北故事——2023年湖北报告文学综述
2023年,是疫后经济复苏的一年,也是人们重建日常生活的一年。
2024-11-07
-
以多元化的艺术探索抵达生活的真实——2023年湖北散文创作综述
回望过去的一年,自媒体平台所催生的全民写作和碎片化阅读情况依然如故,短视频行业如火如荼,人工智能写作软件以惊人的速度迭代升级,这一切都给全体文学创作者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冲击。
2024-11-06
-
描摹时代内外的肌理
在《人民文学》《当代》《十月》《青年文学》《北京文学》《中国作家》新刊中,王树增、迟子建、徐小斌、梁鸿鹰、鲍尔吉·原野等作家带来全新作品,观照时代和生活中的变化与平衡,擦亮记忆和情感的光泽,也呈现出都市之外的广袤天地。
2024-10-30
-
继往开来,探索新时代民族文学发展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华文化认同超越地域乡土、血缘世系、宗教信仰等,把内部差异极大的广土巨族整合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
2024-10-28
-
书写坚韧善良的前行者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文化基调,在文化的整体性中,蕴含着个人的生命体验和文化创造,它们如同镜子,映照出表象之下人们复杂的生存境遇和深厚的人文关怀。
2024-10-28
-
从以夷为师到融合创生
社会历史实践决定了文学的起伏 在马克思主义文论中,经常被人提及的一个问题是:艺术生产的发展与物质生产的发展存在着不平衡的现象。
2024-10-27
-
推动山乡巨变 奋力攀登高峰
60多年前,作家周立波先生在湖南省益阳市清溪村创作了家喻户晓的长篇小说《山乡巨变》。
2024-10-26
-
为时代和人民放歌
紧随日新月异的新时代,中国文学绘就出一幅绚烂多彩的新图景。
2024-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