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 张柠:城市的形与神及其书写传统

      内容摘要:城市是人为谋求良好生活而建造的场所,但它不能借助于高塔通向天堂,人类只能建造“无塔之城”这种世俗的城市。

    2020-05-16

  • 散文写作的易与难

      散文就像一个大口袋,很多类型的文字都可以往里面装,解读文化的、描写山水的、表达情感的、叙述事件的,甚至书信、笔记、悼词、碑文等也可称为散文。

    关键词:  散文结构内容语言2020-05-15

  • 当代文学的思想性问题

      刘复生:今天我们很高兴请来了四位当代重要的文艺批评家和学者,共同来聊聊当代的文艺状况。

    关键词:  当代文学思想小说创作2020-05-11

  • 创意写作问题三论

      一、有传统写作学为什么还需要一个创意写作学? 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创意写作学科在中国高校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从最初少数几个高校的尝试性引进,到近年数百所高校的齐头并进式共享共建,从当初的充满争议,到如今经基本形成共识并促成中国特色创意写作学科建设热潮,创意写作学科在高校正发挥着创意教育的排头兵作用,已经逐步成为大写作者创意创业教育的先锋。

    关键词:  创意写作资源文化2020-05-11

  • 何谓“东北”?何种“文艺”?何以“复兴”?

      内容提要:本文将双雪涛、班宇和郑执及近年来围绕他们的诸多讨论视 为一个事件,关注点主要不在他们的小说本身,而在于围绕他们展开的 种种言说——别人的和他们自己的。

    关键词:  双雪涛班宇郑执丛治辰2020-05-08

  • 短篇小说,类似于现实在梦中的模样

      01 阅读是写作的起跑线,同时也是写作的跑道 小说家的写作是从阅读开始的,因此阅读是小说家的起跑线。

    2020-05-07

  • 散文要经得起历史和时间之风的一再吹打

      散文比任何文体都庞杂,简直就是一盘大杂烩。

    关键词:  散文语言经验2020-05-06

  • 青年和文学接力的“活力”与“新生性”

      原标题:“活力”与“新生性”在持续证明着青年的价值,证明着国家现代化背景下文学接力的价值 导语 五四,不仅仅是一天。

    关键词:  青年作家五四2020-05-04

  • 当“新女性写作”遇到〇〇后读者

      编者按: 《十月》杂志2020年第2期推出了“新女性写作专辑”,专辑上线至今(从3月8日到5月4日),引起了读者的持续关注。

    2020-05-04

  • 张晶:作为中华美学精神生成基因的诗学元素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同志主持召开了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

    关键词:  中华美学张晶古代文论批评史2020-05-02

  • 黄发有:讲述城市里的多彩故事

      当代中国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城市的崛起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重大成就之一。

    关键词:  黄发有城市文学2020-05-02

  • 文学批评家也应有自己的“文学故土”

      2月5日,光明日报文学评论版刊发了李敬泽先生的文章《一种具有地方根基的文学批评——由〈龙江文学批评书系〉想到的》。

    关键词:  时代生活经验2020-04-29

  • 改革开放时代的年轻作家 如何给未来留下有共识的经典

      《北上》 徐则臣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雾行者》 路内著 上海三联书店 《譬若檐滴》 朱婧著 译林出版社 《细民盛宴》 张怡微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历史感、现实感的匮乏和经验的同质化,成为新一代作家面临的普遍质疑 不拘泥于“十”或者“五”年划分出一个代际,我更愿意把改革开放前后出生和成长的数代人称为改革开放时代的儿女们。

    关键词:  历史现实经验2020-04-29

  • 九十年代小说宏大叙事问题再反思

      “宏大叙事”终结,已成为解读90年代中国小说的“关键性常识”。

    关键词:  叙事性宏大2020-04-26

  • 刘芳坤:地域性、先锋性与异质写作

      主持语 在中国新文学史上,地方性书写不仅历史悠久、成绩显著,而且也备受文学研究者们的赞誉——似乎一个作家越是表现了独特的地域风情,那么他的创作也就越发地具有了文化根基。

    关键词:  地域先锋2020-04-26

  • 重新建立诗与人的联系

      我们今天重新面临五四的命题,也就是经过近百年的发展演变,我们的新诗传统实际上已经变成了一种高度秩序化的存在。

    关键词:  小冰AI秩序诗歌2020-04-24

  • 文学与直播

      现代技术从诞生之日起就与人文艺术进行着不断的搏斗,而“技术决定论”也在作家、艺术家中间引起过热烈的争论,新世纪第二个十年里种种翻新出奇的媒介技术对市场的占领也为文学艺术再次带来新的震荡。

    关键词:  文学直播青年作家2020-04-24

  • 在“流量”时代如何读书?

      作为一位以读书为业的职业“书生”,在当今数字化阅读环境下,似乎都不敢贸然谈读书了,老马不一定识途,职业老司机也会迷路,面对漫山遍野的资讯、知识,任何一位具有海量吞吐能力的读者,都只能是望洋兴叹!如今,展示在我们面前的是由多媒介承载、呈现的“书山”、“学海”,是信息、资讯、知识混搭的内容瀚海。

    关键词:  流量阅读2020-04-23

  • 大与小 急与缓 情与理

      不论是2003年的非典疫情、2008年的汶川地震还是今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作家都及时拿起手中的笔,面对重大社会现实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形成了大批围绕特定主题的作品。

    关键词:  主题内容情理2020-04-22

  • 文学中的麻风—1980年代先锋小说的形式与异托邦

      1986年,先锋文学有两篇经典性的小说出世,一篇是莫言发表在《人民文学》1986年第3期上的《红高粱》,一篇是马原发表在《收获》1986年第5期上的《虚构》,前者写到了麻风病患者,后者写的是麻风村,构成了“文学中的麻风”问题,值得特别讨论。

    关键词:  80年代文学麻风病马原莫言2020-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