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网络文学的种子 正播撒在世界的每个角落”
《道诡异仙》主题探险屋亮相新加坡环球影城 长长的队伍蜿蜒曲折,一眼望不到头,人人手中捧着一本厚厚的精装书,脸上满是兴奋与期待……这可不是哪位明星的见面会,而是一场网络作家签售会。
2025-10-15
-
“民间经典化”与“学院经典化”——也谈网络文学经典化问题
网络文学能否被经典化?如果不能,道理何在?假如可以,它又是如何被经典化的? 在我的观察中,“网络文学经典化”这一问题最早是由北京大学邵燕君教授及其网络文学研究团队提出的。
2025-10-12
-
从“系统”叙事看网络文学类型创新
“系统文”在当下网络文学创作中颇受瞩目,不仅推出一批受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而且也成为IP改编的重要类型。
2025-10-11
-
网络文学经典化是审美创新而非媒介阐释
经典化是要去芜存菁,是要总结历史、展望未来。
2025-10-10
-
网文出海,掀起“文化共创”潮流
参会嘉宾参观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未来科技城展馆。
2025-10-09
-
推动东北地域文化与网络文学融合发展
随着中国网络文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网络文学作品中带有鲜明的中华文化标签。
2025-09-30
-
探访中国网络作家村
浙江杭州高新区(滨江)白马湖畔,绿树掩映间,一幢幢外墙以数字标号的别墅错落有致,与湖光山色相映成趣。
2025-09-28
-
何常在《秘密关系》:悬疑之网与人性之镜
笔锋老辣的作家何常在于官场、商战题材之后的长篇小说《秘密关系》将墨刃转向对亲密关系的思考。
2025-09-24
-
她“只是要做自己的太阳”
《幸孕面线糊》,阳光彩虹小熹呱著,发表于起点中文网 随着网络文学类型化程度不断加深,题材和类型在故事中所占的分量越来越重,文学网站关于“男频”和“女频”作品分类无疑也加重了读者的“性别感”。
2025-09-23
-
《敦煌:千年飞天舞》:文化传承的理想追寻
近年来,以“敦煌”为核心的丝路文学创作蔚为大观,其中尤以历史题材居多,或回溯民族文化发展历程,或以丝路为背景铺陈传奇,大体仍属面向过去、回望历史的写作。
2025-09-22
-
欧阳友权《网络文学评价体系论》:构建网络文学评价理论的新标杆
摘要:欧阳友权教授的《网络文学评价体系论》,是我国第一部系统探讨网络文学评价体系与批评标准的学术专著,解决了网络文学长期以来的评价困境与标准焦虑,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2025-09-22
-
网络文学实体书出版,是门好生意吗?
网络文学实体书正成为出版领域新亮点 近年来,网络文学实体书的出版变得越发普遍。
2025-09-20
-
《东北地区网络文学发展报告》发布
《东北地区网络文学发展报告》近日在第二十届中国长春电影节上发布。
2025-09-19
-
构建生机勃勃、持续发展的网文IP生态
文学是诸多艺术样式的母体,与不同艺术门类、不同文化业态之间互相激发、双向赋能。
2025-09-19
-
网文“短篇化”突破“套路化”创作惯性
近年来,网络文学领域的创作风向正在发生显著转变,传统由长篇连载主导的内容格局,正快速向短篇叙事迁移。
2025-09-15
-
短篇网络文学正激发新的文学创造力
“短”不全然带来浮躁、碎片、单薄面向 短视频、微短剧、短篇网络文学,三个“短”的文艺样式与免费阅读一起,现今被称为“三短一免”,成为冲击传统网文格局的新兴组合。
2025-09-13
-
黎杨全 谭歆跃:“变”与“不变”:匪我思存创作的继承性突破与主流化演进
中国网络文学历经二十余载的发展,已形成了阶段化特征与独特的文学生产机制和美学体系,作为该领域具有坐标意义的作家,匪我思存的创作实践恰好构成了观察网络文学发展嬗变的典型样本。
2025-09-11
-
网络文学的“痛爽文”与微末人生书写——新大众文艺的游戏现实主义
新大众文艺一方面是对当前普通大众新生活经验的表达,如“外卖诗人”王计兵的诗歌,另一方面则是伴随想象力环境的改变,通过重设现实、卢多叙事(ludonarrative)和涌现叙事等方式,成为对“实在界真实”的寓言性表达。
2025-09-11
-
基于“书友经济”的大规模文学生产——中国网络文学的独特属性及其生产机制的建立
中国网络文学借互联网革命之机应运而生,经过三十年左右的高速成长,特别是十余年来在以英语世界为中心的世界范围广泛传播,成为举世瞩目的文化奇观。
2025-09-10
-
夏烈 王莹:匪我思存言情美学的范式革新及坐标重构
在中国当代文学图谱中,匪我思存属于典型的“网络原创通俗言情”作家,她被评论界与出版界归类为“晋江系”中情感叙事成熟度极高的代表人物之一,多家出版社将其作品标注为“中国原创爱情小说领军人物的代表作”“最具文学性的爱情小说作家”①,凸显其在网络文学、类型文学领域的标杆地位。
2025-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