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骨侠心安家国——评阎ZK的网文创作
随着Z世代的强势入场,网络文学正迈入“后类型化”时代。跨类型的解构叙事与萌化审美,逐渐成为Z世代网文的显著特征。然而,在形式创新臻于成熟之后,以阎ZK为代表的“95后”网络作家们逐渐将创作重心转向内容的深度挖掘。
2021年,阎ZK凭借悬疑志怪小说《镇妖博物馆》荣获阅文“十二天王”称号,次年顺利晋升“大神”。2025年7月,阅文集团公布原创文学新晋“白金大神”名单,阎ZK赫然在列。他的“封神”之路,不仅展示了Z世代新生力量的崛起,更是其独特思维方式在当下读者中广受欢迎的体现。网络文学不应仅仅停留于形式与审美的表层建构,而应深入挖掘思想内涵。从西方奇幻到东方玄幻,从类型化到后类型化,阎ZK以玄幻为骨、侠心为核,超脱个人主义叙事,昂扬自信地展示出Z世代对历史、国家与社会的思考,为新一代网络文学增添了新风采。
中国古典资源的复归
随着网络文学从古典时代迈入二次元时代,萌化和游戏化成为新特征。玄幻类网文多聚焦“凡人流”“家族流”等升级路径,强调游戏化成长带来的爽感体验。
阎ZK的首作《小游戏系统》便以“切水果”游戏为核心设定,讲述主角通过小游戏系统修炼剑术的故事。该作品以西方奇幻世界为主地图,不断切换异世界副本,但节奏不一,较为生硬。其中武侠副本着墨较多,语言优于主线情节,为其后续创作转向埋下伏笔。大四毕业时,阎ZK开始连载诸天无限题材作品《巡狩万界》,融合无限流、位面穿梭与超自然元素,与《小游戏系统》相比,更接近西方玄幻的类型写作,游戏性更强,获得两千多均订。
第三部网文《我的师父很多》后,阎ZK的创作逐渐类型化。该作颇有金庸武侠遗风,男女主设定酷似郭靖和黄蓉,语言流畅,朝堂与江湖交织,格局宏大。此后,阎ZK继续深耕东方玄幻体裁。幕后流作品《我在幕后调教大佬》以中国远古神话体系吸引一众读者,获得“万订”成绩,标志其作品开始系统吸纳中国古代神话资源。古典仙侠小说《我为长生仙》隐隐有魏晋修仙小说之风,诸如“玉枕头梦浮生”等情节富含典故与原型,语言飘逸,营造出幻梦般的东方美学氛围。
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在早期玄幻网文中多以“直接引用”方式出现,如《诛仙》《开山录》等作品中的异兽直接取材于《山海经》《博物志》,或以神话人物为主角,赋予其人性情感,如《曾许诺》《长相思》等。阎ZK则更进一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游戏化叙事深度融合,并嵌入中华民族发展的宏大叙事中。例如,《镇妖博物馆》以“卧虎腰牌”为线索,主角在与妖鬼神怪的纠缠中不断推动腰牌升级,形成游戏化的成长体验。作品非线性地讲述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通过神话与历史的重构,强化文化认同与集体记忆。新作《真君驾到》以唐代为背景,描绘安史之乱时期的社会百态,主角凭借神秘玉册修炼成“泰山真君”,守护百姓。
作为“95后”作家,阎ZK的创作经历了从游戏化到古典化、从西方玄幻到东方玄幻的转型。这一变化既体现了其个人才华的演进,也反映出古典文化对Z世代的深层感召。近年来,《黑神话:悟空》《江南百景图》等游戏的热销,亦表明Z世代在追求游戏化体验的同时,愈发迷恋中国古典美学。
侠义精神的延续
网络文学进入“后类型化”时代,表现为以跨类、兼类、反类等叙事策略的融合与反叛。这一进程同样适用于阎ZK的创作之路。
阎ZK的早期创作尚未完全类型化,处于探索阶段。到中期,《我的师父很多》《我为长生仙》两部作品不仅深得类型文学的精髓,更确立了成熟的创作典范。此后,阎ZK的创作逐渐转向后类型化,《镇妖博物馆》以悬疑为主,兼具志怪、历史等其他类型。《太平令》以高武玄幻与争霸并重,内核却具有反类型的特征。玄幻叙事多强调出世修行、个体超脱,聚焦个人境界的提升,争霸文则以入世建功、建立王朝为核心目标。阎ZK将两者结合,实际上解构了玄幻修行的传统模式。
学界对后类型化的研究,主要聚焦其对叙事体验的拓展和创新。阎ZK的后类型化写作不只为叙事的创新,更是为了传承侠义精神,安放家国情怀。玄幻小说从武侠小说脱胎,保存了宗门比拼等情节,却忽视了武侠小说中“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义精神。“凡人流”“咸鱼流”等玄幻小说干脆以“苟住”为核心生存策略,主角专注自我的隐匿成长与稳健发展,体现出谨慎利己的叙事倾向。阎ZK则进一步追问:个体力量的增强,对他人、社会与国家意味着何种责任与影响?他的答案是,个体的变强是为了惩恶扬善,追求天下太平。
从《我的师父很多》到《镇妖博物馆》,从《太平令》到《真君驾到》,阎ZK的8部小说皆为玄幻小说。无论题材如何变化,其主旨始终是侠义精神的延续。侠义精神起源自汉代,游侠儿秉持以武犯禁的原则,在法律无法惩恶之时,通过武力实现道德的判决。阎ZK的小说主角颇具汉代游侠儿的风采,推崇以武止戈。但游侠只能救眼前人,解决眼前事,金庸的武侠小说拓展了侠义精神的内涵,“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是侠义精神与家国情怀的完美结合。
阎ZK深受金庸影响,无论是架空的玄幻世界,还是有史可依的玄幻世界,他始终不忘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镇妖博物馆》中的山君与主角作对,却也强调中华民族的整体观。《太平令》主角争霸的目的是改变士族门阀制度,救天下人。《真君驾到》则力在改变饿殍遍野、菜人以食的社会现象。
如果说猫腻是“80后”网络作家中“以爽感写情怀”的代表,那么阎ZK则是Z世代网络作家中“以杀气写侠心”的代表。前者心存仁心,不忍见百姓流离。后者心存侠心,不怕杀千万恶人,文风更加锋芒毕露。其笔下角色不仅具备超凡能力,更兼具济世安民的侠肝义胆与舍我其谁的责任意识,具有鲜明的主人翁意识。此种侠义精神烛照全文,铸就了远超一般玄幻小说的宏大格局与深刻主题。
Z世代的家国想象
用萌元素解构宏大叙事,是Z世代网文的特征之一。但事实上,Z世代群体不仅擅长于萌元素的拼贴,其内里更蕴藏着不容小觑的锐利锋芒。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强,Z世代的家国想象逐渐从萌化转向霸气化。阎ZK的网文以玄幻故事为主线,或通过历史故事的再现,梳理中华文明几千年的精神传承,或通过主角政治理想的抒发,表达对“华夏大一统”的渴望和对中华文明的高度认同。老虎的象征和二虎争霸的境遇,是阎ZK网文中反复出现的设定。《镇妖博物馆》主角卫渊传承卧虎腰牌、寻找千年记忆的过程,如同中华民族的隐喻。《太平令》以兵家思想为器,践行仁义王道,虽为虚构,却隐含着逐鹿中原的历史原型和统一天下的豪情壮志。此前民间多将“龙”视为中华正统,争霸文中主角的异象多与龙有关,暗示其争霸的正当性。白虎虽为天之四灵之一,但大多肩负着辅佐职能,为将不为帝。阎ZK让主角先后具备四灵法相,并着重描述“白虎”法相的重要性,意在突出“白虎”执兵驱邪的功能。
“兔子”和“老虎”形象的选择,与国际政治环境的变化和Z世代群体的家国情感相关。2011年恰逢兔年,温和、聪明、机敏的“兔子”便被用于指代中国。以萌态可掬的兔子为代表的文化符号,与Z世代建立了强烈的情感共情,更有效地激发了年轻群体的守护欲,一种“养成式”的家国热爱油然而生。“兔子”代表了向内的、现代的、网生代的民族自我认知。
为什么不沿用“龙”作为主角的象征,而是用“老虎”的意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老虎代表勇气、权力和力量。阎ZK对老虎意象的使用,意在强调驱逐邪恶、以武力守护正义的强军思想,暗示军事实力的强大是国家兴盛的依据。“兔子”是对国家形象的传统认知,“老虎”表明Z世代守卫家国的决心,愿化身为白虎,以个人之力守护家国。从“兔子”到“老虎”,是从萌化到霸气化的过程,Z世代的爱国之心愈显澎湃。
阎ZK的网文创作,再次证明了日本学者东浩纪所言的“宏大叙事的消解”并不适用于中国。Z世代群体同样对历史、社会和国家有着深刻的思考,反映出青年群体的家国想象。在复杂的现实语境中,阎ZK的作品不断提醒我们:真正的强大,不仅在于个体的跃升,更在于以这份力量守护弱者、照亮家国。
(作者系上海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