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布传统与艺术”:布上的美好大西南
隆林壮族三角刺绣拼布被面 广西民族博物馆供图 云南文山州苗族拼花背被 天然颜料染成的土布,用贴布、贴花、刺绣等工艺缝制成纹样,经由巧手制成……一块块工序繁复、色彩明丽、工艺精美的拼布,既展现了西南少数民族妇女的勤劳智慧,也传递了浓浓的民族信仰和文化情怀。
2018-07-31
-
不出北京看世界,趣展连连看不停
美术馆刷出科技馆感觉 红砖美术馆的视觉艺术家奥拉维尔·埃利亚松(Olafur Eliasson)个展8月12日就撤展了,许多妈妈打卡后都反馈说孩子喜欢的不得了,大概装置艺术跟孩子天生比较契合,是靠口碑走红的展。
2018-07-30
-
“白马照夜明·青山无古今”画展开幕
7月22日,由北京市作协、中国美协民族美术艺委会共同主办的“白马照夜明·青山无古今——兴安水墨艺术展”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开幕。
2018-07-30
-
宋庄美术馆重新开放办首展
时隔一年多,宋庄美术馆重新开放展览,首展“湖南:当代艺术出版索引1985—2017”与“李路明:艺术时间2005—2017”27日起向公众开放。
2018-07-29
-
解开古蜀文明的密码
三星堆出土的戴金面具辫发青铜人头像 壹.三星惊现——古蜀文明的高峰 过去,关于中华文明的起源只讲黄河流域由龙山时代到夏商,20世纪70年代扩展到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到夏家店下层,长江中下游由良渚文化、屈家岭文化扩展到吴越、荆楚等。
2018-07-28
-
兴安水墨艺术展京城亮相
《天马行空》之二(水墨,68x138cm,2018年) 《黄色系列》之一(水墨,40x40cm,2018年) 7月22日,“白马照夜明·青山无古今——兴安水墨艺术展”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开展。
2018-07-27
-
与周恩来总理“相遇”
总理和画家(中国画) 张金辉 “至今,周总理的精神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时代意义,相关主题性的美术作品在选题上应更为谨慎、更有针对性,并努力提高艺术水准。
2018-07-27
-
“心生”:青年艺术家身份的重新定义
绽放(装置) 宋亮 近日,由可以美术馆与朝阳大悦城联合举办的“心生——中国高校毕业季公共艺术联展” ,在北京市朝阳大悦城举行,本次展览的作品涉及雕塑、装置、多媒体等不同类型的艺术形态,突破架上绘画的单一形式。
2018-07-27
-
吴声和:靠本性作画
青青草池独听蛙(油画) 吴声和 “他是个靠本性和神性作画的人。
2018-07-27
-
齐白石“论”旅行的意义
自临《借山图册》之竹霞洞(纸本设色)齐白石 中国艺术研究院藏 “齐白石70岁时曾说要‘息肩’ ,如今他158岁了,还在忙。
2018-07-27
-
“清平福来”:午门上的齐白石
《出居声响》 《和平图》 《要知天道酬勤》 《老萍手段》 《接木移花手段》 《悔乌堂》 《清平福来》 展览:清平福来——齐白石艺术特展 时间:午门展厅(持续到8月12日)、西雁翅楼展厅(持续到10月8日) 地点:故宫博物院 2018年7月18日,齐白石登上了故宫“制高点”午门,遥望不远处文华殿中老师吴昌硕的个展,感慨万分。
2018-07-27
-
用一支铅笔描绘出一个想象的世界
《你的名字。
2018-07-27
-
“用翰墨丹青追思周恩来总理”
参展作品《永远的怀念》 ,作者 白莲、张永乾,2017年。
2018-07-26
-
来见你从未见过的“齐白石”
1902年作品《浅绛山水轴》,天津博物馆藏。
2018-07-26
-
国家典籍博物馆开展“纪念周恩来诞辰120周年美术作品巡展”
赵雅丹摄 光明图片 7月24日,北京,“纪念周恩来诞辰120周年美术作品巡展”正在国家典籍博物馆开展正在国家典籍博物馆开展。
2018-07-26
-
融汇金砖之美
南非艺术家安迪勒·迪尔温创作的《诺齐瓶》陶器。
2018-07-26
-
一带一路中国工艺美术作品展在蒙古国举行
“一带一路”中国工艺美术作品展之“丽水三宝”走进蒙古国活动25日在乌兰巴托中国文化中心举行,来自浙江省的27位工艺美术大师创作的龙泉青瓷、龙泉宝剑、青田石雕等32件艺术精品在此间展出。
2018-07-26
-
中国艺术作品搬进线上艺术馆
手机操作系统意味着什么?在技术人员眼中,这是需要不断研发的技术活;在消费者眼中,这或许是购买手机时的考虑因素;而在智能手机用户系统提供商麒麟合盛(APUS)创始人兼CEO李涛眼里,这是一个很好的渠道:在全球积累用户,然后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
2018-07-25
-
李谦书法作品展亮相京城
7月21日,由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常熟市政协、常熟市文联共同主办的“寻觅霞光——李谦书法作品展”在北京荣宝斋大厦开幕。
2018-07-25
-
百廉书画展在京举行
笔墨书廉洁,丹青扬清风。
2018-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