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根拾不起的鸡毛究竟是什么
发表于1991年的中篇小说《一地鸡毛》被认为是20世纪80、90年代新写实主义的代表作之一,同时期还有黄建新的《背靠背,脸对脸》等一系列电影作品。
2025-11-07
-
生命的和鸣
昆剧《瞿秋白》剧照。
2025-11-06
-
曲艺剧:传统曲艺在当代的创新表达
近年来,“曲艺剧”逐渐进入大众视野,作品数量和曲种含纳都呈现增长趋势。
2025-11-06
-
儿童需要真心贴心之作
当前中国艺术界专为低龄段儿童创作并受到他们喜爱的作品还不算多。
2025-11-05
-
循着童心之路,向“审美本位”回归
儿童音乐诗剧《和风一起散步》剧照 在娱乐与教育形态多元的当下,儿童戏剧不同于屏幕媒介的单向传播,而是以“在场性”构建起独特鲜活的艺术场域——孩子们在剧场中与角色共情、与故事对话、与演员交流、与同伴合作,在沉浸式体验中理解真善美的内涵,在想象力的碰撞中培育审美感知力。
2025-11-05
-
《繁花》落幕,上海最难得是“静雅”
寒意初降上海的周末,舞台剧《繁花》终季上演,自2018年《繁花》第一季首演,这场持续7年的“花季”至此告一段落。
2025-11-04
-
昆剧《妇好传奇》:以600年昆韵重塑3000年殷商巾帼
当600年昆曲的水磨调遇上3000年殷商的青铜纹,北方昆曲剧院新创昆剧《妇好传奇》以“文明对话”的宏大立意,将甲骨文记载的中国女将军形象从历史尘埃中唤醒,在当代舞台上焕发新生。
2025-11-04
-
音乐剧《倒数时刻》:“而立未立”,如何向梦想突围?
三十而立,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30岁都被看作一个人生命中的重要节点,可当30岁生日的倒计时“嘀嗒”“嘀嗒”地迫近,一个一事无成的普通人,该如何面对梦想、爱情与现实的困境?近日,英文原版音乐剧《倒数时刻》在天桥剧场上演,演绎大多数普通人都要面临的年龄焦虑。
2025-11-04
-
《仲夏夜之梦》:走入森林,走入仲夏夜的镜与梦
继2014年的《麦克白》和2024年的《海鸥》之后,在今年的北京人艺国际戏剧邀请展上,格鲁吉亚导演大卫·多亚什维利为中国观众带来了一出崭新的《仲夏夜之梦》。
2025-11-03
-
乌镇有戏,“热”在何处
10月的乌镇,橹声欸乃,戏韵流长。
2025-11-02
-
陕西人艺赴沪驻演:探寻文学与戏剧的共生之道
编者按 秦风浩荡。
2025-10-30
-
忠实内核 探索形式
话剧《北上》剧照 《北上》这部话剧成功实现了长篇小说的文学语言思维向舞台话剧思维的转换,这是中华民族以审美方式把握世界的两种重要文艺形式的思维转换的学术课题。
2025-10-30
-
中国歌剧创作的三个趋势
歌剧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善于抒情,具有崇高、宏大、深刻的美学特质,是最能表达时代精神面貌的艺术形式之一。
2025-10-29
-
话剧《下场》:以“下场”之悟解“上场”之困
两件静默的戏服在《万火关》中等待了百年,如今化作一对血肉饱满的父子,在《下场》的舞台上迎接一场关于艺术与生命的终极对话。
2025-10-28
-
让戏剧“流淌”在水乡的每一个角落
10月26日,2025年第十二届乌镇戏剧节在浙江乌镇闭幕。
2025-10-28
-
卓别林这个名字还重要吗
马甲变成兽头,衣帽架组装成巨龙,活人走进画里,淘气的女飞贼一秒换装……这个周末,法国惊天魔盗奇境剧场的《钟声与魔咒》在上海YOUNG剧场演出三场,每一次钟声响起,灯光明暗交替之间,摆满物件的舞台成为短暂脱离现实、万物有灵的奇幻天地。
2025-10-27
-
深度合作打开互联互通新格局
当下,国内戏剧创作的重心集中在核心城市,如北京、上海、杭州、成都等。
2025-10-27
-
夯实戏剧的文学根基
粤港澳大湾区不仅是一个经济概念,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2025-10-27
-
因差异而丰富,因对话而精彩
音乐剧《大状王》剧照 夏 冬 摄 近年来,内地与港澳的戏剧交流日益频繁活跃,香港、澳门的优质戏剧作品不断北上巡演,北京、上海等地的精品演出亦频频南下亮相,南北呼应、双向奔赴的常态化互动,已成为区域戏剧发展的鲜明态势。
2025-10-27
-
戏曲音乐:聆听韵味悠长的中国式浪漫声音
梅兰芳在北京护国寺寓所指导梅葆玖吊嗓,王少卿操琴 在我看来,戏曲以“戏”为形,以“曲”为魂,首先是“听”的艺术。
2025-1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