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作品 >> 纪实 >> 正文

《普洱之路》(65)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4月08日15:21 来源:中国作家网 鹏鸣

  我们来到芒埂。芒埂村寨组团由芒埂一个社组成,傣族聚居地。有傣家村寨、萨迪寺、萨迪井、金水塘、蚂蚁堆、景迈香坊、牵手福等景点。这里景迈香坊文化旅游为主的旅游观光型村寨。

  萨迪井传说是:相传景迈山的傣族,是因景迈山曾经有白象而搬迁来的。白象是傣族的吉祥物,因而景迈山也叫白象山。

  人们定居下来后,先是分出了勐本、班改和糯干三个寨子,随后芒埂寨子又从勐本寨子中分了出来。

  芒埂寨子刚从勐本寨子分出来建寨时,由于经历三次搬迁,村民们不服水土,纷纷染病。

  这时,寨子里来了一位过路的佛爷,他告诉村民们,他们染病是因为人搬出来而佛没有搬来之故,必须在寨中建一座佛寺,人们的病才会好。

  佛寺建好后村民们的病还是不见好,人们就去问佛爷,佛爷回答说:水是万本之源,佛是万灵之祖。水生气,气养地,地养万物。傣族本来是喜水而居的,水边的傣族来到山里变成山地傣族,没有了水自然病不肯离去。

  佛爷净身拜佛后,手持金禅杖,从佛寺向东走了百步,在一棵榕树前站住,朝榕树拜了三拜,然后将手中的金禅杖向榕树下用力一戳,等他拔出金禅杖的时候,一股泉水便从榕树下冒了出来,在榕树下形成了一眼水井。

  人们就尊称那位佛爷为“萨迪”,意为神佛。称水井为“萨迪井”,意为神佛井。

  我们来到勐本。勐本村寨组团由勐本一个社组成,傣族聚居地。有傣族村寨、金塔、千手观音、三棵树、景迈印象等景点,是景迈山的旅游村,是以发展村寨佛教文化旅游为主的旅游观光型村寨。

  在进入景迈勐本村的路旁的三棵古榕树,是三个老人的故事,是三个民族的种茶历史,是三个民族和睦团结的象征。相传就在歃血为盟的时代,傣族和布朗族曾经发生过纠纷,两族为了茶山上一块不起眼的土地产生了矛盾,还发生了械斗。

  原本像两兄弟一样亲密的傣族和布朗族,变得势不两立。茶山上不再有共同采茶的场面,田地里不再有相互帮忙的情景,路过村寨不再有串门的人,红白喜事不再有请柬和吊唁。

  当时的景迈和芒景,由于两族的矛盾纠纷,有灵性的古茶树不再开花结果,百鸟泉里不再有小鸟啼鸣,蜂神树上不再有蜜蜂来筑巢,萨迪井和金水塘的水干了,公主泉旁的石蛙不再鸣叫。仿佛景迈、芒景山的天都矮了一截,南朗河的水都变得浑浊不堪。

  傣族和布朗族的头人看到这些情景,心里无比的忧虑。经过再三思考,两族的头人就请最有威望的拉祜族头人出面调解。

  拉祜族头人对他俩说:只有一只翅膀的鸟是飞不起来的,两只翅膀的鸟才能飞起来:一对碗筷只有一半,另一半也用不成。你们是山中的鸟,你们是家中的碗筷,怎么能分开?

  在拉祜族头人的调解下,傣族和布朗族头人明白了道理,于是,他们便歃血为盟,结拜兄弟,发誓要永结同心。

  为了让后人记住这段历史,三个头人种下了三棵榕树,作为永结同心的见证,并流传下了这动人的千年故事。

  著名学者余秋雨,来到云南省特色旅游村芒景村后,如此感叹“普洱像童话一样美丽。来到普洱之前,我没想到这里的茶园会如此壮观,如此震撼,如此悠久。让我感受到对整个自然、整个生命及整个人类文化的敬畏。”

  中国环保形象大使、著名节目主持人敬一丹,在芒景村与布朗族村民一起发布《景迈山宣言》,宣誓保护景迈山的一草一木、空气、水、古茶园和民族文化。

  (三)国门在这里耸立

  在滇南江城,流传着一个动人的传说:

  很久以前,天地混沌时,有金鸡唤来光明,龙马带雨泽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金鸡龙马见迁居这儿的男女以丢包为介传媒联亲,便各自化身男女参与其中。

  你丢我往之间,金鸡龙马情窦开放,相爱百般……

  天帝知晓二神相爱已违天意,便派众神前来捉拿,却不敌金鸡龙马。天帝使出一计,不让金鸡唤出阳光,不使龙马带雨泽民。

  瞬时,天地布满黑尘,大地干裂,生存在这儿的人面临灭顶之灾,哭喊之声响彻云霄。相持数日,天帝唤话“金鸡龙马不分,人间永无光雨”。

  金鸡龙马深知再抗天帝,只会殃及人类,竟然决定分离。那日,龙马一头扎入江中,扬起波澜万丈,铺去天空尘灰。金鸡飞身天空,只见金光射穿其体,一声长鸣回荡天际。

  人们相信这个故事是真的,他们把龙马所跳的江称龙马江,山为龙马山,寨子为龙马寨,人为龙马人。他们把这种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的精神演化为了——江城精神。

  胡良波同志,中等身材、红脸膛、大脑门,处处给人以公正仁和的印象。我们经李小平市长介绍,来江城采访,受到这位县委书记的热烈欢迎。

  一进江城,就可见到一个天大的丢包——它通天惯地,是有数十丈高大,恐怕是世界上最大的丢包了。

  我们看见:

  ——龙马江向前延伸,一路奔腾北上,与阿墨江融汇更名李仙江,朝东咆哮而去了,经傣族寨子土卡河流入越南。

  曼老江的悠然尤如蛟龙飞腾,蜿蜒转折,注入湄公河。三江的切割,似天公的鬼斧神刀,把江城雕琢成了一只顽强前行的巨龟,这便是江城的形状。

  以江为名的江城,与越南、老挝接壤,故也称一城连三国的地方:这里居住着哈尼族、彝族、傣族、瑶族、拉祜族、苗族等25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江城人勤劳耕耘,创造了绚烂多彩的民族文化和独具特色的生存方式。

  如果历史像人们所说的是一条长河,那么,江城就好比是这条长河中的一缕清泉,流淌在岁月中,虽历经艰苦磨难,不曾波澜壮阔,却如有佛性似得十分灵光。胡良波书记是位学者型的干部,喜欢引经据典,他介绍情况时说:

  江城古时称羌浪川,在东晋、南北朝时期,属永昌郡辖地;隋唐五代十国时期,属剑南道濮子部;南诏时期,属银生节度地;宋辽金时期,归威楚府管辖:元明先后归广西元江宣慰司、元江路、钮兀司管理。明宣德八年(1433年),设钮兀司,朝廷封哈尼族首领任者、陀比为正、副长官,钮兀辖境包括今江城大部分地区,和把边江下游北岸及李仙江上游北岸的部分地区。清朝,这里叫勐烈,是元江、墨江、宁洱三县的“插花地”(分属三县)。光绪二十年(1902年),清政府设勐烈弹压委员。民国二年(1913年),改设行政委员。民国十八年(1929年),设县制。1949年3月,宣布解放,11月,成立临时政府,1954年5月,成立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

  我们觉得:

  ——悲怆似乎是近代中国的一个代名词,如果一个地方可以比喻为人的话,江城的沧桑与悲怆便源于那个时代,因为那时的江城还是一个涉世不深的孩童。

  有人曾这样形容近代西方的入侵,“最早进入的是宗教,他们披着伪善的外衣,在中华大地建起了无数洗涮精神的殿堂,里面堆彻着烟土,当烟土打不倒中华民族时,坚船利炮便冲到最前头,中华民族之墙从此洞开。”

  胡书记还说:

  江城地处山区、半山区,自然环境良好,生存在这里的人靠山吃山,依水食水,过着原生态和自给自足的生活。勐烈自古便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它座落于县境中南部的勐烈河畔,18世纪中叶、清乾隆年间,勐烈是傣族村寨。

  “勐烈”,傣语意为河边的平坝。之后较多的汉人因经商、戍边、避难、逃荒等迁来。使勐烈逐渐繁盛,成为思普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不时出现繁荣景象。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灾荒,江城出现了饿死人的情况。然而,国民党统治下的上级政府,对江城的各种苛捐杂税有时不减反增,人民处在生死边缘却无人问津。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