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作品 >> 纪实 >> 正文

《普洱之路》(15)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4月08日15:21 来源:中国作家网 鹏鸣

  丢包穿月在越南北部比较盛行,男女丢包时中间要有一个代表月亮的圈子,双方各站在圈套下等对方丢来的包,技术性强,但体力消耗不大。

  丢包负重。

  小杨秘书还说:

  ——丢包负重是彝族男女示爱的一种方式,寓含挑起沉甸甸的爱,也挑起了家庭的责任。一位姑娘在寻求配偶时,会向小伙子提出的一项要求就是要挑起姑娘为他特制的重丢包,才能以身相许。

  小伙子为了证实自己身体健康并愿意和姑娘一起担当生活的重担,必须挑起这个很重的丢包。

  所以伙子们在求爱前为了展示自己健康体魄和娶到心上人,一定要好好地进行负重锻炼。

  丢包负重行走是这次系列活动中最热闹的项目,整个比赛现场被观众围得水泄不通,助威呐喊声不绝于耳。

  结果镇沅小伙子白琼清挑着480斤丢包走了19.5米,击败两百个的竞争者夺走万元大奖。

  规定的距离是走完20米,可白琼清只差一步就再也走不动了,在众人震耳欲聋的呐喊声中,他站在原地坚持了一分钟,但仍然无法前进,只得放下担子。

  什么叫一步之遥,今天我们是真正体会到了。不过,已经无人企及他的这个重量和距离了。江城妇女罗芝凤挑着340斤丢包走了20米,战胜60多个对手抱走万元大奖。

  我们看见:

  ——在丢包节,姑娘们邀约小伙子们进行丢包击鼓比赛,看哪个小伙子能击中鼓面的次数最多,击中鼓面次数最多的这个小伙子可选择到自己喜欢的姑娘,并可以名正言顺的跟到她家饱餐一顿。

  为争得这种奖励,小伙子们人人奋力抛出丢包击鼓。姑娘也希望自己的意中人击中大鼓从而到家中品尝自己的拿手好菜,借机互诉相思之情。所以丢包击鼓的小伙子聚精会神,站在旁边的姑娘也心跳如鼓。

  动感彩牛:冲击视觉的短暂绝版艺术

  在江城,我们看了云南一绝——动感彩牛。即在活牛身上用各种色彩颜料绘画出各种图案,使之变成五彩斑斓的牛,实现了牛体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成为流动的、立体的、鲜活的、特殊美感的艺术作品。

  彩牛艺术是一种短暂的、容易毁坏的、不能复制的特殊艺术品。因为牛为大型动物,体形庞大,不能长时间站立,一旦倒卧或下雨,身上的色彩图案便遭到破坏。

  市发改委副主任吴少宏向我们介绍说:

  ——牛站立的时间一般在三小时左右,而绘画出一件彩牛作品,需要二个小时左右,艺术展示需要一小时左右。一旦展示结束牛卧地休息,就意味着牛身上的彩绘完整性遭到损坏。彩牛绘画的载体对象是活牛,体型各异,每一条彩牛的图案都不可能完全相同,无法完全复制。

  我们和许多人一样看了彩牛后常常会疑惑重重,会问为什么不选择其他动物而偏偏以牛为载体来进行民间艺术创作与展示?

  江城县委书记告诉我们:

  ——一城连三国的江城县,气候湿润,阳光充沛,植被茂密,水草丰盛,是植物的王国,更是各类珍禽异兽栖息的天堂,特别是以老虎众多而出名。

  江城的好多寨名和地名与老虎结下了情缘,如老虎寨、打虎寨、老虎坝、打虎箐、豹子箐、大猫猫箐等。

  老虎多了,经常出现伤人吃牛的事件。

  传说远古时,有一天老虎和水牛在水田边搏斗,水牛躲闪,不慎跌进水田里。水牛乘势打一个滚,猛然站起怒吼着冲向老虎。

  此时牛身沾满了鲜血、污泥、水草等混合物,在夕阳的辉映下形成了一幅五彩斑斓的图案。老虎被其怪异的图案惊呆,水牛趁势猛扑过去,将老虎死死的顶在田埂上。水牛的主人龙嘎见状,抡起携带的锄头将虎打死。

  当地群众从牛虎斗中得到了启发,他们采集各种植物熬成色汁,在牛的身上涂抹出怪异的图案,用来威慑老虎豹子。

  久而久之,在牛身上彩绘的习俗就沿袭了下来。

  由此观之,彩牛艺术来源于民间并在民间长期广泛的流传,彩牛的称谓体现了质朴性和草根性。也更容易让人体悟到它是源于民间又根植于民间的艺术,是一朵开在民间的艺术奇葩。

  我们还了解到:

  ——彩牛艺术因用农村常见的大型动物活牛为表现艺术的载体,具有较大的彩绘空间和鲜活的生命力,给绘画者无限想象的多维创作空间,绘制的作品层次分明,动感立体,给人以强大的视角冲击和心灵震憾。

  以牛体为绘画载体,也是考虑到牛引导的精神象征元素。

  牛是精神的启迪,它感召我们坚韧不拔,沉稳执着。牛是拼搏的引领,它呼唤我们自强不息,永不言败。

  牛是品德的象征,它教会我们励志求远,重德修身。牛是献身的榜样,它鞭策我们勤劳奉献,大公无私。

  江城县长说得好:

  ——牛是世界上最普遍、最普通的家养动物,庞大而温顺,是最佳的鲜活绘画载体。大象、骆驼过于稀少,体型过于庞大。猪狗羊猫虽然普遍,但体型过小,绘画作品缺少大气,视觉冲击力不够。

  人体彩绘过于普遍而有较大局限性。只有牛更适合作为彩绘艺术的载体,它美妙绝伦,匠心独具,更能实现艺术与动物、动感与静态的完美结合。

  自古以来,中老越三国特别是边境地区山水相连,人民相互往来,文化相互交融。江城作为一眼望三国的地方,是连接中老越三国文明的聚汇之地,融汇了三国的千年文明,蕴含着多彩的传统文化。

  中老越三国特别是三国边地以农耕为主,传承着农耕文化,而牛就是农耕文化维系传承的重要纽带。

  以牛作彩,证明中老越三国边地,雨水充足,植被丰盛,草场广阔,牛群满山。当地百姓与牛朝夕相伴,相互依存,对牛情有独钟。

  彩牛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是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体现和艺术天赋的展示,是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使大赛结果公正、公平、公开,大赛组委会让云南省美术家协会帮助协调,聘请了国家、云南、河北、湖南、内蒙等美术家协会主席级的重量级画家、与老越两国画家担任专家评委,另外还特设了九名观众评委。大赛共有来自中、老、越和新西兰四国的54个团队的54条彩牛参与了角逐。团队中,年龄最大的59岁,最小的只有13岁。

  其中,2l号彩牛作品“同饮一江水”,以无可争议的强大实力捧走了冠军大奖。其牛头牛角用哈尼族彝族汉族图腾白鹇鸟、虎、龙及首届三国丢包狂欢节节徽绘出京剧脸谱模样。身体一面是中老越三国妇女着民族服装共同放飞一只白鸽,背景以三黑色中国汉画像砖的表现手法,描绘出丢包狂欢的人群,象征三国人民睦邻友好和谐发展的愿望。

  另一面背景用云南红土地衬托出碧蓝的江城,一个屹立在三国交界标有三国国徽的三国界碑,伫立大地中央。

  主要内容,是中国哈尼妇女正用瓦罐挑起江水,她的脚巧妙的融绘在牛的前脚上,老挝妇女用竹筒喝舀起的江水,越南妇女则正用木桶打水,其腰身以后又巧妙的安排在牛的臀部和脚上。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