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散文 >> 作品展示 >> 正文

《青岛街巷里院传奇》(31)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5月06日14:50 来源:中国作家网  于向阳

  在70年代,天主教堂在文革中已经被破坏,高大的铜制十字架被造反派取下送到炼钢厂化掉,里面的设施也被破坏,它的房产被服装一厂和仪表局用来做厂房,我与服装一厂的工会主席杜增刚交往不错,经常跟他走进那些还有过去教堂遗迹的房间厅堂,叹息那些超人的艺术被破坏,这时,好象听见黑暗中那些神甫修女还在轻轻叹息。

  在靠近广西路的位置,有青岛市南文化馆设置的诗画廊橱窗,当时编辑诗画廊橱窗的是吕铭康老师,我经常去投稿,每当橱窗里展出我的作品,心里哪个甜蜜,不亚如现在发表了一篇散文和小说。吕铭康今年虽然已经年届70岁了,还精神抖擞的在文坛耕耘,出版了好多文学作品,是青岛著名的作家,评论家,值得我们敬重的人。

  在中山路和德县路拐角,有一个乐口福饭店,那是饮食服务学校的实习饭店,记得有一个负责实习的教师叫董书山,由于我们都属于服务业,所以经常去麻烦他,让他请吃个大卤面,肉片面也是一件乐事。现在董书山是酒店管理学院的老教授了!

  亨德利钟表眼镜店是个百年老店,那里的郑师傅是个和蔼可亲的人,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他,他也经常免费帮我给手表擦油,并帮我给朋友购买了一块上海表,在七十年代,买手表要凭票的啊!后来我才得知,郑师傅的父亲是亨德利钟表眼镜店的创始人,我不由的对郑师傅肃然起敬起来,那么大的家业,那么精湛的修表技术,竟然没有一点架子。对于任何人、在任何场合都是满面笑容,虽然我们又几十年没有见面了,但那和蔼可亲的形象至今难忘!

  天真照相馆是我们青岛饮食公司的下属店,在学生时代我们都为能在天真照相馆照一张相片而自豪,我的结婚照片就是在那里拍照的,为了体现照顾,老同学李正始免费给我的结婚照片涂上彩色,三十多年了,那张彩色的结婚照至今珍藏在相册中。

  在中山路与四方路拐角、新亚旅行社的对面,有一个闻名全市的小屋,面积仅仅十个平方米,却是青岛市资格最老的邮票老板的营业处,许许多多的集邮爱好人士都是从这里起家,发迹的。我的童年也在这里积攒下几百套邮票,至今还在抽屉里躺着呢!

  中山路两侧的梧桐树很有特点,由于马路上要跑汽车,所以园林工人不断修剪那些神向马路的枝子,梧桐树就在人行道上空拼命繁殖,所以童年的中山路不用担心太阳暴晒,下雨浇身,但是在80年代,市政府要搞步行街,竟然把中山路这些具有灵气的百年老树全部伐光,中山路在哭泣,百年老树在哭泣,树没有了,中山路的繁华也没有了,原来最繁华的中山路已经不繁华了,取而代之的繁华是台东商业街和东部商业区。

  中山路的天府酒家就是原来的前卫旅社饭店,在70年代我受公司委派去那里布置阶级教育展览室,和当时的孙书记,马绪光经理交往深厚,旁边的工艺美术商店是我最喜欢光顾的地方,因为那里的商品最能代表青岛的风貌,尤其是贝壳产品那是闻名全国,享誉全世界的,据说,在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那里曾经是青岛市历史最早的影剧院之一。

  中山路与馆县路交接是饮食服务业的省先进单位新港饭店,那里的张经理虽然已经快退休了,每天却和工人们在一起劳动,他们的卫生确实做到一尘不染,做出的饭菜可以放心的吃。我在那里进行宣传教育的日子每天和张经理交谈,确实感到了他的为人就是现代版的雷锋。

  “街里”的繁华带动了周遍地区的繁荣,后来的市场三路百货大楼,农贸市场,即墨路小商品市场,四方路农贸市场等在70年代到80年代都繁荣了整个“街里”!

  但是街里的伐树却终止了这个地区的繁荣,由于我工作调动,也很少到街里去溜达了,有时候乘电车经过中山路看到的是一片冷清和萧条现象,也许、现任领导觉察到萧条的根源,在中山路两侧开始植树,中山路又有了绿色,我似乎感到有一种青春的力量在增长,在蓬勃兴起了。我衷心祝愿我们童年的“街里”焕发青春,再次成为青岛商业的龙头。

  记忆中的台东新华里大院

  从小就经常听妈妈谈起台东的新华里大院,因为那里住着许多妈妈在染织厂时代的同事,虽然妈妈早就离开了她们到外贸工作了,但是,还经常提起她们在一起当童工时候的辛酸,和她们在新华里大院发生的故事。

  “新华里”大院的东面是威海路、西面是和兴路、南面是长春路、,北面是洮南路。院子内的房屋大部分是平房,威海路和长春路临街有部分二层楼,院内通道大约三四米宽,没有下水道,雨天院里泥泞不堪。全院1300多户仅仅使用两个公用厕所,两个公用水龙头。

  每到早晨,厕所排队的人都自觉的站在院子了,因为蹲位比较少,住户太多,早晨上厕所的多,满足不了使用。

  水龙头每天定时开放,开水龙的时候,也是自觉排队,铁皮水桶叮叮铛铛,有提水的,有挑水的,异常繁忙,一般是1分钱两大桶。

  “新华里”初建时为市场之用,名为“新兴市场”,汇集各行各业、三教九流,繁华一时,与大陆市场、东兴市场并称为台东镇三大市场。后随居住人员的不断增多而逐渐演化为平民大院。 二战时日军侵占青岛时期,将之改名为“东亚里”。

  新中国成立后,青岛市政府于1951年正式将之命名为“新华里”。

  “新华里”,虽然也叫“里”,但它和一般“里”不同,实际上相当于西镇的平民院,是一个大杂院,里面主要是平房,与“里”的格局完全不同。

  新华里靠近长春路是一排门头房,有茶炉,商店,还有个小理发铺,靠近和兴路的拐角是一个修理自行车的小铺,靠近威海路的拐角是铝制品总厂,旁边是几家贸易公司的门头,院内也有小商店,还有一家说书场,本市优秀评书演员王宝亨等在这里说“蔓字活”———长篇大书,如《三侠剑》、《大八义》等,每晚最后留一个大的“扣”———悬念,吸引观众第二天再来听。

  解放前,和兴路、洮南路延伸至南口路有一个集市,每逢赶集的日子,这里就显得特别热闹。解放后南口路的集市取消。

  我进入 “新华里”大院是1969年的正月,因为我插队潍坊农村的村革命委员会郭焕功主任有个亲戚在“新华里”大院住,姓王,据说还是街道主任,村革命委员会郭主任让我在回青岛探家的时候给他亲戚带了好多土特产品(花生,萝卜),我抗着20多斤的口袋走进“新华里”,穿过长春路大门口,打听了好多胡同才找到,当时因为节前下雪地上好泥泞,好不容易找到他家。后来我在插队期间,几乎年年都给他们捎带东西。

  还有一个故事是七十年代的故事,那时我已经从农村返回青岛就业,由于家中老屋的狭窄,准备结婚的我到处找房子,借房子。我有一个舅舅过去曾经在长春路住,他推荐:在新华里有一间12个平方的房子出500元就可以买下来,我急忙跟着舅舅去看,原来是在最北边的胡同有一间低矮破旧的平房,阴暗潮湿,窗户向北,很少见太阳,就在我们找到房主准备购买的时候,他涨价到了1000元,我大舅很生气,拉着我就走了。后来,我在公司同事张春晖的帮助下借住了阳谷路的一间11个平方米的小屋。现在想起来,当时1000元买下,现在也赚了大便宜。

  1979年,位于台东一路口至归化路口的威海路棚户区旧房拆迁工作启动,此次拆迁主要结合道路拓宽工程进行。

  1980年1月,《红旗》杂志发表苏星《怎样使住宅问题解决得快些》一文,指出住宅是个人消费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走商品化道路。

  最先进行改造的是新华里棚户区,原来也被称为“东亚里”,改革开放的第一年开始第一阶段改造,6年后的1984年改造完成;又6年后的1990年,房管部门对剩余的棚户进行了系统改造。

  根据统计: “新华里”先于1964年、1978年、1980年、1990年经历了四次大规模棚户区改造,变成了如今占地3万余平方米、共19个楼座、居民近1300户的楼院,原建筑已不复存在,但人们习惯上仍称其“新华里”。

  转眼间,20多年又过去了,政府不断的投资对新华里进行改造,现在又一次针对大院楼房建设年代久,污水管道渗漏严重,粪便冒溢,地势不平等问题,他们已经将破损的50余米污水管道全部更新,新砌筑污水井10座,并准备在适当位置加设雨水箅子,敷设雨水管道,彻底解决这些问题。与此同时,该居民楼院还完成了集中供暖和天然气主管道铺设。目前,已经有600户居民安装了暖气,800户居民用上了天然气。改造工程还为该居民大院的8个出入口安装了8个大铁门,并设立保安人员对出入大院人员、车辆进行管控,同时还为55个单元全部安装电子对讲门,增强了居民的安全感。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