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小说 >> 重点推荐 >> 正文

徐小斌作品精荟·第二卷《德龄公主》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2年11月27日14:15 来源:中国作家网 徐小斌著

  一半是艺术一半是历史

  时间总是把历史变成童话

  ——作者题记

  总序

  徐小斌

  很知道这年头出套集子不容易,因此格外感谢何建明社长的抬爱,更感谢我的好友、本书的策划亚丽女士,是她指挥着一个出色的团队完成了这个相当艰巨的任务。

  当然,还要深谢所有曾经帮助、关爱与扶持我的前辈、老师与朋友们,这是一个太长太长的名单——没有你们,我根本无法坚持三十年!今天正巧是西方的感恩节,似乎是神的启示——我向你们深深地鞠躬致谢。

  我是地道的双鱼星座:幻想,懒散,宅。

  当我沉浸在独自的寂静时,脑海里经常会有一句歌冒出来:“什么也不能阻挡,我对自由的向往”——这句歌常常令我热泪盈眶。

  自1981年至今,我的写作已经整整三十年。为了热爱的文学,我丧失了许多,甚至可以说把自己的生活都给写没了。恰如近期在哈佛演讲时我说的那样,“男女平等其实是个神话,男作家写到最后拥有一切,而女作家写到最后一无所有”,这句话令在场者大乐,颇活跃了场内气氛,被美媒体认为是“妙语”。

  更为悲催的是:近期听一位大明星对我说,她对国内一位著名出版商说,“很喜欢徐老师的作品,可惜觉得她早生了三十年”,大书商当即驳斥:“我也很喜欢她的书,但我觉得她是晚生了三十年!”拜托!——无论是早生还是晚生三十年,我都算是生不逢时,好不好?

  不过也有一些别样的声音:

  我看过很多国外作家的作品,但无论如何总是觉得没有任何人能超越你在我心里的地位,我甚至把你的文字当作启示录来读!

  每当我心里烦得快要死掉的时候,想一想您,心情就会好起来。

  你最令人叹服的一点就是:太有想法了。看了你的作品总是被打中内心世界最深处,久久不能平静。

  《末日的阳光》《弧光》《双鱼星座》等,是实在要写压抑不住之后喷薄而出的,一下就把人抓住了,怎么也放不下,其中的思考和人物内心的挣扎等等太精彩了。

  最初看你的书是我那个国画老师借给我的,我连着两个晚上没睡觉一口气看完了,看完后我简直惊了,你完全把我内心给调动起来了,在你之前那些书根本就等于是眼睛看了没入心,白看的。

  在你之后可能才是我真正阅读的开始。

  ……面对这样的读者,除了把自己的心再度奉献出来,又有什么好说的呢?

  三十年,我把一个女子最好的三十年都献给了文学,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世俗利益如一座金山,文学不过是金山上的一粒金砂而已。我深知此。但我要金砂而弃金山,只是因为:金山的代价太昂贵了,它要夺去的是我内心的自由,而这恰恰是我绝不能失去的!

  这六本书(当然,本来我还贪婪地想再加上《敦煌遗梦》和《海火》)虽然风格不一,采用了各种叙事方式与文本实验,但有一点是一以贯之的,那就是:我创作的内心世界是自由的,是充满着原创精神、不被捆绑的,而不被捆绑是要付出代价的,巨大的世俗利益的代价。

  我觉得:值得。

  这是我迄今为止最为骄傲的。

  但愿这是我一生的骄傲。

  2011年感恩节

  我写德龄公主(代前言)

  长篇小说《羽蛇》和五卷本文集出版后,我一直想写一个完全不同的东西。后在一个类似“清宫秘闻”之类的小册子上发现了德龄姐妹的一段轶事,上面写了她们曾经是现代舞蹈之母伊莎贝拉·邓肯甘愿不收学费的入室弟子。我顿时兴趣大增,于是找来有关史料。

  最初的想法是想做一部电影,一部国际大片,写了个梗概,但后来觉得做电影几乎是梦想。于是还是想先写小说。小说写了三万来字就中止了,发现读的史料根本不够,举步为艰。但是小说的语言风格基本确定,基本用明清话本的风格。我想把《羽蛇》《双鱼星座》的语言彻底颠覆一下,对自己驾驭文字的能力来一次自我挑战。

  读了整整一年史料,一百多本。资料来源主要三部分,一是北图,二是故宫的朋友帮助搜集,三是各个书店,特别是故宫、颐和园等地的书店。在读史料的过程中我发现,有很多历史人物历史场景的描写在历史教科书中是有问题的。譬如对庚子年,对八国联军入侵始末,对慈禧太后当时的孤注一掷,对光绪在中日甲午战争中的勇敢表现和之后的奋发图强,对隆裕和李莲英的定位等等,都有很大出入。

  我写这部小说的初衷是让小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表层的故事力求做到轻松好看,而内核却是厚重、凝重而又沉重的。希望不同层面的读者可以有不同层面的享受。

  整整两年写完初稿。下半年有家影视公司看中此小说,其实他们只看了一个大纲,希望改电视剧。因是自己喜欢的题材,于是决定自己改,就和一个朋友联合编剧。写完剧本后又改了一稿小说,其辛苦自不待言。因为我对自己的要求是,要让它既忠于史实又不拘泥于史实,既有严肃的内涵又有好看的故事,在没有历史硬伤的前提下大胆颠覆历史人物,创造性地写精彩的故事。该书的历史背景是大清帝国如残阳夕照般无可挽回地没落,这本身就是一个大悲剧,而在前台表演的历史人物包括慈禧、光绪、隆裕等等都无一不是悲剧式人物。在大悲剧的背景下是轻松有趣愉悦甚至带有某种喜剧色彩的故事,这种故事与背景之间的反差本身就具有巨大的张力。

  具体地说,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自始至终存在。貌似很简单的小事,都存在着这种碰撞。德龄试图通过日常生活改造慈禧,让慈禧接受西方的进步事物,实际上慈禧也确实接受了。但是正如光绪在唐大卫牺牲后对德龄所说:“德龄,我们都一样是有幻想的人。朕的幻想保全了皇爸爸,却牺牲了六君子,让康梁流亡海外,让袁世凯志得意满;你的幻想让皇爸爸接受了照相、法国化妆品、英文报纸、油画,甚至还有留学生,可她还是会毫不留情地铲除异己,扼杀那些比她想得远,走得快的人……”

  德龄的救国梦由此破灭。

  君主制、君主立宪制与共和制的争论贯穿始终。甲午战争战败,大大刺激了年轻的光绪皇帝,他开始想实行变法维新,就在此时,康有为应运而生。“戊戌变法”是整个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一次运动(原谅我不用“革命”二字)。这一点,历史越久远就越明了,可惜它只有一百零三天。假如变法成功,那么中国很有可能如同明治维新后的日本那样,突飞猛进。在变法过程中,光绪曾经当面顶撞慈禧太后,这在当时是需要极大胆量的!根据容龄的回忆录,光绪的确在慈禧的千手千眼之下大胆问“康”。无数史实证明了光绪绝非懦夫,而是一个有血性有思想勤政爱国的君主。变法失败后两年,便发生了庚子国变。在庚子年中,历史充分暴露了慈禧的无知、狭隘、专横、误国。她相信了荣禄提供的假照会,其中勒令皇太后归政一条极大地刺激了她,她竟不顾清朝当时的国力,以卵击石。她一方面怂恿义和团扶清灭洋,造成杀害德国公使克林德的惨案,另一方面竟敢同时向十一国宣战,并连杀了两名主和大臣,导致了八国联军的入侵。此举无疑是把国家推向了灾难的深渊!

  庚子年西狩,慈禧的确吃了不少苦,也有所反省,但她推行的所谓五年新政完全是掩人耳目,“国体不变,新政何为”,明治维新后的日本打败了君主制的俄国,这完全说明了问题,而庚子年后,慈禧被洋人打怕了,由排外转为媚外,所谓“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便是当时她臭名昭著的口号。就是这样,也没能抵挡住随后而来的侮辱:日俄大战的战场竟然在满洲境内,这自然是堂堂中华的奇耻大辱!而这正是德龄姐妹进宫前后的历史背景。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29 30 下一页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