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左权家书流露铁汉柔情
来源:北京晚报 | 韩冬  2025年08月28日23:16

左权将军写给妻女的最后一封家书

“别时容易见时难,分离二十一个月了,何日相聚?念、念、念、念……”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左权家书视听空间前,无数游客驻足凝神,耳畔回荡着低沉浑厚的诵读声,心中则默默跟着念起左权将军写给妻子刘志兰与女儿左太北的一封封家书。

心念国家,心系亲人,字字滚烫。在烽火连天的岁月里,一位将军对国家的赤诚、对亲人的牵挂,都凝结在这字字滚烫的笔墨中。在视听空间左下方的展柜里,静静陈列着的是左权将军写给妻女的最后一封家书。

自1940年11月12日写下第一封家书,至左权将军牺牲,他共留下12封家书,其中1封不慎遗失,现存11封。

左权年少便离开家乡,投身军旅生活,1939年4月16日,经朱德和夫人介绍,左权与刘志兰完婚,1940年5月,生下了女儿左太北。就在1940年前后,日军在华北推行“囚笼政策”,企图扼杀八路军的敌后抗战。为打破敌人封锁,八路军发动了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丧心病狂的日军调集数万名兵力,对太行根据地实行疯狂报复。考虑到刘志兰及刚刚出生的女儿随部队转移多有不便,左权与刘志兰商量后,决定让刘志兰和女儿先返回延安。1940年8月,在分别之前,三人照了第一张合影,却未曾想这也是三人最后一张合影。

1942年初,日军接连向晋东南根据地发动进攻。2月,日军不断向八路军总部所在地区辽县(今左权县)进行“扫荡”。当时,刘志兰正在党校学习,两岁的女儿寄养在延安保育院,而延安又面临着被轰炸的危险,左权对妻女十分担心。

1942年5月的太行山区,硝烟正浓。八路军总部机关正处于敌人重兵合围的险境中。5月22日,得知有人要去延安,左权决定给妻子写一封信。

这封家书中,有左权对时局的分析:“希特勒‘春季攻势’作战已爆发,这将影响日寇行动及我国国内局势,国内局势将如何变迁不久或可明朗化了。”亦有他对部队生活的描述:“此间一切如常,惟生活则较前艰难多了,部队如不生产则简直不能维持。”但其中包含最多的还是对家人的思念。面对与亲人分别的日子,他不断幻想:“在闲游与独坐中,有时总仿佛有你及北北与我在一块玩着、谈着,特别是北北非常调皮,一时在地下、一时爬在妈妈怀里,又由妈妈怀里转到爸爸怀里来闹个不休,真是快乐。可惜三个人分在三处,假如在一块的话,真痛快极了。”

写完信的第三天,左权将军在率部转移过程中不幸被弹片击中头部,以身殉国,年仅37岁。

1982年清明节,刘志兰将珍藏的左权将军11封家书交给女儿左太北。如今,这些家书作为国家一级文物,陈列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中。通过这些家书,人们认识了一位英雄的真正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