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红衬衣里的镜像青春:跨文化中的双胞胎成长故事 ——读程玮《少女的红衬衣》
来源:中国作家网 | 张倖瑜  2025年08月18日16:03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5.1

你相信世界上有和你长得一摸一样但生活方式和你完全相反的人吗?你是否幻想过自己有个孪生兄弟姐妹存在在地球上的另一端?程玮的《少女的红衬衣》讲述了一对因父母离异而自由分隔中德两地的孪生姐妹,在十多年后终于重逢并互换身份的故事。这部小说以平淡的叙事手法,写出了成长中难以言说情感拉扯、文化错位与自我认同的挣扎。

小说里,汤妮与汤莉这对面孔相同,生活轨迹却截然不同的双胞胎是程玮安排下的中西文化的镜像。妹妹汤妮自小跟随妈妈在德国长大,自信独立,习惯表达与选择;而姐姐汤莉则跟着爸爸在中国成长,更加内向含蓄,习惯克制与服从,在她身上可以看出传统东方教育的缩影。 两人相遇后,为了弥补各自心中的空缺,展开了一场身份互换的“实验”。故事中的红衬衣贯穿了全文,在东方文化中,红色暗示警惕、紧张的氛围;而在西方的语境中,红色象征着独立、自主。我认为红衬衣既象征着青春期少女的张扬,也暗示了少女的迷茫于惶恐。从小循规蹈矩的汤莉在这场互换身份的旅程中,跳出了爸爸为她打造的温室,找到了自我;勇敢自信的汤妮也曾在与爸爸相认的路上变得小心翼翼,用一个个小谎言堆砌自己的“假身份”。《少女的红衬衣》所触及的不仅仅是青春成长,更是跨文化背景下的认同问题。从这两姐妹身上我们可以看见中德文化的差异,他们对亲情、自由、规矩的不同理解中不着痕迹地呈现出来。巧妙的是,作者并未对任何一种文化和生活方式进行评价,而是通过两个主角不停的试错与挣扎,引导读者思考:成长不只是对世界的探索,更是找寻自我的机会。

《少女的红衬衣》看似是写给少年的作品,但我反而想邀请各位家长一同来阅读。设想一下,假如和自己生活了10多年的孩子在一夕之间完全转变成另外一性格,作为父母能否会第一时间察觉出异样?或是会因为孩子成为了自己理想中的样子,而觉得欣慰却不去追究其中的怪异呢?毫无疑问的,故事中汤莉的爸爸是爱她的。就像对待温室中的小花般,爸爸会因为担心汤莉的人身安全而天天给她做思想上的教育。可在互换身份后,首先察觉到“汤莉” 怪异的反而是与她没有血缘关系的“未来后妈”和汤莉的好朋友,而爸爸当下虽然察觉到了“汤莉”的转变但也只是沉浸在父女关系缓和的喜悦当中。这问题非常值得我们思考,既然爸爸那么呵护汤莉,可为什么父女关系依然如此僵硬?除了少女青春期的叛逆,爸爸是不是也在一定程度上推波助澜了这个局面?我相信这本小说不仅仅是想让青少年在成长中找寻自我,也让家长反思与孩子相处的方式。东方那种打着“为你好”的教育方式已经不适用于现今社会,我们不妨参考西方文化,在设立规矩给孩子的同时,也要适当给予他们自由。

总的来说,《少女的红衬衣》是一部以柔写实的青春成长小说。它没有跌宕起伏的大情节,也没有非黑即白的死板角色,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缓慢但深刻的文学穿透力。它教会我们,不同文化之下的成长,不是比较谁对谁错,而是理解与包容的过程。在教育方面,也带给了我们警示,程玮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爱不是束缚也不是纵容,而是自由和约束之间的平衡。

(作者系马来西亚怡保师范学院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