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打磨生活的“厨艺”,感悟成长的滋味
来源:文艺报 | 沙 群  2025年08月15日10:46

《烧饼侯》,韩佳童著,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2025年7月

我与作者韩佳童的缘分,最早可追溯至2017年10月。我从邮箱中发现了他的小说《九大碗》——这个标题勾起了我的好奇,细读之下更觉惊喜:故事围绕学厨少年展开,从一饮一食写到人间百味,字里行间满是烟火气,格外动人。而看到作者简介时,我更是惊叹,这般老到的笔法,竟出自一位19岁的大一男生之手。当时,韩佳童还在读大学,这篇《九大碗》后来发表于2018年江苏《少年文艺》的一二月合刊。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我常收到韩佳童的来稿。他说他把玩游戏的时间都用在了写作上,觉得这比玩游戏更愉快。就像游戏总有输赢一样,退稿也时有发生。在留稿、退稿、改稿的过程中,我渐渐发现他十分热爱中国传统技艺,尤其痴迷饮食文化,擅长在市井烟火的细节中刻画世间百态——这无疑是很好的创作方向,值得坚守。韩佳童的语言老到,凝练含蓄,因对明清白话小说兴趣浓厚,那些作品中鲜活生动的市井风貌与社会人性,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的创作。

或许旁观者的视角能帮他更好地梳理思路、校准方向。他对我的建议十分认同,也由此明确了写作方向。对编辑而言,这样的“宝藏作者”实在值得珍惜。此后,他的创作愈发成熟,每次收到他的邮件,我既为发现佳作而开心,也为他的成长而欣喜。后来,我开始鼓励他尝试长篇创作。作为山东人,他对老家游厨题材信手拈来,于是选择最擅长的鲁菜题材,描摹老饭庄厨子这一充满市井气息的手艺人日常,以及一对师徒对美食文化传统的接力与坚守——《福如东海》便由此诞生。

《福如东海》出版后,获业界专家和前辈高度评价。编辑部正在策划“少年滋味”书系,而韩佳童有能力驾驭这类题材,《烧饼侯》应运而生。

《烧饼侯》同样描摹传统手艺人的真实生活,以及他们对精湛技艺的敬畏与孜孜以求。该书以少年打烧饼精进技艺为线索,讲述抗战烽火中山村少年顺昌的逐梦之旅,展现特殊年代里少年的成长历程:顺昌在十里坡开着一家小烧饼店,梦想成为传说中“烧饼侯”那样的高手。一次偶然,他得知“烧饼侯”并非指人,而是一种世间最好吃的烧饼。此后,他想尽办法制作,却始终未能成功。不久,日军入侵,顺昌积极为八路军赶制军粮支援抗战。在艰苦条件下,他用白面包裹玉米面做出“银包金”烧饼,外白内黄、香气浓郁,竟与传说中的“烧饼侯”极为相似……在严酷现实中,顺昌终于明白:这种烧饼就是世上最好的。它虽简单糙陋,却能让人扛饿、助军队打胜仗,这便足够。

小说以“烧饼侯”为线索串联全文,融入时代变迁与抗战元素,展现少年在复杂环境中的磨砺与成长,契合当下中国儿童文学对历史与宏大题材书写的诉求。在写作之初,作者常常回忆自己童年吃烧饼的经历:“从小学到初中,我吃了无数烧饼。吃过最好的,是小学西边那家烧饼铺的。打烧饼的老刘,只做一种口味——咸五香,配料除了面、水,就是油、盐、芝麻、花椒粉。那烧饼个大、厚实、耐嚼……来买烧饼的多是打工的、种地的、卖菜的,大家图的是早起能吃饱,一上午扛得住饿……大道至简。最简单的咸烧饼,反而散发着其他任何种类都替代不了的浓郁粮食香,让人们在无数个清晨为之垂涎。”作者的话语情真意切,朴实中藏着他对家乡美食与风土人情的观察和热爱。

《烧饼侯》的故事发生在全面抗战爆发前后。国难当头,像顺昌这样的小手艺人应该做什么?能做什么?手艺要服务于现实,手艺人更要带着手艺投入民族抗争中。“不管什么手艺,有用才是好手艺。制作烧饼、支援军粮,能帮战士们赶跑敌人,这就是最大的价值。反过来,即便有再高的本领、再精的技艺,可当民族蒙难、民众需要时却无所作为,那这手艺也只能是一无用处。”至此,《烧饼侯》才真正拥有了一种精神。这是残酷的抗日战争中普通民众的觉醒精神:他们传承自古以来的侠义风范,赶制军粮、配合作战,用最朴素的行动践行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信念。作品不仅展现了乡村少年在抗战时期的成长,更传承和书写了先辈的坚韧精神。

小说始终注重儿童本位的叙事策略,以儿童视角平衡历史的厚重感。作者写作含蓄克制,一方面以抗战为背景,展现出历史的宏阔与复杂;另一方面兼顾儿童需求,将重要时间线与历史大背景掩藏于日常生活细节中,使作品既保留儿童视角的真实感与生动感,又暗含历史的厚重感。

作品通过讲述乡村少年的成长故事,展现了中国传统乡村生活图景,表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广大民众的精神滋养。那些农耕背景下的乡邻往来、春播秋收,那些人与人之间互帮互助的美好情感,感性地传递了广大民众对土地与粮食的热爱和敬畏,以及与此一脉相承的生活智慧,带给小读者启迪与感悟。在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烧饼侯》通过对乡土中国的细致还原,将历史记忆以文学形式传承。当小读者在顺昌赶制军粮的故事中触摸历史时,个体叙事便熔铸了民族集体记忆。

一粥一饭尚且不能急功近利,何况创作。无论对于作者还是编者,勤勉、尽责、积极行动这些朴素的价值,会赋予我们最扎实的自我实现力,促使我们不断接力与坚守。韩佳童的儿童文学创作,是个人成长与文学探索的有机融合,也让我们看到一个创作者在不同人生阶段不断突破与成长的历程。饮食有酸甜苦辣,人生有喜怒哀乐。煎炒烹炸中不乏奥妙,砥砺挫折中自有精彩。让我们和美食少年一起,打磨生活的“厨艺”,感悟成长的滋味。

(作者系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