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香飘博格达》:时代巨变下的寻找与等待
青藏高原上的奇闻轶事是作家杨志军反复书写的对象,但在中篇新作《玫瑰香飘博格达》中,他把关注点从西藏转向了新疆,继续用他那富有边地风格的文字展现一段横跨三十余年的、关于“寻找与等待”的爱情传奇。
阅读这篇小说时,最先引人注目的无疑是文中颇具新疆特色的风物。戈壁、沙棘、黑风暴,恶劣的自然环境在小说前半段频繁出现,为紧张、激烈的战斗创设了舞台,也为后续几十年间丁蛋儿、葱儿等人在新疆的艰苦建设埋下伏笔;艾曼克大馕、奶疙瘩、白皑皑的棉野,独具异域风情的食物和景观有效缓和了叙事节奏,也满足了读者的审美需要。此外,作家还多次对这些新疆风物进行了拟人化描写,使它们融入小说人物的心理活动,从而增强整个故事的真实性与临场感,如“那一种五颜六色像是代表阿尔泰山的邀请:葱儿来吧,跟我们一起烂漫成风光吧”。由此,边地景观在作家笔下发挥出更为重要的叙事功能,成功与小说人物的情感流动同频共振。
从叙事学的角度看,整篇小说采用了双视角叙事,以丁蛋儿和葱儿两人各自的经历建构全篇。最初,读者跟随着丁蛋儿的视角,与之共同经历解放军解放新疆的过程,也见证主人公从丁蛋儿向丁大疆的蜕变。随后,小说转入葱儿的视角,聚焦于她对丁蛋儿横跨三十余年的寻找,展现葱儿在寻人过程中的成长与奇遇。在这种视角的交互变换下,丁蛋儿的“等待”和葱儿的“寻找”相互碰撞,为小说注入引人感喟的情感张力。
丁蛋儿姓名的变化是小说中值得关注的一个细节。最初的丁蛋儿跟着骡马大队一起,从甘肃酒泉出发进军新疆。在战斗与革命的过程中,这个淳朴的西北少年褪去了原有的青涩,接受了集体的召询,成为战斗英雄、建设标兵“丁大疆”。然而,他因改换了过去的姓名,与不懈寻找他的葱儿屡屡错过。在退休之后,功成名就的丁大疆接受了首长的建议,改回了自己原有的姓名,最终才得以与葱儿重逢。
在葱儿寻找丁蛋儿的过程中,作家将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相结合,让读者得以跟随小说人物的步履,一起见证新疆几十年间发生的变化,进而透视整个国家与社会的变迁。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作者的意图并不是借个人爱情书写时代史诗,恰恰相反,他意在赋予丁蛋儿、葱儿的爱情以史诗性——在小说中,时代的巨变被置于幕后,成为个人命运浮沉的背景板,衬托两位主人公矢志不渝、不随时移的爱情。
丁蛋儿和葱儿最终相逢的场景,颇能体现作家的深厚笔力:“两个人呆愣着,阳光尽情地铺过来,悄悄熨烫着,烫走了趴在他们脸上的皱纹,让他们变得比青春时候更加年轻。”时过境迁,这样的爱情故事,或许才是真正的罗曼蒂克。
(杨志军中篇小说《玫瑰香飘博格达》,刊于《长江文艺》2025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