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不能没有》:图画书的“趣”与“真”
来源:中华读书报  | 李笑男  2025年08月18日09:34

《不能没有》是蔡皋最近出版的儿童绘本,但这些形象已经在她脑海中存在许久了。在关于生活的若干笔记中,在关于孩子带给大人的无限喜悦中,蔡皋记录下那些在与孩子朝夕相处中学到的珍宝,以最单纯质朴的话语讲出滋养生命的光与热。

作为绘本画家,“蔡奶奶”早已家喻户晓,上世纪80年代是她的绘本创作最丰产的时期,并在90年代以来凭借《宝儿》《桃花源的故事》等作品屡获国际大奖。但《不能没有》与以往具有浓郁个人风格的精彩绘本不同,这本小书拥有直击心灵的力量与化繁为简的意蕴,也是蔡皋晚年日臻朴质的个人内心独白。

蔡皋真心地爱孩子,她曾说过:“爱孩子要深深地爱”,要给孩子符合他们生命需要的东西,要给他们艺术。她信任甚至崇拜孩子,向孩子学习,将孩子们视作“小先生”,因而能画出让孩子们心悦诚服的形象,讲出让孩子们感同身受的话语。

在这本小书中,蔡奶奶用孩童般的语言说出:“不能没有云朵。没有云朵,谁当星星的小棉被,月亮的小枕头? 可爱的小云朵,我好喜欢你呦!”整本书寥寥数语,如同一首小诗,从开篇“不能没有太阳。没有太阳,到处都墨墨黑”,到结尾“不能没有抱抱,阳光一样的抱抱”,首尾相衔,道出童心的真挚与柔软。

如同一首人生的回旋曲,小诗的最后一句,“妈妈,妈妈,抱抱!”,是所有人一生的温暖所在。三个叠音的往复咏叹,以简约而有力的语言和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传递了绘本所描绘的自然万物和生活日常中蕴藏的情感内涵。孩子们知道最重要的一切! 而或许忘掉了初心的大人们,在此刻得以从孩童身上再度温故而知新。

这本小书的特色还在于文字与图画浑然天成,毫无造作之感。赤子之心的浓烈中不乏中式美学的意味与隽永,色彩饱满艳丽,细看之下则丰富与雅致。的确,孩子们总是对喜欢的东西竭尽全力地看与感受,有着对于艺术形式的敏感与品味。

在《不能没有》中,我们可以看到持续于蔡皋创作中的对于图画媒介与视觉形象的持续探索,尤其是对于水性颜料肌理的细腻拓展。纸纹与矿物颜料经过水的融合,将光线与风、蒲公英与蛙鸣、梦与种种爱物都包融进情感充沛的色彩世界,稚拙的笔触毫无匠气,宛如一股清新的风。

在《不能没有》中,那些长期孕育于蔡皋胸腹之中的孩童形象与想象世界,是数十年来蔡皋对于中国画的创造性实践与思索的结晶。她在创作手记《小先生们的礼物》中说起自己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对国画颜料的探索,并称这是“自由”的探索。她提到“忘形得意”的创作方法,我相信正是在与孩童的倾心相处中,才能将孩子的世界以孩子的神韵写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