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朵上的旷野》:一场涤荡心灵的高原漫游
中央第十批援藏干部孙鹏,为我们淬炼出一部浸润着高原诗意与人文暖意的非虚构散文集。《云朵上的旷野》是他三年援藏岁月的深情回望,更是为孩子们精心构筑的通向高原的精神阶梯。
在平均海拔超过4800米的羌塘高原,稀薄的氧气与生命的韧性形成了奇妙的张力,苍茫的旷野在他细腻入微的笔触下焕发出别样的光彩。在尼玛县挂职期间,他既是为藏族群众切实解决难题的援藏干部,也是为孩子们搭建阅读角的阅读推广人。不同于“外来者猎奇”的视角,他深入当地生活肌理,同时以儿童文学创作者的敏锐,将复杂深邃的高原体验转化为可触可感的文字。《云朵上的旷野》也因而既饱含对这片雪域秘境纯粹的好奇与深深的敬畏,又内蕴着深刻的人文思索。
当这部凝结着高原气息与生命感悟的初稿辗转来到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时,我们立刻被其独特的气质所吸引,这不仅是一部个人经历的回望,更是一部能够为当代少年儿童打开世界之窗、触及精神高度的珍贵文本。
这部作品如一幅徐徐展开的高原画卷。笔触所及,既有羌塘旷野的雄浑壮美与野性生灵的灵动自由,也有藏族同胞日常生活的烟火气息;既有援藏干部、教师群体在极端环境下的坚守,更有对生命价值持续不断的叩问。孙鹏始终以“亲历者”的身份,引领读者在他精心绘制的情感地图上徐徐前行,让西藏不再是一个抽象的地理概念或文化符号,而成为有温度、有呼吸的生命场域。这种田野式的融入与多元视角的交织,使作品超越了单纯的地域书写。
我们深谙此书的份量,与作者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沟通。编辑过程本身,也成为一次对高原精神的再理解与再传递。如何将如此独特的体验,以最适合儿童阅读的方式呈现? 如何确保那份来自雪域的真实与震撼不因出版流程而折损……这些问题成为编辑工作的核心。我们特别珍视作者亲历的视角和鲜活的第一手素材,力求在编排上最大程度地保留其原真性。
在叙事结构上,《云朵上的旷野》突破了传统儿童文学的线性框架,以“真文字、真故事、真照片”三位一体构建叙事场域,还原了藏北高原的壮美与温情。野牦牛奔腾扬起的雪雾、岩羊悬崖腾跃的剪影、牧民孩子带着高原红的脸颊……这些镜头语言以其强烈的“在场性”,赋予读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浸润式”阅读体验。
尤为可贵的是,作品对“成长”这一主题的诠释。在这里,藏族儿童的日常生活本身,就是一部关于勇气、适应与生命韧性的生动教材。
合上书本,高原的阳光似乎仍在纸页间跳跃。孙鹏以其真诚的观察、细腻的笔触和幽默的智慧,带领着我们完成了一场涤荡心灵的高原漫游。在离天空最近的地方,生长着最接近生命本真的精神旷野。
(金旻甦: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编辑。策划编辑“林良暖心文集”“黑鹤的动物朋友(美绘本)”《宇宙魔法印刷机》《有谁听到座头鲸在唱歌》《一首诗的诞生》等图书。
林思佳: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编辑。编辑有《十一枚邮票》《羌塘没有树》等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