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丝路童话——讲给孩子的“一带一路”故事》:十年的美丽童话之约
来源:中华读书报  | 孙卓然  2025年08月04日09:20

与作家毕然结识差不多是二十年前,那时她与我同行,是一位少儿出版社的编辑,眉眼深邃,擅写会画,给人印象深刻。后来得知她带着孩子行走丝绸之路,并决心将所见所闻、所感所思以文字书写记录,用童话形式创作,钦佩的同时我也动议将这好选题收入囊中。毕然说,丝绸之路要慢慢走,边走边写,需要好几年的时间。我说,好饭不怕晚,好作品我慢慢等。就这样一拍即合,这一等就近十年。《湖怪出来喽》率先写就,我把书稿拿给当时上小学的孩子读,他很着迷;如今丛书四册出版,当年的少年已成长为大学里的青年,作品中金虎、银虎的原型——与毕然一起行走丝绸之路的儿子小虎,如今也成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毕然行走丝绸之路,到今年已有17个年头,用她自己的话说,“从开始完成写作任务的游历到有规划有目的的行旅,我用身体力行的方式研读了丝绸之路这部绵延七千公里的大地之书”。一路上的遇见、惊奇、欢喜、困难,甚至惊险,全都化作了一个个生命的坐标,不但标记、引领着作家成长,也融入了她倾心为孩子们创作的“丝路童话”中。

在《湖怪出来喽》中,喀纳斯湖的湖怪从孤独的“破坏者”变为守护者,传递了“以善化恶,以爱破孤”的生命哲学;《沙漠寻宝记》里,金虎银虎兄弟与沙鼠部落在沙海中寻找宝藏,最终发现沙漠中真正的宝藏是“守护绿色、共生共荣”的生命智慧;《翼龙飞过魔鬼城》中,回归地球寻找生命密钥的翼龙在人类孩子的帮助下重获新生,隐喻了“生命互助、共克困境”的团结精神;卡拉麦里的野马王子在生存挑战与人类守护中抉择,《丝绸河的野马王子》启示了“成长是带着羁绊奔跑,互助共进才更有意义”的深刻命题。

2013年秋天,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今年6月17日,在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在主旨发言中首次提出“中国-中亚精神”。作为人类文明宝贵遗产的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丝路精神,是作家和出版人共同的使命与担当。沙漠、绿洲、古城,湖怪、化石、岩画,丝绸之路上的每粒沙、每阵风都在讲述神奇的传说和故事,而这些故事能够点燃孩子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之火、探究之心。丝路多元文化的互通融合,其中坚韧、顽强、包容、合作的丝路精神与气质也会浸润成长,印刻内心。

在今年6月的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我社举办了《丝路童话——讲给孩子的“一带一路”故事》的新书发布会,我和毕然第二次见面,从达成合作意向到丛书正式出版,十年的网络沟通,其中的甘苦酸甜,让我们觉得彼此仿佛就在身边,问候好像就在昨天。感慨之余,我们聊了要把这套书以少数民族文字和其他语种出版、润泽更多孩子的共同意愿。也许,这将是又一个美好的十年之约。

(孙卓然: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总编辑。策划编辑的《一个女孩朝前走》《珊瑚在歌唱》、“童年中国书系”等曾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年度“中国好书”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