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乘风起》创作谈:不该忘却的记忆
来源:中国作家网 | 陈天中  2025年08月01日10:06

《乘风起》(浙江教育出版社 2025年4月出版)

我曾祖父陈向黎是名乡贤,在莆田石塔老家享有很高的威望。我父亲曾经告诉我,曾祖父当年非常重视教育,期望通过“教育救国”来改变国家的命运。当时国家内忧外患,他出资在老家兴办学校,还先后将他的弟弟陈鸿恩、三子陈鼎峙培养成才。陈鸿恩之后赴美留学,在美国学习飞机驾驶,学成回国后成为中国第一代空军飞行员,后转民航在中国航空公司当飞行员。陈鼎峙在上海学习通讯,之后在中国航空公司当飞行报务员。抗战时期他们志愿加入“驼峰”空运,无数次飞越“驼峰航线”,为抗战做了大量工作。当年参加“驼峰航线”空运的中方空勤、地勤人员有千余人,空运初期,正驾驶员为美、英等外国飞行员,后来逐步由中国飞行员担任。陈鸿恩是“驼峰航线”的中方副主管,担任航线首批机长,是最早飞越“驼峰”的飞行员之一。1945年1月的一天夜里,一场罕见的风暴席卷喜马拉雅上空。当时十多架中国空军飞机正在穿越“驼峰”,这些飞机被恶劣天气影响全部坠毁在冰川雪峰之上,无一飞行员生还。陈鼎峙就在那晚的飞机上……他的遗骸被安葬在昆明市郊的抗日烈士陵园里,他牺牲时才31岁。抗日战争胜利后,陈鸿恩移居美国,1993年在美国病逝,享年93岁,遵其遗嘱骨灰安葬在莆田石塔老家。

听父亲讲述这段历史时,我当时的年龄还很小。那时候学校老师问我们,长大了要干什么?我竟脱口而出说要当飞行员,当空军飞行员。那是发自肺腑的志愿和理想,因为父亲讲述的这两位长辈早已在我心中成了榜样。后来走上社会去工作,才发觉小时候那个志愿和理想似乎早已被风吹去,被岁月磨蚀了。直到2009年父亲着手开始整理家谱,当时我已经在出版社工作,父亲便将家谱编辑任务交给我,这让我再一次有机会重温了家族两位长辈的英雄事迹。

每个少年都有一个飞翔的梦——像鸟儿一样自由地飞翔……那是少年人与生俱来的向往。父亲在我小的时候给我们做过一架风筝,风筝上还绷着一片极薄的竹片,放到高空中竹片被风一吹会嗡嗡响。我小时候也动手做过航模,开始玩的是用纸张折的滑翔机,利用橡皮筋将纸飞机弹射到空中,比一比谁的飞机飞得高。后来还玩木制动力牵线航模,是我按照一本航模书的制作方法做出来的。记得当时在大院里拉着绳子放飞模型的时候吸引了一大堆孩子来围观。抗战时期一定也有一群少年,他们向往蓝天,他们渴望自由,只是日本侵略者烧毁了他们的家园,剥夺了他们家人的自由甚至是生命。于是长大了他们为自由而战,为祖国而战。他们中的一部分便飞向蓝天,用战斗机的机枪和炸弹与日本鬼子对话。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杭州发现了笕桥这个地方,看到这里有座中央航校纪念馆,还有中央航校遗址醒村爱国馆,发现了许多中国第一代飞行员的故事,我心中的火花瞬间被点燃。这所学校毕业的学生几乎全部牺牲在抗日战场上,诸如刘粹刚、陈怀民等,他们血染长空,有的连遗骸都找不到。从1937年到1945年日本投降,中国空军牺牲了四千余人,他们牺牲时平均年龄才二十二三岁。

父亲利用修家谱的机会梳理了前辈们留下的印迹,我想,我应该让这些印迹活过来,哪怕只是活在文字里。

我们不应该忘却先辈们奔赴国难的背影,那份国仇家恨应该被记住,他们的牺牲应该被后代们永远记住。于是我决定动笔写一部他们的故事。我大量收集笕桥中央航校的资料,翻阅中国第一代飞行员的档案,就有了创作这本小书的冲动。

如今我们即将迎来抗战胜利80周年,当年幸存的飞行员已经都不在了吧!之前70周年纪念时在福州去过抗战纪念馆,记得当时还有健在的老兵在家属的陪同下参加了纪念活动。这些老兵已经八九十岁垂垂老矣。十年过去了,别说老兵,就是普通人能活过百岁的又有几人?好在国家没有忘记他们,有人民,有纪念馆记住了他们,历史记住了他们。曾经年轻的空军飞行员们用血肉之躯守护过国家,守护了我们的周全,我们未见其面却蒙其恩,我们不能也不应该忘记他们。

这部小说是根据中国空军发展初期的一小段历史,结合当下青少年对航空的兴趣,以我小时候经历过的一些事为素材写就的。其中故事主线是根据抗日战争英雄、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吴其轺的部分真实经历来构建的。吴其轺击落过5架日机,4次成功飞越死亡之线“驼峰航线”,自身也曾被击落过3次,幸而大难不死,获得盟军司令部的特别嘉奖,被授予“飞行优异十字勋章”和“航空奖章”。1945年9月9日,中国战区日军投降签字仪式上,吴其轺作为美军援华空军的分队长,带领他的队员坐在会场的第一排。1949年他起义回国,曾在北京南苑机场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教官,是新中国空军发展的奠基者之一。之后他淡出人们的视野,在杭州一家手套厂蹬三轮车……直到1980年,人们才发现他是抗日英雄。在故事支线上融入了高志航、刘粹刚、李桂丹、陈鸿恩、陈鼎峙等飞行员的真实战例,故事采取双线推进方式来叙述,通过一老一少的互动,全景式再现了抗战时期中国飞行员抵抗侵略者的悲壮画卷,其中写到的几个场景也让我深深震撼而热泪盈眶。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华儿女不屈不挠、浴血奋战,以巨大的牺牲换来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中国共产党凝聚全民族的力量,在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团结了广泛的爱国抗战力量抗击日寇,其中就包括笕桥中央航空学校郑少愚这样的飞行员。

我觉得这些历史是非常值得书写的,这些英雄也是应该被后代们记住的。这部作品算是我在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献给他们的礼物吧,算是用我微不足道的方式来表达对他们的敬意吧!

“得遂凌云愿,空际任回旋,报国怀壮志,正好乘风飞去!”

中国空军英雄永垂不朽!

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而作出巨大牺牲的英雄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