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止的夸父》:“小泗岛的夜如铁板一样黝黑生冷”
这篇小说启动的原因大概有这么几个:
首先是缘于2021年年底,我大学毕业时的福建之旅。当时我们去了福建平潭岛附近的一座小岛,叫东庠岛,需要从平潭岛东北部的流水码头坐车前往。岛上几乎没什么旅游开发的痕迹,游人和居民都很少,主要是一些老人,守着上了年岁的石头厝,一户住一个落单的老人。我在岛上住了一晚,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孤独。尤其是在夜晚时分,我站在石头厝二楼俯瞰,漆黑一团,远处偶尔闪烁几点光。海风霹雳啪啦拍窗户,海浪一阵阵低吼。岛上的黑夜就像一个偌大的黑洞,对我有莫名的吸引力。我既孤独,又兴奋。黑夜的岛屿——我忽然想为我的故事搭建一个发生的舞台,我觉得这样的地点、这样的意象格外迷人。
其次是在2022年冬天的北京,我再一次感觉到了孤独。那时我刚到北京读书,没有什么朋友。我不喜欢北京的深秋与冬天,没有阳光我将无法光合作用,没有温度的冷风自带一种凄凉的气质,尤其是深夜一个人骑自行车或者散步经过铺了一层又一层银杏叶子的道路,我会感到格外的孤独。我当时就想着如何对抗这孤独。于是,我采用了跑步的方式,虽然在冬日里跑步是一件非常折磨人的事情,但比起对孤独的忍耐,跑步又变得有些轻松,包括嗓子里冒的那种咸腥味好像都能忍了。所以从那时起,我经常在冬夜里跑步,用跑步来对抗孤独。于是,我在小说里写到了跑步,也用到了夸父的意象。传说中,夸父一直在跑步,所以我就想如果夸父停下了会怎么样?一定会被孤独所困扰。不断地奔跑是为了躲避如影随形的孤独。
此外,小说里还写到我的一位老同学,他一直都很优秀,高中时在竞赛班,后来考上了一所很好的大学,学的是八年制医学专业。后来,再听到他的消息的时候,他已经休学了。
当然,由于这篇小说的启动点过多,导致我在写这篇小说的时候常常感到过于复杂,难以整合。
转眼间,离这篇小说落成已过去了快三年的时间了。这三年里,我都像是一个无法静止的夸父,不断地向前奔跑。但我还记得最初的那个深秋夜晚,我在学校的图书馆里用四五千字定格下最初那个奔跑形象的场景和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