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格桑花一样绽放》:待细把江山图画
在许多人的心目中,从事野外测绘是一种十分浪漫、又接地气的工作,正如印在《像格桑花一样绽放》这部小说封面的那句“导语”:测群山伟岸,绘山河素颜。在我的想象里也是如此:年轻的测绘队员们扛着仪器、背着背包,用自己的双脚去丈量祖国壮丽的山河大地。到了夜晚,就在满天璀璨的星光下,在天地通明的大月亮地上支起帐篷宿营,帐篷四周有噼啪作响的燃烧的篝火……
而实际上,从事野外测绘决非人们想象的这么轻松和浪漫。这项工作离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也并不那么十分遥远。正如小说里写到的:比如说,在云南昭通要开通一条隆黄铁路,要跨越四川、云南、贵州三个省,地形多变、沟壑纵横、地貌复杂,如果没有测量队员提前测量到的数值,施工方能开工吗? 又比如,我们看到的任何形式的地图,无论是以前的纸质地图,海慧寺手机上的电子地图,那都是测绘队员一步一个脚印测出来的,每一个地点后面都“站着”好多的测绘队员呢! 再比如,我们国家向太空发射的各种卫星中,有不少卫星的在轨检校工作,也是国测一大队承担的。
《像格桑花一样绽放》这部小说,采用半纪实、半虚构、虚实结合的叙事方式,以一个赫赫有名的英雄测绘集体——国家自然资源部第一大地测量队(简称“国测一大队”)的英雄儿女们为主人公原型,从两个少年的视角,讲述了新中国几代测绘队员几十年来为国家安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测绘保障的故事,塑造了几代测绘队员的英雄群体形象。
小说以两个少年冬冬和夏天,分头奔赴新疆和西藏,去寻找各自当测绘队员的爸爸,作为两条并行的叙事线索。在一路疑问、一路寻找、一路发现和感知的曲折过程中,国测一大队几代测绘队员鲜为人知的日常生活,乃至不惜为祖国测绘事业献出了年轻生命的奋斗故事,在两个少年的心中一一“拼接”起来,同时也像一幅壮丽的青春画卷,展现在读者面前。最终,两个少年在充满好奇和惊叹的旅程中,切身体会到了测绘工作的艰辛与付出,也深深理解了作为祖辈、父辈的测绘人的骄傲与光荣。
美好的故事就是光亮,就是润物无声的春风细雨。经历了一次漫长的寻找之旅,两个少年,仿佛都在一个假期里长大了。两个少年的心胸,也获得了从未有过的宽阔与坚定。“像格桑花一样绽放”的不仅是少年的笑容,更有他们豪迈和远大的人生理想:要接过祖辈和父辈手中的“接力棒”,拥抱群山与江河,成为未来新一代测绘群山壮丽、丈量万里江河的测绘队员。正如少年冬冬在日记里所写:“我希望,自己也能像花儿一样在草原自由绽放,像雄鹰一样在蓝天展翅飞翔。”几乎同时,夏天也在日记写道:“我的爸爸,并没有带我去看过世界,但我在他身上看到了世界。”
难得的是,作者高鸿有着丰富和深厚的野外测绘工作体验和积累,对这个领域的人物、故事和细节如数家珍,所以小说写得真实鲜活,生动且有力度。
小说里有密集和鲜活的测绘生活细节,没有亲身体验的作家,是想象不出来的。例如这样一些描写:“爸爸说,有一次他们还被迫在西藏当了一回‘团长’,冬冬纳闷儿,爸爸的单位不是部队,怎么还有团长呢? 原来,这个‘团长’的意思就是在荒郊野外过夜时,要把身体团起来,大家戏称自己是‘团长’。”
描写队员们测量珠峰的情景:“我们测量队不是普通的攀登者,每人身上还得背几十公斤重的仪器,每走一步都十分困难,我记得在6450米以后,我们碰到了一个几十米高的冰壁,人必须爬上去才能设测量点,如果一不留神滑下去,肯定会坠入万丈深渊。在那里,我们用了整整4天才完成测量。”还有,“让夏天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在西藏见到的这些测绘队员,好几位都是‘90后’,还都参加过2020年珠穆朗玛峰的高程测量。”夏天的爸爸夏立,是一位参加过两次珠峰测量的测绘队员,他对夏天讲到过自己经历中的一个细节:有一次为了快速获取数据,他不顾手指冻伤会被截掉的危险,关键时刻,毅然摘掉鸭绒手套,心里也做出了最坏的准备——即使牺牲在珠峰,也要完成任务……
测绘队员们常年生活在野外,对瞬息万变的自然气象与物候,有着特别的敏感和适应能力,小说里也多次写到这样的细节。比如:“突然,令人意想不到的大风来了。南湖戈壁又叫‘百里风区’,因为它的北边是天山,天山的冷气流下沉,戈壁滩上的热空气升腾,空气对流后形成大风,所以这里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刮大风。”那么,遇到这样的大风天怎么办呢? 如果没有真实的生活体验,我们可能会想象,这时候勇敢的测绘队员们会挺身而出,与大风沙搏斗。但真实的情景却是这样的:“风整整刮了两天两夜,帐篷外昏天黑地,一步之外就什么也看不见了。他们窝在帐篷里,除了啃几口硬硬的饼干喝几口水,什么也做不了。”这样的描写才是真实可信的。
在这部小说诞生之前,野外测绘这个题材几乎很少进入儿童文学创作者的视野,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儿童文学创作者大都不熟悉这项工作性质,无法进入这个题材领域。因此,这部小说也填补了新时代儿童文学题材上的一个空白。主题出版在很大程度上扩展了儿童文学的题材范围,使儿童文学的题材变得更加丰富、广博和多样化。这种景观,也可描述为“重大题材的儿童文学化表达”,诸如红色历史、爱国英雄、传统文化、地域民俗、山乡巨变、生态文明、大国重器、国防安全,还有我国在野外测绘、宇宙航天、深海探测、量子通信、地球遥感探测等科技领域的奋斗故事和伟大成就,以及与这些题材息息相关的壮阔的时代波澜,皆如绚烂的画卷一般,一一铺展到了少年读者们的眼前。
“只步测河山,丹心绘社稷。”我非常赞同新蕾出版社在小说的发布会上写到的这两句话。它向读者清晰地表明,这是一部生动形象的、充满家国情怀和少年励志精神的小说。读完这部作品,我也想到了爱国诗人辛弃疾的一句诗:“待细把江山图画”。群山伟岸,英雄辈出;重整大好河山,看我未来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