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大宋花事》:在历史与花香中探寻诗意
来源:中华读书报 | 季米  2025年07月07日09:34

沈胜衣的《大宋花事》宛如一幅精美的画卷,将花卉与历史巧妙地交织在一起,以细腻而深情的笔触勾勒出大宋时期的花事盛景,同时也彰显了作者在花事散文创作上的独特魅力。

在书的序言《一枝依然笑插鬓》中,沈胜衣开宗明义地阐述了创作本书的宗旨:“聚焦花木文化,对与植物相关的宋朝人物、故事、作品和风尚,做一点相对小众但切实有趣的挖掘和解读。”他以多元化的视角展开叙述,既有对花卉本身的细致描绘,也有对相关人物的生动讲述;既有对书籍的深入解读,也有对游历的精彩记录;既有对社会文化的广泛议论,也有对独特现象的专题剖析;既有正面详尽的植物笔记,也有旁逸斜出的草木勾连,全方位、多维度地呈现了宋代花事的缤纷多彩。沈胜衣在创作中秉持“以宋说宋”的理念,大量引用宋人的文字和书画作品,沉浸于宋史、宋花、宋人、宋文所构成的缤纷世界之中,为读者开启了一扇通往大宋花事的奇幻之门。

沈胜衣的花事散文一直以来都以细腻、深情且富有文化底蕴而闻名。在他的笔下,花卉绝非单纯的自然之物,而是承载着丰富情感与深厚文化的符号。在《大宋花事》中,这一特色被展现得淋漓尽致。书中广泛引用了宋代的诗词、绘画、文献等珍贵资料,将花卉与历史紧密相连,相得益彰,揭示了花卉在当时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在那个时代,花卉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装饰,更是文人墨客表达情感、寄托理想的重要载体。沈胜衣通过对这些历史资料的解读,让读者看到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大宋世界,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的花香之中,感受着历史的温度与文化的魅力。

簪花在宋代是一个极具特色的文化细节,也是沈胜衣在《水浒草木状》一文中浓墨重彩描绘的内容。宋代簪花者不分男女和年龄,各个阶层的人们都会簪花,这一风俗在《水浒传》中也有生动的体现,其中蔡庆的绰号就叫“一枝花”,浪子燕青“腰间斜插名人扇,鬓畔常簪四季花”的形象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阮小五更是“鬓边插朵石榴花”,其他还有“柴进簪花入禁院”,宋江菊花会“鬓边不可无黄菊”等。端午节簪石榴花,重阳节簪菊花,登科及第更要簪花骑马,簪花在宋代已经达到了宫廷典仪的高度,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体现了当时人们对花卉的喜爱与推崇,也反映了花卉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宋代文人对花卉的喜爱与赞美更是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发展出了系统化的“花品”标准,将花卉分为不同等级,对应着人格理想的不同面向:梅之清高、兰之幽贞、菊之淡泊、莲之洁净,花卉成为了道德情操的可视化象征,一种可以亲手栽培、朝夕相对的价值载体,体现了当时文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与独特追求。

沈胜衣的散文文字流畅自然,富有诗意,他能够将复杂的历史文化知识以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给读者,让读者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领略到文化的魅力。同时,他的散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逻辑清晰,能够将花卉与历史、文化、生活等多个方面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既能感受到一种审美的满足,又能获得知识的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