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传统与新变:人工智能时代的江西网络文学
来源:《创作评谭》 | 彭民权 何闯  2025年05月20日08:52

主持人语:随着媒介的变化,网络文学也在迅猛发展,日新月异。特别是近两年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使得网络文学呈现出迥然有别的特色。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江西网络文学呈现出哪些变化?又将走向何方?近年来,江西网络科幻小说突飞猛进,成绩斐然,网络科幻小说有哪些特色?未来发展如何?江西“90后”网络作家近年来成长迅速,已然成为网络文学创作的主力军,新生代江西网络文学作家在创作特色上有哪些不同?此外,江西网络文学在影视转化、IP改编上有哪些特色?网络文学在体制化上呈现何种趋势?诸多问题都值得探讨。我们将以学者与网络文学作家对谈的方式,聚焦若干主题,力求呈现江西网络文学的创作版图,展现江西网络文学的独特魅力。

——彭民权(江西省社会科学院)

一、江西网络文学的特色

彭民权(以下简称“彭”):您和我都曾写过文章,梳理江西网络文学二十年的发展历程。在您看来,江西网络文学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呈现一个什么样的发展脉络?取得了哪些成绩?

何闯(以下简称“何”):我将网络文学发展的二十多年,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萌芽时期(1998年至2002年)、PC互联网时期(2003年至2009年)、移动互联网时期(2010年至2014年)、IP流量时期(2015年至今)。江西网络文学在每个发展阶段,都踩准节拍、昂扬奋进、成绩斐然,涌现出不少推动全国网络文学发展的领军人物。2000年首发的长篇小说《悟空传》被誉为“网络第一书”,作者正是南昌作家今何在。2017年,胡润公布了原创文学IP价值榜,江西作家今何在、方想、慕容湮儿、贼道三痴等人的作品均在榜上,时年二十六岁的慕容湮儿是榜单上所有作家中最年轻的一位。从移动互联网早期崛起的净无痕、九灯和善、上山打老虎额、夏言冰、纯情犀利哥、阿彩、百里玺等“资深大佬”,到时下从流量时代突围而出的狐尾的笔、天瑞说符、红刺北等当红新锐,无一不是全国网络文学浪潮顶端的弄潮儿。简而言之,江西网络文学在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的每个阶段,从不缺席,一直走在前列。

彭:我在写《从自由生长到流量时代:新世纪江西网络文学二十年》一文时,一直在思考:江西网络文学高速发展二十多年,它究竟有什么特色?或者说,在中国网络文学生态版图中,江西网络文学如何与其他地域的网络文学区分开来?在我看来,可能是生长在江西网络文学作家骨肉里的地域文化因子。我在那篇文章中提到了早期江西网络文学作家夏言冰的《寒蝉变》对现代陶瓷工业的书写以及撒冷的小说开篇往往都在江西。近两年,我又看到阿彩的新书《飞流之上》对景德镇陶瓷技艺与老匠人的书写,新生代作家红刺北的《第九农学基地》将农业技术融入科幻题材中,都充满浓厚的江西地域色彩。从人文地理到文学地理,或许是区别地域网络文学的重要元素之一。您认为,在中国网络文学的生态格局里,江西网络文学有哪些特色?

何:江西网络文学能一直保持强劲的发展趋势,和江西本土深厚的历史底蕴以及江西老表特有的精神气质有关,由此也孕育出江西网络文学的一些特色。

第一,历史类网文比较突出。江西在历史上人文鼎盛,唐宋八大家就占据三席。到明朝时期达到巅峰,书院数量占据全国五分之一,有“朝士半江西,翰林多吉水”之说,先后有解缙、杨士奇等十八人出任宰辅,掌控了大明一个半世纪。由于这种历史底蕴,孕育出了大量写历史类网文的大咖,尤其是写出了不少以明朝为背景的佳作。如贼道三痴的《雅骚》《清客》《活在晚明》,上山打老虎额的《明朝败家子》《庶子风流》《锦衣》等。

第二,善于运用道教文化。江西道教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东汉张道陵、三国葛玄、晋代许逊均在江西修仙立派。道教的祖庭圣地“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江西的占有率居全国前列。道教有四大法坛,其中三大法坛在江西。江西网文作者对道教文化耳濡目染,很自然地就将其呈现在小说之中。比如净无痕的《伏天氏》中“人皇立道统,圣贤宗门传道”的设定与道教传承的文化内涵契合。狐尾的笔创作的《道诡异仙》,更是从主角到小说中各种势力,从小说人物展示的道法神通到作品背后的哲学思想,无一不是立足于道教文化的基础之上。

第三,从作者本身到作品内容都浸透着江西“老表”精神。江西老表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重义守礼、尊师重教;在宗教文化的融合下,海纳百川、道法自然;在移民文化的造就下,坚韧不拔,团结奋进;在红色文化的孕育下,忠心爱国、无私奉献;在农耕文明的培养下,勤劳踏实、眷恋乡土;在商业文化的促进下,诚实守信、勇于进取。正是因为这种“老表”精神,江西网络作家普遍比较低调,很多爆款作品,如果不是深入去探究,我们都不知道作者是“何方神圣”。甚至有些身边的朋友用“马甲”写出爆款作品,我们也一无所知。我经常开玩笑地说,网文中“逆袭打脸”的套路,对江西作者而言,是本色演出。江西老表勤劳踏实又海纳百川的性格,在江西网络作家身上也体现得淋漓尽致。很多江西网络作家还在创作初期,我就认识,除了个别出道即巅峰的“大佬”,很多作家都是默默地笔耕不辍,虚心向省内外名家学习,蛰伏多年后,终于一飞冲天。这些作家的作品内涵也极具江西“老表”精神,比如今何在的《悟空传》中那股“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的抗争精神,正是江西“老表”的“红心”与“道心”的集中表现。

二、近年来江西网络文学的新变

(一)免费平台流行后的江西网络文学创作

彭:在我们关于江西网络文学二十年的文章中,免费平台的出现并没有占据太大的篇幅。原因很简单,免费平台在我们写那两篇文章的时候虽已崭露头角,但还没对传统的收费平台产生结构性的冲击。但近几年,免费平台如番茄、七猫的迅猛发展,大大冲击了传统的网文市场,甚至可以说,免费阅读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网文的创作模式、营销模式,在免费阅读与流量时代,江西网络文学发生了哪些变化?据您所知,有哪些知名江西网络文学作家转道免费平台?又取得了哪些成绩?

何:免费小说阅读平台出现初期,很多网络作家担心版权和收益等方面受损,曾经集体进行抵制。如今再看免费阅读,终究还是利大于弊。免费平台为网文作家打通了下沉市场,将蛋糕做大了。每次网络平台的变革,都会让一批新人逆袭崛起,让一批旧人换装前行,我们江西网络作家也接住了这波红利,先后出现了不少大大小小的爆款作品。如男频作品中,小殇殇的《高手下山,我有九个无敌师父》和万剑一的《山村开局娶村花》分别荣登番茄小说阅读榜第二名、第二十四名。钟小发的《狂龙下山》登顶掌阅热度榜第一。女频作品《绝世萌宝:天才娘亲帅炸了》在番茄小说累计两千万上书架,女频阅读榜第二名。但是江西网络作家低调的性格,在免费平台时代表现得更加突出,新人爆款后还继续蛰伏,知名作家换装爆款了也拒绝宣传,因此我们很难有一个直观具体的统计数据。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无论行业如何瞬息变化,江西网络作家都像弄潮儿一样,在起起伏伏的浪潮之上不弱于其他省份,尽情挥洒这片热土上沉淀千年的才情。

(二)近年来江西网络文学的纸质出版

彭:近些年,随着媒介的更新迭代,尤其是数字媒介的日新月异,纸质媒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渐没落,纸质出版出现了巨大的变化,网络文学的纸质出版也不容乐观。据我所知,近两年江西网络文学只有少量作品实现了纸质出版,如阿彩的《飞流之上》等。当然这主要是因为纸质媒体大环境的转变,还有从网络文本落地为纸质文本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限制等因素也阻碍了网络文学作品的大量纸质化。身为业内人士,据您所知,江西网络文学作家近些年在纸质出版方面有哪些代表作?在您看来,未来纸质出版会如何发展?

何:江西网络作家的纸质出版在早期非常繁荣,出过许多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书。如南昌作家今何在的《悟空传》被誉为“网络文学第一书”,是现象级的网络小说。早期在天涯社区写作的宜春作家欧阳娟,从网络走向纸质出版,小说《交易》热销十万册。抚州作家慕容湮儿的《倾世皇妃》改编为同名连续剧,并在湖南卫视播出,其纸质出版书在市场上风靡一时。抚州作家木子喵喵的《竹马钢琴师》,出版销量达三十万册,还荣获第五届华语言情小说大赛“最畅销图书作品奖”,并被改编成电视剧。其另一本小说《泽木而栖》,首印销量二十万册。木子喵喵也因此于2017年登上第十一届中国作家富豪榜。另外,安以陌、星野樱、池灵筠、逍遥红尘等一大批江西网络作家都出版过诸多热销书,有些还热销海外。

近年来,整个纸质出版市场式微,我省网文纸质出版虽然也有所降温,但成绩依然不俗,大神们出版的纸质书持续热销,还获得不少奖项。以阿彩为例,她的作品《飞流之上》入选中宣部2024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孤凰》外文版荣登韩国市场畅销榜前十,荣获咪咕阅读海外畅销作品,有声播放量二点三亿;《九杀》荣获第五届“金熊猫”网络文学奖长篇单元银奖等;《神医帝妃》荣获2022年第六届谷雨文学奖。因为这些不俗的成绩,阿彩还获得第五届茅盾新人奖(网络文学组)提名奖,真是大放异彩。

另外红刺北也风头正劲,近年出版了多部纸质书,其中《砸锅卖铁去上学》荣获第三届泛华文网络文学金键盘奖。另外我非常喜欢她的《第九农学基地》,此书融合了种田文和末世文等多种类型元素,入选2023年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重点作品扶持项目,荣登2023年“中国网络文学影响力榜”。

近些年,随着人们阅读习惯的多元化,大家对纸质书的未来比较悲观,以为未来纸质书会被淘汰。但是这两年出版行业积极转型,通过直播带货模式使得图书销量大增,2023年整个图书零售市场码洋规模为九百一十二亿,同比上升百分之四点七二,其中抖音全年销售了四亿单图书。另外,某网红直播带货某文学杂志,一下带动了近八万份订阅。这些数据和现象让我觉得纸质书虽然失去了过去“一统天下”的优势,但是纸质书从阅读体验到社交属性等方面有诸多不可替代性,新型的视频直播带货等模式又能让纸质书的拥趸更方便快捷地购买到心仪的书,所以,纸质图书一定不是最早被淘汰的行业,还能繁荣很多年。

(三)近年来江西网络文学的影视改编

彭:2000年以来,网络文学在与传统文学的竞争中处于上风,甚至一骑绝尘,关键的一环即在于纸质出版市场对传统文学的巨大优势,动辄百万册的销量令传统文学望尘莫及,市场的选择令网络文学走向了前台。而近些年,网络文学在影视剧改编上占据半壁江山甚至更多,也令网络文学的影响力日益增强。据您所知,近几年,江西网络文学在影视剧改编上有哪些代表作?随着影视改编的流行,江西网络文学创作有了哪些新的变化?

何:江西网络文学改编的作品不少,早期有今何在的《悟空传》、慕容湮儿的《倾世皇妃》等。近几年有净无痕的作品《太古神王》被改编为同名电视剧。该剧由盛一伦、王子文、向佐主演,于2020年播出。纯风一度有两部小说被改编为电视剧,分别是《奈何BOSS要娶我》和《一不小心捡到爱》。《一不小心捡到爱》由赵露思、刘特主演,于2021年播出。另外木子喵喵等不少作家的作品也先后被改编成了影视剧,还有更多作家直接参与了影视剧的编剧。不过在影视改编方面,江西网络文学创作没有明显的新变化,作品在阅读平台成了爆款才会有影视改编的市场,通常不会本末倒置。

(四)近年来江西网络文学的动漫、游戏改编

彭:网络文学在动漫、游戏改编上有着天然优势,这也是其长期保持青春底色的法宝之一。据您所知,近些年,江西网络文学作家在动漫、游戏改编上有哪些亮眼的作品?您觉得,适合动漫、游戏改编的作品有哪些特征?

何:近些年,净无痕的《绝世武神》《太古神王》,纯情犀利哥的《独步逍遥》《诸天至尊》《武映三千道》,犁天的《三界独尊》,半醉游子的《陨神记》等一大批江西网络作家的作品均被改编为动漫和游戏,成绩都非常亮眼。如《独步逍遥》的动漫作品,累计播放次数超五十亿次,荣登过腾讯动漫热播榜前三。《武映三千道》的动漫作品,累计播放次数超十亿次,稳居腾讯动漫热播榜前十。

我从2009年开始参与过多部网络小说的影视改编,其中一个比较深刻的体验是,由于表现形式的不同,影视改编必须对小说原著进行大量修改,而动漫则更能贴着原著情节演绎,可以更大程度地还原小说原著。所以我们立项去做一部网络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剧和动漫时,往往不是因为这部作品有多少适合改编的特征,而是这部网络文学作品究竟有多火,其改编版权费是否有性价比。在这个流量时代,“火”才是一切衍生产品的开始。所以作家应该专注于小说本身的创作,创作时不要有与小说无关的杂念。

(五)近年来江西网络文学的体制化进程

彭:近些年,网络文学一个很明显的特征是融入体制的进程大大加快,传统文学体制化的诸多表征,如加入作协、评奖、文学史、经典化等,都可以在网络文学这里找到。江西网络文学作家协会业已成立,各地级市也陆续成立了网络作协。据您所知,江西各地成立网络作协的情况如何?近几年,江西网络文学作家所获代表性奖项有哪些?

何:在十多年前,江西各地的作家协会就发现我们的网络小说作家群体非常庞大,并且成绩突出,于是就陆续设立网络文学委员会,让网络作家更有归属感。近年来随着网络文学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迫切需要团结引领这个群体,江西各地级市(萍乡市网络作协还在筹备中),陆续都成立了市级网络作协,江西省网络作协也于2021年10月25日在南昌成立。

江西网络作家成绩非常突出,资深大神的代表性奖项就不再赘述,单说这几年新崛起的三位大神——天瑞说符、狐尾的笔、红刺北。天瑞说符凭借《死在火星上》《我们生活在南京》《泰坦无人声》,分别在2019年、2021年、2023年三获中国科幻银河奖,另外他获得了第十四届华语科幻星云奖、第五届茅盾新人奖·网络文学奖。最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11月,其作品《我们生活在南京》又获得了中宣部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狐尾的笔的作品《道诡异仙》获得了第四届泛华文网络文学金键盘奖,并荣登中国小说学会2023年度中国好小说网络文学榜首、中国网络文学双年榜(2022—2023)男频小说榜首,其本人也因此获得2024年阅文全球华语IP盛典“年度新锐作家”等奖项和殊荣。红刺北作品《砸锅卖铁去上学》2022年11月获得第三届泛华文网络文学金键盘奖,2024年4月其另一部作品《第九农学基地》入选2023年度“中国网络文学影响力榜”网络小说榜、2023年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重点作品扶持项目等。

(六)近两年江西网络文学的短视频、短剧创作

彭:近两年,网络文学出现一个新的变化,即短视频化、短剧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网络文学作品的短视频、短剧改编,二是网络文学作家转战短视频、短剧赛道。据您所知,江西网络文学在短视频、短剧市场有哪些表现?在您看来,这种新的变化会给网络文学创作带来哪些影响?

何:短视频、短剧和网文的关系比较密切,因为二者的受众群体在需求方面是相同的,都迫切需要从网文和短视频、短剧中获取情绪价值。自从有网络后,就有金句:“得情绪者得天下!”创作者迎合大众情绪去做内容,基本就能获得流量和认可。网络文学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将这一点运营得非常成熟,就像传统武术发展千年,最后凝练成了套路。所以网文其实是短视频、短剧的师父,只有师父引领徒弟,徒弟很少影响师父。师父的作品该怎么创作还是怎么创作,但是短视频、短剧成了“风口”,师父也不介意参与其中。

在短视频、短剧发展的初期,我省就有不少作家早早创建文化公司,进军短视频和有声阅读等市场。比如上饶作家“90后”村长创立江西怀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现改名为湖南万瀑飞流科技有限公司),旗下有“奇喵君故事”“怀谷文化”“网文有声”等品牌,为国内头部有声品牌。出品的《全球强者欠我赊刀债》《离婚后龙王归来》等影视作品,一度占据短剧周榜充值第一名,在抖音话题度破亿。宜春作家徐航则在2021年开始发力,先后创立了江西书中文化有限公司和江西慧眼独剧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从剧本创作、短剧拍摄到短剧发行销售自给自足,与番茄、点众等公司深度合作,打造出诸多短剧项目,其中《美女总裁欠我赊刀债》单周流水超过两千六百万,一度成为短剧界的标杆。近期上山打老虎额、纯风一度、丑牛联手进军短剧市场,在四个月内,上市十二部短剧,其中四部销量超两千万,四部超一千万,爆款率持续在百分之六十六以上。其中《退休返聘之一鸣惊人》全网热力值排名第一。师父们出手,果然就是降维打击。江西网络文学群体中进军短剧市场的作家还有很多,也出过许多爆款,在此不一一列举。

(七)人工智能对江西网络文学的影响

彭:随着ChatGPT的异军突起,生成式人工智能迅速风靡全球,影响及于社会的方方面面,尤其对艺术创作,如绘画、音乐、短视频、诗歌、短篇小说创作等,产生了全方位的冲击。限于技术的成熟性,人工智能尚无法对作为超长篇代表的网络文学产生冲击。但随着2024年以来技术的日趋发展,长文本的生成已然变为可能,尤其是已然有AI生成长篇网络文学文本的实验,诸多网络文学平台也开始了AI技术的应用与训练,不少作家也将AI应用于日常的写作过程中。您认为,网络文学界全面接受AI的时代会不会到来?据您所知,江西网络作家接受AI的程度有多大?AI给网络文学带来了哪些变化?

何:AI迟早会替代模板化、格式化较为明显的文体,比如新闻资讯、财经数据报道等。但是AI有局限性,很难替代更多文体。目前AI写的那些长篇小说,缺乏逻辑连贯性,情节发展缺乏合理性和必然性,甚至会出现前后矛盾、人物性格不统一的情况。AI缺乏真正的创造力和情感理解,这些正是小说创作最重要的部分,所以在AI还没有独立思考之前,AI无法写出合格的小说。但是AI如果有独立思考了,人类估计就要上演电影《终结者》的剧情了。不过随着AI的进一步开发,网络文学肯定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至于究竟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三、江西网络文学的未来

彭:江西网络文学历经了早期个人自由书写到收费平台与资本逐渐介入的时代,又经历了免费平台与收费平台几分天下的时代和如今的人工智能时代,正如您所说,江西网络作家一直屹立于潮流之上,肆意挥洒才情。人工智能时代,短视频、短剧的创作更为便利,“AI+短剧”给网络文学带来的影响巨大。作为长期见证并亲身参与网络文学时代变迁的从业者,您认为,人工智能时代的江西网络文学将走向何方?

何:我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写作的,全程亲历所谓网络文学的“诞生”。在我看来,所谓网络文学,其实就是金庸、琼瑶、黄易们换了一个更科技的平台写作,形式随着不同的阅读方式而调整,内容贴着不同时代的情绪去拉扯。表面看有翻天覆地的变化,本质其实都是一样的。网络作家们不要被眼花缭乱的科技和层出不穷的形式迷惑,一切变化,都是工具的变化。作家们把握核心的本质,不管走向何方,顺着科技的发展,携手与时俱进就行。

(作者单位:彭民权,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江西社会科学》杂志社;何闯,江西省新余市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