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话剧《人世间》将迎来100场演出
来源:中国作家网 |   2025年05月19日11:41

原著作家梁晓声亲临

5月23日至25日,茅盾文学奖经典之作《人世间》改编话剧第100场纪念版演出将在天桥剧场完成一次跨越时空的深情回眸,原著作者梁晓声将亲临现场。

8fa09883514f1a11bad4b53fb623002

2021年5月,话剧《人世间》在北京首演,演出结束后,作家梁晓声在舞台致辞时表示:人类不灭,话剧就应该永存。今年,话剧《人世间》迎来了100场演出,再次与观众共赴“光字片”之约。四年来,从北京天桥到新疆草原,从黄浦江畔到鸭绿江边,上百位《人世间》演职人员、数千件戏服道具一起,巡演超过40座城市,见证着人世间一路的风景。

IMG_258

这部话剧像一面镜子,让每个平凡人都看见镜中的自己。巡演过程中,当郑娟跟春燕说出“人眼睛是黑的,心是红的,眼睛要是红了,心就黑了”时,当周秉昆拿着泥盆哽咽难言时,观众席此起彼伏的抽泣证明,真正的艺术永远生长在生活的褶皱里。在流量至上的年代,《人世间》用百场坚守诠释了何谓经典的力量。主创团队表示,2025年的百场纪念演出将始终坚守初心,精益求精打磨演技,刻画好普通百姓平凡生活的精神质地。

IMG_260

演出剧照

从文学圣殿到戏剧殿堂

2019年《人世间》刚获得茅盾文学奖时,没人能想到到这部百万字的中国百姓生活史,会在两年后化作舞台上流动的光影。北京人艺的艺术家们在排练厅里反复叩问:如何用三个小时浓缩半个世纪的沧桑?如何在方寸之间安放千万人的悲欢?

导演杨佳音至今记得初读剧本时的震撼,周秉昆不是传统意义上英雄,却是每个平凡中国人灵魂的镜像。最终的戏剧呈现突破了传统改编的窠臼——没有宏大的舞台装置,用多媒体光影在舞台上编织出光字片的四季轮转;没有刻意的煽情桥段,而将时代密码融进生活琐事之中。

在剧院的后台,演员李小萌曾对着镜子练习郑娟的微笑,这个笑容要像盐碱地上的野草,既有韧劲又透着温润。从2021年北京首演到2025年的百场里程碑,每个角色都在观众的凝视中生长。当舞台上的老式站牌穿越时代,幕帘上的雪花化作漫天飞舞的祝福,观众恍然看见舞台剧与人生的完美共生。有观众评价这是几十年人生熔炼成的一场大戏,《人世间》的话剧改编,不仅保留了每个主要人物的一生脉络,清晰不乱,还把情感和舞台之美凝练到了相当的浓度,可见导演和美术的功力。

新疆站的演出后,一位观众慨叹道:“你们演出了我们三代人的故事”,道破了《人世间》跨越地域的生命力:在广州大剧院,观众表示舞台上的酱油厂“和我爷爷上班的地方一模一样”;在哈尔滨大剧院,有特意搀着高龄的爷爷奶奶前来体验这场“这比纪录片还真实”的话剧。更令人动容的是那些自发形成的仪式——在每场演出结束合照环节时,剧场穹顶都会悄然亮起近千盏小灯,宛如星河呼应舞台上的北国风光,那是所有观众对演职人员的隔空致意,每个光点都代表着一个被照亮的心灵。

IMG_265

演出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