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新时代古城的浮世绘——《天鹅之舞》序
来源:文艺报 | 李云雷  2025年05月20日07:25

黄丹丹是近年涌现出来的优秀青年作家之一。在题材上,黄丹丹与其他青年作家或描摹乡村风景,或瞩目都市经验不同,她立足家乡所在的县城——安徽淮南寿县,着力挖掘这个小城的生活经验与文化传统,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为我们描绘了新时代古城的一幅幅浮世绘。黄丹丹的小说如同一个个独特的精神世界,无论是短篇小说还是中篇小说,都以其细腻的笔触、深刻的主题和独特的叙事风格吸引着读者。

中国的县城是政治文化的关键环节,古代有皇权不下县之说,即外来的权力只统治到县一级,县以下基本是乡绅与宗族共治,这让各地保留了丰富而独特的文化传统。在传统中国的现代转型中,新的组织动员能力直接抵达每个村庄,但县城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仍然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功能。在文学上也是如此,通过一个县城的面貌我们可以具体而微地感知到丰富的中国经验及其在时代中的变化。柳青《在旷野里》描述了1950年代初陕西关中地区一个县委书记朱明山带领村民消灭棉花害虫的故事,小说呈现了共和国初期的蓬勃朝气。路遥《平凡的世界》描述了从双水村到一个省的改革全景,其中原西县城是重要节点,向上连接到黄原地区和省里,向下通达到石圪节公社和双水村,小说也从整体上描绘出了改革开放初期充满希望与奋斗的时代精神。张楚《云落》则描述了一个县城新世纪以来的面貌,让我们从细密的文字中感知到中国的迅猛发展及其带来的人心变化。

黄丹丹的《天鹅之舞》也是这样,她以专注热情的眼光关注着县城的每一个细微变化,并将之转化成一篇篇小说。需要提及的是,与上述作家笔下的县城不同,黄丹丹所在的县城安徽寿县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积累。寿县古称寿春、寿阳、寿州,曾是楚国最后19年的首都,也是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撰写《淮南子》之地,著名的淝水之战、陈庆之北伐、赵匡胤讨南唐都发生在这里。青苔斑斑的寿州古城初建于北宋初年,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有国内少有的保存完整的古代城池。穿过古城东门,可以看到门下的青石板路已被轧出一道道车辙,那是历史的车轮碾过的痕迹,饱含着岁月的沧桑。出生成长于这座古城的黄丹丹,深受丰富的历史文化传统影响,她笔下的县城自然与其他作家不同。

其一,黄丹丹小说中有着丰富的文化元素。其小说的题目《茑萝行》《南有嘉鱼》《归去来兮》《夜静春山空》《云深不知处》《北方有佳人》都取材于古典诗词,含蓄蕴藉而有意味,以古诗为题书写当代人的生活,在古今之间形成了一种对照,也让当代人的生活有了文化与传统的底蕴。《南有嘉鱼》的标题来自《诗经》“南有嘉鱼,烝然罩罩。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乐”,小说聚焦小城中两个孪生姐妹的关系,描述了她们从别扭、紧张、猜忌到最终误解消除,重归于姊妹深情的过程,博物馆、非遗、古典诗词等文化要素点缀其中,呈现了一幅古城寿州的当代家庭生活图景。《北方有佳人》的标题则来自西汉李延年的“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小说以传统佳人的意象,切入对家族历史真相的追寻,作者将人物的爱情婚姻置入社会与时代之中,爱与牺牲成为小说贯穿的主题,也让我们看到了多年前战友之间的情谊。《故事里的人》同样追溯家族历史的隐秘角落,曾经分属敌对阵营的两家,在儿女亲事之间反复撕扯,贯穿了不同的时代,也让我们看到了信仰与真情的力量。在《花窗》中,“花窗”既是寿县的珍贵文化遗产,也是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意象。花窗作为传统建筑中的元素,既分割空间又联通内外,在小说中承载着主人公对过去与现在、现实与虚幻的复杂情感,透过花窗,读者得以窥见历史的意外巧合、人物隐秘的情感和生活的斑驳痕迹。

其二,黄丹丹小说善于写家庭关系与情感关系。《天鹅之舞》关注夫妻关系与同学关系,在对往事的追忆与拼凑中,过去发生的故事终于清晰,他们已人到中年,对逝去的爱人仍然无法释怀,但也只能以“天鹅之舞”回到曾经的青春。《云深不知处》关注单亲母亲梁茗茗与女儿的关系,小说以她对女儿轻易投奔异国父亲的不甘入手,细腻真切地呈现了一个母亲内心深处复杂彻骨的情感,女儿在视频通话中的表白,终于让母亲接受了女儿的远离,也将勇敢面对自己的孤独。《飞翔的列车》描述梦秋在列车上与自己曾经深爱过的男子偶遇的故事,在行进的列车上他们都在回忆,但从曾经的亲密无间到现在的彼此客气,中间已经隔了21年的时光,小说写出了人生与爱情的无奈。《消失的朱迪》描述曾经共同成长但消失在异国他乡的朱迪,曾经的深情化作了时间流逝中的忧伤。

其三,黄丹丹小说擅长捕捉新时代的新经验。《茑萝行》以“朱萸几乎如逃难般回到了古城寿州”开头,描述了朱萸在成长过程中与姐姐、妈妈、故乡以及“他”的关系,在平淡的叙述与留白中给读者提供了无限想象的空间。《归去来兮》描写留学澳洲的沈竹心与父亲、同学、故乡以及老字号的关系,小说的开头是“耗资1000澳币,耗时二十多个小时,沈竹心从悉尼回到了家乡”。《夜静春山空》的开头是“午后,母亲站在北窗下,缓缓地转过身,对坐在餐桌旁处理邮件的余凡说:‘凡凡,我想回趟寿州。’”小说在他们回寿县的过程中以冷静舒缓的笔调展开了对小说主人公余凡身世的揭秘,原来他不是父母的亲生孩子。小说将戏剧化的故事安排在“夜静春山空”的场景之中,颇具反差感。从这几篇小说的开头,我们可以看到那些离去之后又归来的寿州人,这不仅拓展了作者的创作题材,也展现了古城寿州在新时代的魅力。

黄丹丹的小说在叙事上,善于运用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视角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生活场景。她的作品主题丰富多样,涉及到人性、情感、理想、现实等多个层面,从不同角度呈现了新时代古城寿州的生活场景,让读者在阅读中既能感受到故事的魅力,又能引发对生活的思考。

(作者系《小说选刊》副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