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孟小书:现实本就充满种种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来源:小说月报(微信公众号) | 孟小书  2025年05月06日09:38

《雪松密语》这篇小说源于我在2023年前往黎巴嫩、叙利亚和巴勒斯坦难民营时的一些所见、所闻和思考。那个时候可以说是黎巴嫩最和平的时期,而如今叙利亚、也门、黎巴嫩等地的战争越演越烈,因战争而流离失所的人数暴增,他们的生存处境远比我们看见的更加复杂和沉重。

在创作这篇小说时,真相是贯穿始终的核心线索,而对战争难民群体的关注,则是隐藏于故事背后的情感脉络。故事以女主人公的经历为切入点,她向外界讲述了自己在伦敦时所受的种种苦难,如何失去自由,如何从天堂坠入地狱,这是最初她想展现给人们的真相,也是她极力塑造的一面。然而随着故事的推进,种种细节逐渐显露出矛盾和漏洞。她的过往似乎并不是看起来的那样简单,隐藏在故事背后的秘密开始浮现,此时的真相也开始变得模糊,这究竟是她刻意隐瞒,还是她的记忆被痛苦扭曲了呢?

这就如同我们生活中,往往只能看到事物的表象,轻易认定那就是真相,在中东的战争、难民议题上也是如此。难民长期处于社会边缘,外界对他们的认知多源于片面的新闻报道或是刻板印象。就像小说主人公一家,他们被贴上了难民标签,人们可能只能看到他们身处困境需要救援的一面,却忽略了他们内心复杂的情感世界、家庭矛盾以及个体追求,他们的故事不只是苦难的堆砌,背后更有着爱与恨、梦想与现实的激烈碰撞。但想要了解和理解他们的生活经历,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文化的差异和身份的隔阂,战争带来的创伤,甚至难民自身的心理防线,都构成了一道道难以逾越的壁垒。国际社会对难民的危机关注也是短暂的、有选择性的。当战争爆发时,全球媒体会密集报道,国际组织也会发布紧急救援声明,社交媒体上充斥着种种对难民处境的同情,然而随着新闻热点的更替,世界的目光很快就会转向其他议题,难民的生存处境和困境仍然没有得到任何改变。

在这篇小说中,我没有给出关于真相的标准答案,因为现实本来就是充满着种种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每一个难民都是有血有肉、有着复杂情感与故事的个体,我们无法改变他们的命运,但至少可以选择如何看待他们,带着关怀与尊重去倾听、去理解,给予他们在困境中坚持下去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