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火花》2024年第12期|王利民:天边的云朵——“晋疆一家亲,文润天山行”新疆采风手记
来源:《火花》2024年第12期 | 王利民  2025年01月16日08:28

王利民,1964年11月生于山西省忻州市代县,硕士研究生。曾任忻州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为山西省文联主席团委员、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出版图书有散文集《家山归梦》《字里家国》,诗集《葆光诗存》,主编《怀人谈艺录》等。有文学作品散见于《光明日报》《火花》《黄河》《山西日报》《山西文学》等报刊。

天边的云朵

——“晋疆一家亲 文润天山行”新疆采风手记

遥远的天边

每一朵云彩就是一个梦想

升起梦想

润泽边疆

2024年7月9日至14日,我随山西作家采风团赴新疆五家渠市、昌吉市进行为期六天的采风。两市毗邻,均为山西对口援疆地。采风期间,我们体验新疆风土人情,共同续写晋疆一家亲的美好篇章。步履所至,走笔随记,雪泥鸿爪耳。

7月9日 阴

(一)

早8:00乘车由忻州赴太原,9:10抵武宿机场。

一号航站楼候机厅,省作协副主席温建生带领孔令剑、赵鹏、聂小倩一行已先到达。少顷,山西大学的王春林、山西师大的高海平、太原学院的崔昕平、《山西文学》编辑部的白琳及太原的柴然、大同的侯建臣、阳泉的指尖、运城的吕魁也先后到来。

登机时分,省文联葛水平主席随人流走出电梯。头戴棕色太阳帽,身穿宽松的民族风衣裙,葛主席和大家热情寒暄。

飞行三小时,13:20抵达乌鲁木齐地窝机场。前期赴疆联络的省作协组联部主任潘培江和新疆五家渠作协主席赵宇宁一行已前来迎接。

14:00,我们到新疆博物馆参观。

新疆博物馆建于1959年,是了解西域文化的重要窗口。正值暑假,前来参观的游客特别多。博物馆讲解员征求大家意见,选择参观几件镇馆之宝。

在一件“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织的展窗前大家首先伫足。讲解员介绍:这件织锦护臂是1995年在和田地区民丰县尼雅遗址出土的,为东汉年间武士射箭所使用的护臂。纹样图案有四类:一类是“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吉祥文字图案;二类为祥禽瑞兽图案,有凤凰、鸾鸟、麒麟、白虎等;三类为云气纹;四类为圆圈组成的星纹。我对“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更感兴趣,“五星”是指金、木、水、火、土,“出东方”是同一时期看到的天文奇观。在汉代,主要是指在长安和洛阳看到的一种天文现象,表达了祈求祥瑞的寓意。织锦能在新疆发现,反映了汉朝对新疆的有效管辖,同行啧啧称奇。看到“五星出东方”,自然联想到欣欣向荣的祖国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利中国”展示着祖国的强大和复兴。

另一件镇馆之宝是唐代绢本设色《伏羲女娲图》,于1965年在新疆阿斯塔那出土,描绘的是伏羲女娲相拥交媾的景象。讲解员介绍:从1982年吐鲁番地区发现第一幅伏羲女娲画像起,考古工作者已在吐鲁番多地陆续发掘出土上百幅伏羲女娲图像,年代均集中在晋唐时期。

我仔细端详这幅时逾千年的绢画,只见伏羲女娲上身相拥,以细彩勾勒或涂绘衣服,衣袖飞扬。伏羲手持“矩”,女娲手持“规”,代表天地方圆,下身蛇尾相交,交合七段。画幅上下以墨线勾勒日月星辰。《伏羲女娲图》以前曾多次在书刊中介绍过,近年又有学者提出大胆论点:伏羲女娲图和人类基因密码图谱高度一致,暗含中华民族的基因序谱。伫立图下,我有一种奇妙而震撼的感觉,不禁感叹,我们的祖先是多么的伟大,大千世界又有多少未解之谜待我们来探索。

随人流徐进,我在古铜镜陈列处竟发现一面“刻花双孔雀纹铜镜盒”,是1957年山西忻县北宋墓出土的。解说员告诉我,这是博物馆建馆时期从新疆民间征集来的,这说明忻州和新疆从古至今都有着不尽的渊源。

博物馆二楼为干尸展厅。这是新疆博物馆的一大亮点,更带几分神秘色彩。这里陈列大量古代干尸标本,也有石器、木器、彩陶、饰品、文书等随葬文物,再现了新疆古代先民与内地交流融汇的轨迹。其中有“楼兰美女”,也被称为“楼兰公主”,是距今约3800年的干尸,于1980年在罗布泊北铁板河出土。“楼兰美女”头戴羽饰毡帽,身披毛织斗篷,脚蹬粗线缝制的短靿皮靴,身旁有草编篓、木器等。紧挨“楼兰美女”的是巴音郭楞小河墓地出土的干尸,详实反映了当地3800多年前的古老葬法。在女性棺前放一木桩,在男性棺前放一木浆,状若男女生殖器,反映了当时原始的生殖崇拜。

我以前曾在《文物》杂志上翻阅过干尸介绍,但如此近距离参观还是第一次。

(二)

时近下午15:00,赵宇宁主席领大家到新疆“哈蜜瓜”特色饭店品尝手抓饭。

新疆的下午17:00,日头当空,像内地3点的光景。天气也不算热,大家就到大巴扎体验民族风情。

“大巴扎”维吾尔语意为集市,是乌鲁木齐的著名地标性景点,集特色建筑、民俗风情、风味美食、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歌舞于一体,具有浓郁的西域民族特色。

步入大巴扎西口,入口南端有一间卖新疆老冰棍和老酸奶的小屋,两位身着民族服装的维吾尔族姑娘经营着小店,小格玻璃窗前人头攒动,生意火爆。潘培江身材魁梧,挤进去为大家买了一提兜冰棍。轻轻抿一口,沁彻心脾,完全是童年的味道。问之,价格也不菲,12元一根。

我和孔令剑、侯建臣在山西援疆干部韩驰的带领下,穿过人流,信步悠游。忽听前面一处店前鼓乐喧天,近前,原来是两位维吾尔族老人在打鼓、奏乐。两人头戴绣满花纹的圆帽,身着红色民族服装,胸前丝绦闪闪发亮。一位微胖的老者吹奏唢呐,声调高亢激越;另一位精瘦老者面前摆放大小两面鼙鼓,不紧不慢地用木枹敲击。一曲终,瘦老者从身后取一杯凉水,倒于鼓面,反复摩挲,使清水浸润鼓面,又开始下一曲的演奏。小韩介绍:“新疆共42个民族,人口最多的是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唢呐最初起源于西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内地。两面鼙鼓,大者浑厚,小者高昂,鼓面浸水主要是增强鼓的响声,预防鼓皮破裂。”

在两位老者的吸引下,我们移步商场。货架上摆满了各种商品,地毯、皮货、民族服装挂满了各个角落,既鲜艳,又新奇。随人流再向街巷深处走去,在一处民族乐器店门口,又有不少人驻足。两位中年人正在弹奏民族乐器,一位像是哈萨克族,弹一把冬不拉;另一位是汉族,弹一把热瓦甫。这两种乐器我比较熟悉,小时候看电影《冰山上的来客》,维族侦察员卡拉就时常弹一把热瓦甫。两位乐师相对而弹,细碎并带有颗粒感的声音伴随着铿锵的节奏,仿佛带我们行走沙漠,步入毡房,一时,我简直想翩翩起舞了。

大巴扎街巷不算长,个把小时就打个来回。已经是晚上九点,太阳离山尚有一竿高,西天布满了云霞。给妻去电话,忻州已华灯初上。

(三)

晚餐订在大巴扎西出口“阿凡提烧烤乐园”二楼。大块的羊肉串、牛肉串刚刚出炉,滋滋地冒着油泡,辣椒粉和孜然粉混合的浓郁香辣气味扑鼻而来。正用餐时,忽听得楼下大厅鼓乐齐鸣。爬上栏杆俯瞰,一维族女青年着民族服装正以胡旋舞出场,像彩云飘荡,像陀螺旋转,直舞得天花乱坠,人影恍惚。大厅内掌声雷动,喝彩不断。

跳舞间隙,桌前忽然跑来一维族小女孩,扑闪着一双大眼睛望着我们。继而,又从另一桌跑过一汉族小男孩,看看小女孩,又看看我们。这时,小孩的母亲们走过来,各自拉着小孩的手聊了起来。待离开后,赵宇宁主席说:“她俩谈论小孩的年龄,交流怎样培育小孩呢!”这是一个多么温暖的民族大家庭的画面!

7月10日 晴

(一)

上午9:00,五家渠市文联干部韩驰已在楼下等候大家。韩驰是个白皙雅静的女孩,话不多,干练稳重,山西文水人,去年大同大学美术专业毕业后选择了对口援疆。

按照日程安排,上午由山西省作协副主席、山西大学文学院王春林教授为五家渠市和昌吉市的文学爱好者授课。王教授是茅盾文学奖和鲁迅文学奖的评委,以文学评论见长。当大家步入昌吉市图书馆三楼会议室时,这里早已座无虚席,听说有的文学爱好者驱车百余里专程赶来听课。

王春林教授端坐小圆桌旁,语速从容,浓重的山西口音有力地灌注到图书馆的每个角落。他从茅盾文学奖和鲁迅文学奖的设立、评选,谈到诺贝尔文学奖,又谈到中国当代文学现状,再谈到新疆重量级作家对当代文坛的影响。特别提到了新疆作家刘亮程长篇小说《本巴》和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李娟的散文集《我的阿勒泰》《冬牧场》等。

听课间隙,我到一楼藏书大厅翻阅馆藏图书,其中有山西籍作家专柜。张平的《抉择》《国家干部》,韩石山的《徐志摩传》,葛水平的《喊山》《守望》及散文集《心灵的行走》等,都整齐地码放于书架上,有十几位青年正在埋头阅读。

(二)

午饭是新疆特色拉条子拌面。饭后已是下午15:00。按新疆的作息时间,此时还没有上班,我们就在赵宇宁主席和韩驰的陪同下参观昌吉公园。

烈日之下,人们穿行于胡杨林中,谈论着沙漠守护神“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的特有品质。

16:00,参观昌吉回族自治州博物馆,主要陈列有“丝路庭州——昌吉历史文物展”,包括“恐龙时代”“昌吉郭勒——东天山的早期社会”“东部天山——车师六国家园”“北庭——唐代西域北疆的政权中心”“别失八里——高昌回鹘王国之夏都”“古城——清代新疆最大的商品集散地”等六个主体部分。

“昌吉民俗展”包括回、维吾尔、哈萨克、蒙古、塔塔尔、乌兹别克等民族的生产、服饰、饮食、宗教、婚假、生活各方面的习俗以及文学艺术等。这座博物馆1994年开馆,目前已成为收藏、研究、展示和传播昌吉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

下午17:00,召开昌吉自治州文联组织的座谈会。昌吉自治州文联领导分别介绍了文联基本情况、《回族文学》办刊模式及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和第十四届全国美术展的入展情况。温建生主席做了“文化润边疆 ,润物细无声”的专题讲座;葛水平主席做了“感受生活的甘苦,体会人生的艰辛与美好”的专题讲座;崔昕平教授做了“新世纪儿童文学的写作与传播”的专题讲座;我做了“雁门才子萨都剌——西域文化与家乡文化之渊源”的专题讲座。

新疆文学艺术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人才济济,天地广阔。昌吉市仅书法、美术就有9位艺术家入选全国展览,这在内地也属第一方阵了。

7月11日 晴

(一)

上午9:00,赴昌吉自治州美术馆参观。

一楼主要陈设新疆非遗木刻版画,有几幅大尺幅作品分外引人注目。

《西王母神话传说》主要描绘了周穆王率领七萃之士,驾赤骥、白义、盗骊、绿耳等骏马,西至瑶池,与西王母宴饮酬酢的故事。《哈萨克劳动舞》是由哈萨克艺术家用特制小刀镌刻而成,全面展现了哈萨克人民放牧、挤奶、载歌载舞庆丰收的场面。《奇台塔塔尔族撒班节》描绘了塔塔尔族人民摔跤、赛跑、赛马、拔河、爬竿和歌舞等庆祝传统节日的场面。“撒班”也即“犁铧”,为塔塔尔族人庆祝“犁铧”这一先进生产工具诞生的节日活动。《回族宴席九碗三行子》描绘了回族人民招待贵宾的传统宴席。

马仲强馆长脑后扎条画家特有的小辫,为我们讲解道:“新疆是多民族聚集地,画面上凡女子蒙盖头、罩面纱,男子戴圆帽的,为回族;戴尖帽、上插羽毛的为哈萨克族;戴方帽的为维吾尔族。”

二楼大部分为反映新疆历史的画作。其中有几幅作品场面恢宏,令人沉思。《疏勒城保卫战》为反映喀什历史的大型油画。描绘东汉永平十八年(公元75年)二月至建初元年(公元76年)正月,在东汉与匈奴的战争中,汉西域戊己校尉耿恭坚守疏勒城(今奇台县境),力挫匈奴数万兵众的战争场面。《迪化都统——明亮》,反映清代中期富察·明亮担任迪化督统时疏通天山堰塞湖,挖渠灌溉、泽被万民的场面。《林则徐在新疆》是一幅大型国画,反映林则徐被贬新疆伊犁,万里荷戈、垦荒修渠的场景。

大家对新疆的历史都有所了解,在一幅幅画作前伫立良久,缓缓而去,内心激荡的波澜久久不能平静。

(二)

上午11:30,参观昌吉回族自治州清代粮仓博物馆。

粮仓位于昌吉市红旗中路宁边古城内,呈四合院式平房建筑,共十二间仓廒,至今内部结构完好,功能齐全,再现了西域农耕文明的繁荣景象以及清朝之后屯垦戍边的遗迹。

讲解员介绍,宁边粮仓始建于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年),建成后连续用作囤积粮食的仓库,民国时期一直存放军粮,为解放军进军西北,镇守边陲起到了重要的后勤保障作用。

四合院内,南向一排为“廒神庙”。廒神即神农氏,是“三皇五帝”中的炎帝,相传就是廒神尝百草,种嘉禾,筛选出了粟、菽、麦、稷、稻五种粮食,因此,后人也称尊神为“五谷爷”“农皇爷”。此庙为历代祭祀廒神的重要场所,每年农历正月二十五,周围人们云集院内,焚香祈祷,期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在四合院沿逆时针方向次第参观,讲解员分别介绍了新疆的农耕及汉唐以降的屯田制度。屯田制不仅起到了固边守疆的作用,也推动了民族融合与地方经济的发展。清代屯田进入大发展时期,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年)昌吉开始军屯,驻军达3000余名,主要是犯屯、兵屯和民屯。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又在宁边粮仓的基础上修建了宁边城。

展厅南壁悬挂几幅清代官员的书作,记录了当时屯田的景象。纪晓岚诗云:

鳞鳞小屋似蜂衙,都是新屯遣户家。

斜照衔山门早掩,晚风时枭一枝花。

旋行至东北两排展厅,分别有磨坊、农具、饮食等展览。在昌吉有一处与山西渊源很深的小吃街,其中有过油肉、油炸糕、臊子面、揪片汤……还有醯缸、酱钵等。据说,这是清朝山西、张家口一带的人们走西口,经乌梁海、奇台汉码头,一路西行至此,把山西的风俗也一并带了过来。

(三)

13:30,驱车赴北城区回民小吃街用餐。

这里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中华回民小吃名街”称号。椒麻鸡、羊羔肉、油塔子、黄面、凉皮子、油糕、烤馕、馕焖肉……这些汉字组合散发出的强大诱惑,唤醒了我对食物最原始的冲动。

饭后,人们在小摊边溜达。在一处民间手工艺品购物区,我买了店主亲手制作的鹅毛扇。摇几摇,和风扑面,新疆大叔竖起大拇指,直夸:“诸葛亮!亚克西,亚克西!”

我忙答:“阿卡,你好!”新疆大叔莞尔一笑。

来新疆如果不带一块和田玉,好比路过宝山空回。在一间琳琅的玉器店里,我在柜台角落发现一块奶酪样的石块儿,握在手里触感温润,清凉如晶。其一面有幅天然的小鸭凫水图,另一面麻点密布,乍看若幽人踏雪寻梅图。店主说,这是罗布泊泥玉,硬度很高。问其价格,还能接受,便购归囊中。

下午17:00,在昌吉迎宾馆参加文化润疆签约仪式,由山西省文联副主席张跃泽、山西省作协副主席温建生与昌吉自治州文联、五家渠市文联代表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之后,观看山西省委宣传部选送的以黄河、太行为特色的文艺节目,观众多为山西援疆的守疆人。

7月12日 晴

(一)

上午10:00赴第六师五家渠青格达湖采风。

青格达湖位于五家渠市南部,南依天山,北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新疆解放后,王震将军率领农六师官兵在这里修建了大坝,由原来的季节性小湖泊,修建为人工水库。

导游介绍,青格达湖是农垦文化的发祥地,“青格达”是蒙古语“神灵之水”。我忽然想到山西民歌《亲圪蛋下河洗衣裳》,这“小亲圪蛋”应该和“青格达”是一个意思,都是心中的宝贝,至高无上的向往之神。

电瓶车行驶在垂柳拂面的林荫大堤上,各种鸟儿唱着欢歌,跳跃枝头。长满蒲苇的池塘里,蛙声齐鸣,敲着鼓点,成群的燕子、蜻蜓和蝴蝶在眼前翻飞。这些小动物们各展技艺,好像在热烈欢迎我们。

车行有顷,眼前忽然展现出一片接天的荷田来。碧汪汪的荷叶把湖面覆盖得严严实实,真有“接天莲叶无穷碧”的感觉。正是荷花盛开的季节,那朵朵红莲竞相开放,娇艳得令人心醉。我们沿着木板览道一路观赏,让我想起《西洲曲》中的“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阳光正炽,护荷的工人打开了自动喷雾设施,刹那间,雾气空濛,如梦似幻,人在荷塘恍若众仙家下凡人间。穿过细雾,荷田上忽然浮现出一处亭台回廊,几位老年人正在凉亭中观荷。我们上前,一位银发如雪、知性优雅的大姐爽朗地与我们攀谈。他们都是二十来岁随兵团援疆来到五家渠,在这片土地上战斗生活了一辈子,现已退休十多年。问及这片荷田,一位身着运动装、身体健硕的老者立即打开了话匣:“我21岁从河南参军来新疆,一直就没离开过五家渠。这片荷花叫青荷苑,有500多亩,现在已经是五家渠的旅游风景区。以前这地方纯粹是白花花的盐碱荒滩,无人居住,就挖地窝驻扎,先种灌木,后栽乔木,有了绿色就有了生机。现在的清荷苑和江南没啥两样,种藕、养鱼、观光,成了五家渠的聚宝盆!”

老者的老伴补充道:“我是随军来五家渠的。汽车在荒野上走了一天一夜,黎明前汽车才终于停下来。我一下车,四周白茫茫一片,估计是那盐碱和初秋的早霜。正在我愣神时,忽然从地下冒出一群人,原来他们是从地窝子里钻出来欢迎我们的!”

另一位身着鲜红衣服的大妈走过来,特意为我们献歌。她身材高挑结实,面色白里透红,俨然一位地道的新疆人了。未等我们提问,大妈已底气十足地自我介绍:“我是地道的汉族人,十几岁随父亲从老家安徽来到五家渠,干过文工团、宣传员,后来又在电视台工作,直到退休。”大妈又说:“我给大家唱一首兵团人自己创作的歌曲《五家渠》吧!”

大妈激情澎湃,随着大家的节拍唱了起来:

你是茫茫戈壁上的一个奇迹,

你是兵团人民汗水的结晶,

你是天山脚下的一匹骏马,

充满了昂扬向上的活力。

你是西部边陲的一颗明珠,

你是大美新疆的一道亮丽风景。

你广袤的土地博大的胸襟,

我爱你呀这片神奇的土地。

……

歌声在湖面飘荡,随风轻拂着映日的荷花。

中午12:00,赴五家渠将军纪念馆,深切缅怀王震将军及其部队在新疆屯垦戍边做出的卓越贡献。由温建生主席带领大家重温入党誓词,并敬献花圈。

下午16:00,赴山西援建五家渠图书馆采访劳模。劳模有:李梦桃,上海人,当地牧民信任的“马背医生”,也被誉为“哈萨克人民的好儿子”;王建军,五家渠市文艺创作宣传员;张新玲(女),全国孝亲敬老之星;李玉山,从警35年,大家眼中的“活地图”和“贴心人”;袁德华(女),爱岗敬业的环卫工人;文定讴,五家渠文史专家、作家;赵梅筠(女),新闻工作者;顾水萍(女),巾帼科技改致富标;刘艳(女),音乐培训教师;李春江,五家渠市摄影家。

大家结对采访,自是故事感人,素材充实。

(二)

采访结束,已是下午18:00,金乌尚在当空。按照日程安排,赴103团红10连所在地——凰家梁风景区采风。

临行前,赵宇宁主席特地从路边瓜棚买来两颗二十多斤的大西瓜、八颗哈密瓜。

车出五家渠市,沿国道一路向北行驶,约一个小时后,驶入一条沙石小道。复前行,道路愈加颠簸起来,这时,远处出现一排孤零零的二层小楼,这就是红10连的驻地。赵宇宁搬两颗哈密瓜给看门的小战士,小战士仰着黑黝黝的脸庞向我们微笑着,麻利地打开了限行栏杆。

赵宇宁介绍:“这里地广人稀,都是原生态,大家初来感觉新鲜,但战士们最难熬的就是孤独。”

再往前行,道路变窄,坐在车前的指尖忽然兴奋地喊一声:“好大的海子!”

众人向窗外瞭望,汽车已驶上海子的堤坝。宽广的原始湖泊横无际涯,延绵于地平线外,一片片芦苇荡时而迎面飘现,时而消逝于车后,明净的水面映照着瓦蓝的天空,真有“镜湖俯仰两青天”的感觉呢!

一向不爱作声的白琳忽然又惊奇地喊道:“快看!黑天鹅!”众人顺白琳手指的方向望去,不远处两只黑天鹅正从芦苇荡中凫出来,仪态万方。这时,又从远处游过一队野鸭,时而扎猛子捕食,时而快速拨动蹼掌追逐,平静的湖面划出一条条长长的波痕。

汽车缓缓行进,堤畔有几只硕大的鸬鹚在觅食,见车辆过来,仍气定神闲站在那里一伸一缩地吞咽,半截鱼尾在嘴边甩动的影子,直让人提心吊胆,生怕“撑”破了细长的颈项。

汽车在一带沙丘连绵的缓坡前停下来,这里是最佳的观光休闲点。赵宇宁支起旅行桌椅,切开大西瓜供大家品尝。在这尚带阳光余温的沙地里,新疆的西瓜让人吃得心旷神怡。

此时,红日西斜,天边升起晚霞,晚风轻吹,红霞飘动,活脱脱几只飞翔的凤凰。

我与几个摄影迷爬上远处的沙坡,赶忙用广角镜头捕捉这稍纵即逝的画面:红霞满天,水天一色。人们或闲坐暇思,或伫立眺望,有的身姿矫健,有的倩影娉婷,顾盼生辉,各具姿态,皆入自然之妙。画面里,停在坝上的汽车忽然入镜,现代化的痕迹愈显时空穿越之感。这是一张反差很大的逆光照,除明净的水色、彤红的霞光外,皆为暗色剪影。照片发在微信群里,好多人点赞说:“有好莱坞大片的感觉呢!”

葛水平主席素爱寻找奇石,人们在晚霞中照相的时候,她已登上远处的沙丘,轻风吹拂着衣袂,沙坡上映照出她长长的倩影。

返程途中,我不时回望着落日映照下的湖面,宁静而充满生机,这正是大家向往的诗和远方吧。此时,胸中不由涌出几句打油诗来:

水波浩淼兮盛万象,

天辽阔兮游凤凰。

晚风清凉兮扇陲疆,

车骎骎兮向远方。

衍生息兮谁安邦?

功垂竹帛兮安能忘。

望天山兮酹一觞!

7月13日 晴

(一)

9:00出发,赴6师最边远的30连奇台农场采风。

汽车驶出昌吉市,沿京新高速一路向东进发。车行约一小时,高高的天山轮廓已矗立眼前,白云从天山深处涌出,又在山峰上堆积起来,一会儿如奔腾的骏马,一会儿如游走的羊群;一会儿如蝉翼般的白纱,一会儿又如丰收的棉花。白云下面是刚毅的山体和郁郁葱葱的森林,偶尔会飘过几处蒙古包和放牧中的牛羊和骆驼群。

忽然间,车的前方出现一座刺破云层的高山,峰巅负满积雪,蓝天下分外夺目。韩驰介绍:“这是博格达峰,天山山脉东段的最高峰,海拔有5445米。蒙古语中‘博格达’意为神山、圣山、灵山。天池就在博格达峰的半山腰。”

我忽然想起中学时代学过的碧野先生撰写的游记《天山景物记》。其中的“雪峰、溪流、森林”“迷人的夏季牧场”“天然湖与果子沟”,每一次读起来都令我神驰向往,心中陡升骑马上天山的冲动。先生文中提到的溪流、森林、天然湖……就应该在博格达峰下,但行程紧张,也只能望峰息心了。

经过长途驱驰,中午12点我们终于抵达奇台农场。温建生主席感叹道:“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不来新疆,不知祖国疆域之辽阔也!”

赵宇宁主席接话笑道:“不来奇台农场,焉知山西援疆队员与新疆人民感情之深也!”

说话间,一位体格敦实、圆脸浓眉的小伙子小跑来到车前,车门刚开就欣喜地跨上车与大家打招呼。小伙儿叫赵文杰,是奇台农场党委常委、副场长,援疆前为大同市巡察办正处级巡察专员。

与他一块儿来奇台援疆的山西小伙子共7人,大部分为医务人员。在简易的会议室落座,赵文杰常委首先介绍了奇台农场的情况,大同二院普外科主任王瑜介绍了援疆医疗队的工作生活情况。

一阵寒喧之后,由我捐赠书法作品两幅。一幅为节录李白的《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问。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另一幅为顾瑛的《咏五台山》:“海涌如来室,清凉即五台。春风山顶雪,飞度雁门来。”两首诗内容和风格一致,冀壮胸襟,不忘家园耳!

王超是大同人,来新疆已是第四个年头。小伙儿高高的,胖胖的,白晰的脸庞,深邃的眼神,一头与生俱来的自然卷发,使你第一眼就感觉他是位地道的新疆人。

我问:“你是哪个大学毕业?”

“先在陕西中医药大学,后来在南京中医药大学读博。也爱书法,在西北工业大学书法专业学习过。”

“嘿!真了不起!你为啥学中医和书法?”我真喜欢这个小伙子。

“中医和书法都是国粹,而且互通。中医治病,书法养心。”

“毕业了为啥选择来新疆?”

“艰苦的地方才能强己利人,遥远的地方才能找到纯朴和本真。中医可帮助病人解脱病痛,书法可给人以美的享受,这是最快乐的事情。”

旁边的赵文杰补充道:“王超获过陕西书法临摹展一等奖,陕西中医药大学的好多牌匾都出自王超之手。”

我被眼前这个生龙活虎的小伙子深深感动着:“你来新疆,印象最深刻的事有什么?”

“我父亲曾在克拉玛依当过骑兵,老爷子曾经对我说,趁年轻,一定要到边疆去,这才称得上热血男儿。”小伙子呷口茶,继续说,“去年到牧区巡回医疗,有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93岁老人正坐轮椅晒太阳。当听说北京来的医疗队给大家寻诊治疗,老人当时就眼神发亮,噙满泪花,那情景我一辈子也忘不掉。老人那纯朴的对党的热爱、对祖国的忠诚是深深埋在心里的。我们这代人一定要学习老一辈的精神和境界。”

时间已过下午两点,人们的采访对话还很热烈。

这时,赵文杰高声说:“山上的手抓羊肉已做好了,咱们到天山江布拉克牧区用餐。”

(二)

江布拉克牧区离连队神仙湾只有半小时的路程。这几年,在建设兵团和昌吉自治州的打造下,已开辟了国家森林公园,成为旅游和爱国教育基地。

汽车盘旋在天山北麓的丘陵地带,这里是万亩麦田。正是麦熟时节,一块块麦田像带着纹理的黄色地毯,铺展每道坡梁。汽车过来,远处几个戴草帽的守田人直起腰板,向我们瞭望,也惊起几只鸦儿。这使我联想到了梵高的油画——《麦田上的乌鸦》,不过眼前的自然画幅中,阳光灿烂,白云朵朵,雪山召唤,众鸟高飞,更给人蓬勃向上的感觉。

在半山腰的拐弯处,赵文杰指着前面的两条岔路说:“这是奇台有名的怪坡,下坡走的这条路需要加油,上坡走的那条路必须松油门。”人们惊奇地望着窗外的下坡路,只听得汽车“轰——轰”给油,也只能费力地行走,只要稍松油门,汽车就立刻停下来,还有倒上去的感觉。

赵文杰说:“这是视觉差的原理,人们对上下坡产生了误判。”

人们感觉在走下坡路,实际上,汽车已盘旋在天山的半山腰。感叹的功夫,汽车已停泊在一处洁白的蒙古包前。

这地方极具异域特色,似曾相识,又感陌生,有一种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的美妙感觉。

绵亘的天山如铁壁,更像一道决眦而望的画屏。白云朵朵,漂浮在雪山之巅,雪线以下是成片的原始森林,万古松柏,拔地刺天。森林边缘,铺展着无际的高山草原,随形就势,如曼舞的绿色飘带。白色的蒙古包如蘑菇、如银豆,洒落在山坡、山隈,时有骑马的牧人驱赶着羊群游弋于草场之上。

大家于四面通风的帐幔下坐定,一位哈萨克族妇女身着白围裙,头扎花纱巾,精干利落,端来一盆热腾腾的手抓羊肉,说:“趁热吃,一定趁热吃!”

这羊肉基本没加调料,肥瘦相间,香气扑鼻。吃在嘴里,肥嫩而不显油腻,香味四溢,回味无穷。少顷,一位哈萨克兄弟端来一盘大块儿羊肉串。就着野外的风撸一串,又是一种风味。终于有人顾上说话了:“美景美食,葛主席何不唱一段儿?”

葛水平主席也不推辞,离座清清嗓音,唱道:

我一定回来 越过那一片海

阿妈呼唤 萦绕耳畔

那年我离开 像一朵云彩

单单地飘向天外

风拉着我的衣带

像阿妈慈母情怀

……

轻柔而辽阔的歌声在草原上飘荡,随风与白云相追逐。

不知何时,天山深处飞来几只苍鹰,随着歌声在帐篷上空盘旋起来。大家都有同感,人与自然已彻底融为一体,不是鹰在飞,是大家的心在飞,不是云在飘,是人的思绪在飘,有明净的心灵,才能自由飞翔。

在葛水平主席的带动下,柴然又唱了一曲《在那遥远的地方》,赵宇宁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唱了一曲自己编写的歌曲《腾飞的翅膀》。

饭后,大家三五成群,或于溪水边寻找奇石,或到原始森林边体验自然生态的感觉,或登上西边的山包跑马溜溜。

蓝天澄澈,微风清凉。我小憩于草甸,仰望峰头飘游的云朵,忽然有作诗的冲动,遂展篋笥,写《望云》如下:

流则长天泉注,

顿则立地山安。

聚而为体,

散而为魂。

虚幻缥缈,

轻灵优游。

演绎着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的真言。

你乐而飘柔,

圣洁的容颜为苦难者抚慰着心灵。

你悯而布雨,

丝丝眼泪滋润着丰茂的大地。

你喜作霞衣,为世界装点丽彩。

你怒夹风雷,使鬼魅寒栗。

求真者聚焦着深邃的眼,

考究你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预示着人世间的变。

求善者双手合十,

默念你的仁和与慈悲,

祈祷着人世间的爱。

求美者手持梦笔,

依你的倩影快吐心画,

充盈着人世间的情。

哦,我伫立崖畔,

凝望着你洁白飘逸的影子,

窅眇于南山的仙人。

我徘徊水边,

徜想着你的脱胎换骨,

自由翱翔于蓝天。

我不谙新诗,但每个字都是胸中流淌而出,是以为记。

7月14日 晴

上午9:00回五家渠,捐赠图书和书画作品。午饭后与五家渠市、昌吉自治州文联领导道别,赴乌鲁木齐地窝机场乘机返晋。

15:00登机,18:15安全抵达太原武宿机场。太原正下小雨,暮色渐浓。我正在回味山西与新疆两地的时差,手机忽然传来几条微信,是奇台王超大夫发来的问候与祝福!

回家途中,草成小诗一首,赠予奇台诸大夫。

寄奇台援疆诸友

你离我们很遥远

又在我们眼前

遥远

是你们远在天边

只能用思想来追随

眼前

是你们镶在天边

举头就能感触到星光的璀璨

天空有了云

才有了多彩的霞衣

雪山沐了风

才有了轻柔的召唤

河流映了彩

才有了如梦的绚丽

草树披了露

才有了金色的晕染

无助的人望着你们

那是一缕希望

烦躁的人望着你们

那是一种恬淡

寂寞的人望着你们

那是一份宽慰

患难的人望着你们

那是依靠和大山

你们随风而飘

追逐光明

你们恋草而居

播洒雨露

你们匆匆前行

人们追慕着你们高大的背影

你们缓缓停留

多少人感动着你们肩头的风尘

天山的雄鹰啊

你远在天边

近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