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理群:回归童年,回归“人的生命的本真状态”
《金波别集》(15卷本),金波著,东方出版中心,2024年5月
我和金波先生是在养老院里一见如故的朋友。如金波先生所说,人到老年,要结交新朋友是很不容易的,只能说是“缘分”。
今年是金波先生90华诞,15卷本《金波别集》也与读者见面。别集涵盖了金波童话、诗歌、散文等优秀作品,分“天”“地”“人”“和”四辑,共计200多万字作品,意在“天道酬勤,地道酬善,人道酬诚,和道酬融”。
在这个时刻,不妨从我们如何“结缘”说起。简单说来,我们是“因‘树’而结缘”。金波回忆说,他是在养老院里一次散步中突然发现了“钱理群”的:“他走一走,停一停,都在看树”,而自己“对喜欢树的人,很自然地就有些好感”,“我主动走上前去:我们就相知相识了”。而我在中学时候就有了作“儿童文学家”的梦,在养老院与金波先生这样的儿童文学家相遇,自然是晚年圆梦的“天降良机”。金波先生把他的著作拿给我看,我一读就迷上了,欣欣然随手写下我的点评,没想到,最后居然汇集成了“金波著、钱理群点评”的四本倾心之作:《自然印象》《星星草》《爷爷的树》,还有一本《我与童年的对话》。
我在其中首先发现的是,金波先生与树的关系的“三部曲”:“栽树人,树的观看、欣赏者——人与树两个独立生命的对话——最后生命交融为一体:‘我’变成了‘树’”。金波先生也因此找到了自我生命的最后归宿:真正“回归童年,回归大自然”。这多神妙,慕煞我也!
我反思自己:我只是看树,欣赏树,最多有时也有点生命的交流;但我绝不会、也不愿“成为树”。我过于追求“个人”的独立与自由,不愿意和其他生命交融;而我的个人又过于“社会化,时代化,政治化”,我与自然(包括树)始终有距离,无法回归自然。
但到了晚年,我也开始变了,就有了金波发现的“养老院里散步”的“钱理群”;现在有了金波的影响,就有了更高的自觉性:每天都以“重新发现一切”的“好奇心”与“想象力”,观察每天、每时、每刻都“不一样”的院里的一草一木,散步回来,自己的生命就处于“新生状态”。我也获得了养老人生的“神妙感”。
可以说,金波先生和我,正是从“人与自然(树)的关系”入手,重新认识与发现了“人(自己)”的“天性”,并在这样的基础上,重新建构了我们的“儿童观”。简单说来,就是三大天性:“和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天性”“好奇心、直觉、想象力”“玩的天性”。在我们看来,儿童文学创作、儿童教育的本质,就是把这样的本能、天性提升到自觉,“从自然人变成文化人,由自在的人变成自为的人”。
而今天,我们在养老院里,谈童年,不仅是因为我们俩“童心”还在,更是要重新“回归童年”。“我们漫长的人生旅程,走到最后一段,就有了需要:回归童年,特别是回归童年的精神生活”。
这就意味着,我们对“童年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童性”不仅是人的“天性”,更是集中了“人性”的本质。所谓“回归童年”,就是回归“人的生命的本真状态”。我们把它概括为五大回归:“回归童年,回归自然,回归家庭,回归日常生活,回归内心”。
而我们对回归人的生命本真状态的意义的认识,也有一个发展过程。一开始,主要是从“养老学”的角度,主张“返老还童”,强调“人到老年,既要保留老年的思考和智慧,又要回复儿童的纯真情趣,这才是人生的完美结合”。
但最近一两年,当人类面临人工智能高科技时代的新挑战,人类的基本生存功能逐渐被机器人所代替,“人类向何处去”,如何寻找新的生存发展空间,就成了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回归人的生命的本真状态,就突然显示出更深层次、更长远的意义。《金波别集》出版以后,我们也突然醒悟:“回归童年”就不再限于老人,而很有可能对人类今后的生存形态提供新的路向:儿童“和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天性”“好奇心、直觉、想象力”以及“玩的天性”背后的“自由自在”,经过发展和提升以后,应该和能够成为“未来”人类的生存、发展的理想形态的一个重要方面。
这样,我们对“儿童文学”的意义和价值也就有了新的体认:儿童文学绝不只是人的童年时期的读物,人一生成长的不同阶段都可以从中得到启示,它是要读一辈子的,而且是直通“未来”的。应该说,当下我们提出的“儿童文学在人工智能高科技时代的新意义、新价值”是一个全新的课题,还有极大的研究、讨论的空间。
我的思考只是开始。
(作者系北京大学中文系资深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