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幻想叙事是网络文学创新的突破口
来源:文艺报 | 王玉玊  2023年12月22日08:55

所谓网络文学的创新,指向两个密切相关的维度:其一是网络文学如何在文学史的意义上具有区别于以往文学作品的独特风格、想象力与创作范式;其二是网络文学如何以恰切的文学形式表达当下最鲜活的生活经验、知觉与感受。

网络文学区别于此前纯文学、纸媒通俗文学的最直观的表现在于其幻想性。网络文学自诞生以来,孕育了许多幻想性世界观:玄幻、修仙、无限流……准确而言,网络文学的幻想性是通过设定叙事的方式实现的:不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幻想性,不是传统纸媒科幻的幻想性,不是作为现实的增补或改写而存在的幻想性,而是从故事世界诞生之初,就作为先在的世界法则被内嵌在作品的世界观架构之中的超现实设定。这种设定并非用以点缀现实的局部的、静态的情节或风格元素,而是构成具有能动性和生成性的叙事构件。

网络文学真正的创新潜力,或许不在于居于主流地位的现实主义范式,而恰恰在于它的幻想性,在于叙事设定。这与网络文学自身的基因直接相关。网络文学诞生于20、21世纪之交的网络空间,在此后的20余年蓬勃发展,这段时间恰逢新媒介技术的商用、民用化飞速发展阶段,特效电影、电子游戏、计算机动画、VR/AR技术等新的媒介带来了丰富多样的视听奇观,刷新了人们的想象力。21世纪初,各国流行文化都开始大规模创造幻想性世界观,比如“哈利·波特”系列、《冰与火之歌》《海贼王》等幻想作品的流行,以及席卷全球的新神话主义浪潮。中国的网络文学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在与全球流行文化的交互影响下诞生和发展的。可以说,幻想文学是网络文学天生的强项。

说到现实主义的叙事范式,已经度过高速发展期,抵达相对成熟和稳定的状态。现实主义表征现实、解释现实的强烈欲望,与现代性话语的扩张密不可分;而现实主义批判现实、以真理照亮现实的目标则是现代性进步信念的产物。今天的时代已经不是现代性急速扩张的时代,而是反思现代性、探索另类现代性多重可能的时代。即使在当前中国纯文学创作中,作品也常常通过叠加各种现代主义手法,或者整合通俗类型小说元素,而非在现实主义内部通过创新来实现文学突破,这样也就遑论本身就对纯文学的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传统较为隔阂的网络文学。

如果要认可幻想文学作为网络文学创新的重要突破口,那么就必须首先论证一个关键问题,即幻想文学的价值,或者说,幻想文学能否以与现实主义不同的范式和路径,抵达同等程度的现实穿透力?这一问题亦可转换为如下形式:幻想性的文学内容,如何与我们的现实密切相关?而且这种关联不是以作家个人天分为契机的偶发关联,而必须是一种叙事范式意义上的整体性关联。

叙事设定恰恰就是网络文学领域沟通现实与叙事的通道。网络文学与作者、读者的现实生活,与我们所处的时代最直接、最深切的联系,体现在设定及对设定的运用之中。在本体论层面上,设定是私人欲望的公共形式,从人类的欲望洪流中汇集、涌现出来,凝结成相对稳定的形态,而作为欲望形式的设定越是深切地关乎人们的生存状态,就越能与更多的人产生共鸣,就越容易流行起来。

例如,不爱吃鲑鱼的《霍格沃兹的和平主义亡灵巫师》,作为“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的同人作品,在延续原作世界观的前提下,将主人公设定为一个麻瓜出生、长大,却在死后复活成为亡灵巫师、入职霍格沃兹的麻瓜研究学教师。这一设定使得主人公天然地处在麻瓜世界与巫师世界、生与死的交界线上。麻瓜与巫师、生与死构成了对仗与互文,麻瓜文明与巫师文明恰如生与死一般,存在着自然法则、文化逻辑的根本差异,因而充满隔膜、误解与敌对。主人公面临的所有麻烦几乎都来源于此。经由这个设定,实际上文明的冲突成为故事的主题与主线,而这显然是对当代社会,特别是当代网络空间中舆论场撕裂、社群极化的社会现实的隐喻性再现。当越来越多的人真切地面临社群撕裂的困扰,并产生改变这一现状的欲求,它就会以叙事设定的形式呈现在特定网络文学作品之中。小说主人公对他的学生说:“语言和沟通,何尝不是一种魔法呢?”这凸显出整部作品的核心立意:在多元社会中坚持一种积极的和平主义,即对异质文化保持善意、主动沟通、积极理解。

在设定的具体运用这一层面上,远瞳的《深海余烬》中有一小段情节,形象体现出设定叙事的审美特性与文学表现力。这段情节讲述幽邃恶魔阿狗与人类少女雪莉共生,在雪莉年幼时照顾她的过程。阿狗对已经长大的雪莉回忆道:

在一开始的时候,你是一个我完全无法理解的……小生物……脆弱得好像随时都可以死掉……

每一天,每一秒,我都在担心这种“死亡”的降临,我不理解你的呼吸,不理解你的心跳,我不明白人类是如何存活的,我甚至在你饿了好几天之后才知道你需要去寻找食物……

所以我一直觉得,你随时随地可能因为某种我尚无法理解的事情死掉,你的呼吸、心跳、血液流动,这些奇怪的“现象”在我眼中都是格外脆弱的“临时平衡”,任何一环的终止都会让你离我而去。所以你小时候睡醒总是会看到我在你身旁摸索和观察,因为我要检查你的呼吸和心跳,要检查你是不是已经死了。

阿狗对雪莉的担忧,曾经抚养过婴孩的父母都不陌生,特别是“检查呼吸和心跳”这个细节,显然是对真切的生活经验、感受的文学捕捉。但作品对于这种现实经验的表达,却并非以现实主义的方式,而是以设定叙事的方式实现的。由于阿狗与雪莉属于两个截然不同的物种——这当然是一个典型的超现实设定——有着完全异质的生理结构和生存方式,而阿狗对人类这一物种几乎一无所知,所以当它承担起养育雪莉的责任时,惶恐和无措被放大到极致,以至于阿狗感到,他对于雪莉随时可能死去的担忧,与对于“向末日跋涉“的恐惧有着同等的分量。一个智慧生命对另一个智慧生命的爱,可以如此沉重、深广,充满忧惧而又无尽浪漫,这是现实人性的光辉在网络文学设定叙事中找到了贴切、极致的表现。

(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